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夫实打实的,实拍的景色也很美,很精彩。剧情里遗憾的是方丈的牺牲和师妹的感情。男主复仇后坚决当和尚,继续留在少林寺,匡扶正义。李世民亲笔提名在少林寺,感激当初那13位武僧的帮助……想起了,为了逃走那段李世民女装,哈哈,幽默。李世民让酒肉之戒也免掉…… 太经典了
1、《少林寺》
功夫实打实的,实拍的景色也很美,很精彩。剧情里遗憾的是方丈的牺牲和师妹的感情。男主复仇后坚决当和尚,继续留在少林寺,匡扶正义。李世民亲笔提名在少林寺,感激当初那13位武僧的帮助……想起了,为了逃走那段李世民女装,哈哈,幽默。李世民让酒肉之戒也免掉…… 太经典了。
2、《武当》
电影被混乱的剪辑和分散的镜头给耽误了,很好的故事线被弄成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坏人的原动力和莫名其妙的日本武士都很生硬。场景切换往往莫名其妙,大概就是因为拍得时候也根本没在意转场和衔接的合理性,拍到哪段算哪段,剪到那里是哪里。
3、《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年武侠片,二毛的发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二毛,五个大内高手耐力爆表但实力忽高忽低。新少林五祖的故事大纲和人设与本片很像。可惜我小时候没看过,要不然肯定非常喜欢。电影比我年纪还大,有些镜头还是有印象,以前资源稀缺觉得都好看。
4、《武林志》
虽然可以在共御外侮的压力下团结一致,也存在着不打不相识的惺惺相惜,甚至最后挡了一刀舍身成仁,但是似乎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更像几千年来的民族性。武术的打斗风格与当前的特点不相同,与80年代香港的动作风格相似;剧情上与霍元甲大战俄国大力士雷同。只有武术学习的部分比较扎实,价值较高。
5、《少林小子》
剧情不够,动作来凑。这部说实话有点烂片了,但是却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家人一起看这部片的场景,就足够了。虽然没有少林寺名气大,但原班人马主演的本篇还是以轻松诙谐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部少林电影。很有趣啊只是题材不太喜欢。天价彩礼和重男轻女打pk。
6、《南拳王》
小时候被一本小人书《南拳王》迷的不要不要的,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直到有一天在露天电影看到原片。本片的动作设计较之《少林寺》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在香港票房不佳,但在内地却风靡一时,邱建国也因此登上了1985年的春晚舞台。可惜他赴港发展不顺,出演的都是一些边缘角色,令人唏嘘。
7、《木棉袈裟》
徐小明当年在大陆拍的几部动作片都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于荣光的处女作,反派演得帅气也是他的标签吧,少林寺实景拍摄当年是家常便饭,现在不可能了。模仿少林寺的影子重了些,武僧在空地习武特写,官兵围攻少林,方丈自焚,慧能练枪,男女主角分离,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同类型的少林寺,可是整体节奏有些乱,可能是故事线有些分散。
8、《少林俗家弟子》
打戏好看,这才是拳拳到肉,小时候最记得斗牛和绑在马后跑的场景。当年看少林片的时代,是只认识丁岚的,然而惜春并没有来这里,只有蓉哥儿媳妇来了。整个故事后半段有点牵强。一个游侠就非得主角他们来对付,其他人就是不出手。以及那个铁裆功,噱头意味大了点。破坏了全片的写实功夫风格。
9、《南北少林》
这种电影故事线都很简单,以展示动作戏为主,这部电影的动作戏我感觉不算很出色,没有李连杰在太极张三丰、给爸爸的信等经典电影中的精彩感,也没有成龙动作戏那种真实感,比较平庸。 计春华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老练,一上来就把反派感拉满了,尤其是那段破门而入以后还没等门砸到地上,他就已经等不及直接扒着门直接跳上来…..这点当时印象很深刻,以前小时候看他的电影,只知道他演坏人很厉害,没注意这些细节。
10、《无敌鸳鸯腿》
古早动作片的“慢动作”未必没有很多叙事意义,主要是展示一下成本,一个合适的弹幕是“经费在燃烧”。武打戏真挺好看的,不难理解当年为啥观众人数多。希望女主角最后没有死。为父报仇的情节推动性很强。那时的王群,头发很多很浓,眉毛好看,长得清秀帅气。鸳鸯腿对黑沙掌。小时候的回忆。
80年度一票难求的十大国产电影,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来源:小爆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