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前华人影业宣布,会携手A24在北美澳新发行英文配音版的《哪吒2》,并邀请杨紫琼为电影配音。电影在8月22日如约重映,上映三天,票房亮眼、成绩喜人。
此前华人影业宣布,会携手A24在北美澳新发行英文配音版的《哪吒2》,并邀请杨紫琼为电影配音。电影在8月22日如约重映,上映三天,票房亮眼、成绩喜人。
从boxoffice的统计来看,8月22到24日的票房表现依次为69.5万、48.6万、36.5万美元,三天票房累计154.7万美元,至此,北美累计票房达到2240万美元。
虽然上映三天单日票房持续下滑,但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哪吒2》是重映,三天加起来已经是大部分国产片在北美上映能拿到的票房总成绩。
而且英配版的《哪吒2》口碑喜人,烂番茄新鲜度93%,爆米花指数99%,要比国语版更被北美观众接受并认可。
另外还有两个数据,进一步证明《哪吒2》成功实现文化输出,是中国电影的骄傲,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出海的样板。
一个数据是上映影院数量。
中美电影发行模式截然不同,国内是电影拷贝下发所有影院,所以统计的数据是看场次而不是看影院数量;但北美是只有合作的影院才会接收拷贝,这意味着一部电影的发行一方面考验发行公司的资源和发行能力,《哪吒2》春节期间在北美上映时,由华人影业独立发行,受限于这家国内公司的能力,只拿到了945家影院,而这次加入A24之后,发行能力大大增强,影院数量增加至2228家!
另一方面,考验的也是电影本身受欢迎程度、影院对电影的预期。目前北美票房最好的华语电影依然是李安的《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寥寥无几的几部电影,而且严格意义来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只能算华语导演拍摄的好莱坞电影。
相比而言,《哪吒2》在上映影院数量上已经绝对打破纪录,证明了这部电影是在北美得到高度认可的外语大片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北美开画也不过2927家影院,比《哪吒2》多出近700家;
回到2025年的电影,因为全球电影市场都不太好,影院选择相对谨慎,就连韦斯•安德森这样的大导演,新作《腓尼基计划》也才拿到1731家影院,低于《哪吒2》;
另一个例子,奥斯卡大获全胜的《粗野派》,因为受限于偏文艺的题材,开画也才拿到1612家影院。
这么比起来,是不是觉得《哪吒2》已经很厉害了?
当然,和主流好莱坞电影相比,《哪吒2》还是有不小的距离,比如同是动画电影,《星际宝贝史迪奇》影院数量是4410家,比《哪吒2》翻倍,而《我的世界大电影》也有4289家影院,这两部拿到了目前北美年度票房前两名。
另一个数据是票房排名。
Boxoffice统计了目前北美票房前200名的电影,《哪吒2》是唯一一部上榜的国产电影,而且排名相当靠前,目前排在第47位,随着电影继续上映,超过《梅根2.0》不是问题,最终有望排到第45。
可以说,《哪吒2》重映,以及在榜单上的排名,再一次让这部品质和迪士尼、皮克斯比肩的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北美观众和好莱坞电影人的视线,这是最好的文化输出和为国争光!
的确,《哪吒2》的票房成功极难复制,就算是饺子自己也无法保证《哪吒3》能再次创造150亿的票房神话。
国内和海外的票房收益仅属于电影的出品方和发行方,但《哪吒2》的发行模式和操作路径值得国产电影参考和借鉴,这是《哪吒2》留给全行业的宝贵经验。
通过《哪吒2》不难看到,春节第一阶段上映,能拿到945家影院已经是不小突破,这要归功于《哪吒2》买断的发行模式,发行方会尽最大努力在发行上下功夫,一家一家和影院死磕。
由于国产电影在北美向来没什么竞争力,所以以往国产片进入北美市场,都有点“形式大于内容”的意味,出品方和发行方的合作采用分账模式,票房好了发行方能挣到点钱,不好发行方也不会亏,这就决定了发行方不会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在电影上。
但《哪吒2》的海外发行方华人影业曾发文透露,公司以极高的价格买断了电影北美澳新的发行权,有了票房压力之后,《哪吒2》在北美从首映礼到线下活动,再到时代广场大屏等物料的投放都下了功夫,再加上投入大力气和影院谈判,才有了如今2000多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另一个经验,如果有机会,和北美本土发行公司合作是更好选择。
华人影业为《哪吒2》争取到945家影院,差不多是国内影视公司能力的上限了,这还是在《哪吒2》成为爆款全球瞩目的基础上。
而这次哪怕是重映,有了A24的加盟,轻轻松松就拿到超过2200家影院,说明哪怕A24是好莱坞八大之外的发行公司,都有这么强大的资源,如果国产电影出海都能和本土发行公司合作,何愁票房起不来呢?
来源:光影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