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0日,《浪浪山小妖怪》日票房1.1亿元,《南京照相馆》1.09亿元 ,两者票房占比分别为32.5%和32.3%,排片占比23.6%对27.7%,几乎打成平手。
暑期档电影市场的战火,在《浪浪山小妖怪》和《南京照相馆》的票房胶着中,烧出了新的高潮。
8月10日,《浪浪山小妖怪》日票房1.1亿元,《南京照相馆》1.09亿元 ,两者票房占比分别为32.5%和32.3%,排片占比23.6%对27.7%,几乎打成平手。
到了8月11日,《南京照相馆》以5500万暂居榜首,《浪浪山小妖怪》5200万紧随其后,票房占比32%与31%,排片占比 28.4%对25.1%。
这场 “神仙打架”,不仅让观众看到国产电影的多元魅力,更宣告又一部动画爆款的诞生,《浪浪山小妖怪》用实力证明,动画电影不止能讲低龄故事,更能凭深度与共情力,和重磅剧情片一较高下。
先看票房数据里藏的 “门道”,《南京照相馆》作为上映17天(8月10日数据)的 “老将”,累计票房22亿 ,凭借厚重历史题材和前期口碑积累,依旧稳坐大盘。
而《浪浪山小妖怪》上映9天(8月10日数据 ),5.6亿累计票房 ,作为动画电影,能在暑期档中后期持续发力,和 “国民级” 剧情片硬刚,本身就是奇迹。
更关键的是上座率:8 月10日《浪浪山小妖怪》上座率 23.3%,《南京照相馆》18.0%。从排片和票房走势看,年轻观众、家庭观众的观影热情持续高涨,这说明动画电影的受众黏性,在优质内容加持下,完全能和剧情片分庭抗礼。
口碑层面,两部影片在豆瓣均拿到8.6分 ,堪称 “国产佳作双璧”,《南京照相馆》以历史厚重感打动观众,用小人物命运折射大时代。
《浪浪山小妖怪》则延续《中国奇谭》的 “成人向动画” 基因,把 “职场打工人”“底层挣扎” 的共鸣,装进奇幻西行冒险里。
小猪妖、蛤蟆精这些 “草根取经团” 成员,像极了每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既要应付 “浪浪山” 式的职场 PUA,又怀揣着 “走出大山” 的梦想,这种 “接地气的奇幻”,让动画不再是孩子的专属,成了成年人的 “情绪出口”。
对比《中国奇谭》里《小妖怪的夏天》的火爆,电影版延续了 “以妖喻人” 的细腻,把短片的 “意犹未尽”,拓展成一场跌宕起伏的西行之旅。
从创作班底看,《浪浪山小妖怪》背靠 “国创爆款孵化器”,把 “中式奇幻” 玩出了新高度,配音阵容陈子平、路扬等,用生动的声音表演,让小妖怪们 “活” 在银幕上。
更重要的是,影片作为 “衍生电影”,没有吃老本,而是在《小妖怪的夏天》基础上,编织出更宏大的取经宇宙。这种 “衍生不敷衍,拓展有深度” 的创作态度,让影片跳出 “粉丝电影” 的窠臼,吸引新观众入场。
再看市场影响,《浪浪山小妖怪》的爆火,给国产动画电影指明了新方向,成人向、现实向的动画题材,照样能成爆款。
以往动画电影要么主打低龄喜剧,要么走史诗级特效大片路线,《浪浪山小妖怪》则用 “职场寓言+西行冒险” 的组合拳,证明动画可以承载复杂情感和社会议题。
对比《南京照相馆》,两部影片虽题材不同,但都抓住了 “共情密码”,《南京照相馆》共情历史中的个体命运,《浪浪山小妖怪》共情当代人的生存焦虑,一古一今,一实一虚,共同撑起暑期档的 “情感宇宙”。
来源:脚踢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