主动退场,71岁潘虹的“清苦”晚年,无儿无女却活得比谁都自在通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7:29 2

摘要:每天种种花,做做饭,照顾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看看如今的她,才知道什么叫活得通透!

无儿无女,没有配偶,没有豪华住宅,蜗居在上海。

你敢想象,曾经的她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是当之无愧的老戏骨。

退休后的她却无人问津,就像从来没有爆火过。

她就是资深演员潘虹。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 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皈依佛门的她,不再受世俗的干扰,也无人在意她的生活。

每天种种花,做做饭,照顾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看看如今的她,才知道什么叫活得通透!

1954年,潘虹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的教师,母亲也是知识分子。

原本这应该是个书香门第的温馨家庭,可父亲却不幸被打成右派,那时的潘虹才三岁,却已经感受到了家中压抑的气氛。

邻居们的异样眼光,同学们的窃窃私语,都让这个小女孩过早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潘虹十岁那年,父母选择离婚,紧接着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的变故导致她比同龄人都成熟很多。

潘虹的成绩很优秀,可最终在报考学校的时候,还是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在政审环节被刷了下来。

于是十几岁的潘虹就被分配到农场当工人,每天在泥泞的田地里劳作,工资少得可怜,勉强够买些生活必需品。

1973年的春天,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来农场招生,潘虹当时正在田里插秧,听说有这个机会,赶紧洗掉手上的泥巴就去报名了。

面试的时候,老师们被她独特的气质吸引了——那双眼睛里有故事,有经历过磨难后的坚韧。

就这样,19岁的潘虹考进了上戏表演系,人生的轨迹从此改变。

在上戏的日子里,潘虹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别的同学在休息,她还在练功房里反复琢磨角色。

1976年,还没毕业的她就被选中出演电影《奴隶的女儿》的女主角,虽然演技还显得生涩,但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打动了无数观众。

影片上映后反响热烈,潘虹一下子成了上影厂的新星。

也是在拍摄这部电影时,潘虹认识了剧组的美工米家山,米家山比她大八岁,性格沉稳内敛。

拍戏间隙,米家山会帮潘虹分析角色心理,晚上收工后总是默默送她回宿舍。

对于从小缺少父爱的潘虹来说,米家山身上那种成熟稳重的气质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没多久两人结婚了,当时潘虹已经小有名气,而米家山还只是个普通的美工。

不少人都说他们不般配,但潘虹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

可惜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潘虹在上海拍戏,米家山在四川工作。

两人只能靠书信联系,但那个年代的爱情很纯粹,他们始终没有背叛过对方。

可八年的婚姻里,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后来潘虹调到了峨眉电影制片厂,两人终于能够团聚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米家山已经年近四十,特别想要个孩子,希望过上安稳的家庭生活,而潘虹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她担心生孩子会影响自己的演艺事业。

两人为此争吵不断,最终在1986年选择了离婚,离婚后的潘虹全身心投入到演艺事业中。

1979年,她凭借《苦恼人的笑》一炮而红,1982年,她主演的《人到中年》让她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她还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走上戛纳红毯的女演员,甚至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

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填补内心的空虚,多年后在一档节目中谈起米家山,潘虹的眼眶还是会泛红。

她坦言米家山是她生命中最特别的人,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经营那段婚姻。

而米家山后来转型做了导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但终究没有再婚,也没有实现要孩子的愿望,也许在他们心里,对方始终不可替代。

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和演艺圈的种种纷争后,潘虹选择了皈依佛门。

其实她从小就受外婆影响,外婆经常会去寺庙烧香拜佛。

皈依后的潘虹减少了接戏的频率,不再像以前那样追逐名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平淡的生活方式。

如今71岁的潘虹住在上海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楼房的墙皮已经剥落,楼梯走起来吱呀作响。

家里的陈设很简单,沙发有些陈旧,但收拾得很干净,每天清晨五六点,她就会提着竹篮去菜市场买菜。

挑菜的时候特别仔细,专门挑最新鲜的菜心,付钱的时候,她会从布袋子里掏出零钱,一张一张地数清楚。

她只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褂子,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老太太。

回到家后,潘虹要承担所有的家务,洗菜、做饭、打扫卫生,样样都要自己来。

她的90岁老母亲卧病在床,潘虹每天都要给母亲熬粥,晚上还要帮母亲擦身、翻身,有时候还要洗尿布、刷痰盂。

邻居们都说,这哪里像个大明星,分明就是个孝顺的女儿。

潘虹的阳台上养了十几盆兰花,这是她晚年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每天早晚都要给兰花浇水、松土,晚上还会用软布仔细擦拭每一片叶子。

而相比之下,那些代表着昔日荣光的奖杯就随意地放在电视柜上,落了灰也只是偶尔擦一下。

每天下午,潘虹都会抄经两个小时,桌上摆着毛笔和宣纸,旁边放着一本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的佛经。

下雨天她会把桌子挪到不漏雨的地方,生病了也会裹着被子坚持抄写。

抄经的时候,她会打开那台老式收音机,听着咿咿呀呀的昆曲,墨香和曲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她的精神世界。

潘虹的手机里只有几个几十年的老朋友,很少聊天,也很少打电话,她不上网,不知道什么是热搜,也不懂短视频。

家里那台十年前的旧电脑早就坏了,她也懒得修,有人问她是不是觉得孤独,她说自己过得很充实。

面对外界关于她"从影后沦落到清苦老人"的议论,潘虹显得很淡然,她说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接受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大的智慧。

虽然没有儿女,没有伴侣,但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靠着多年拍戏的积蓄,她可以安稳地养老,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潘虹常说,人活到这个年纪,最重要的是活得自在,有人问她会不会觉得落差太大,她只是笑笑说,清净的日子最养人。

就像她养的那些兰花,不争不抢,安安静静地开着,也挺好的。

来源:辞秋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