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已经提前预备好了大量纸巾,也听闻了诸多的落泪场面复述,但没想到电影却可以拍得如此克制。
文/叶秋臣
看完《南京照相馆》,我全程都没有哭。
虽然已经提前预备好了大量纸巾,也听闻了诸多的落泪场面复述,但没想到电影却可以拍得如此克制。
导演把“尺度”掌握得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没有刻意的煽情和渲染,冷静理性地在拍事实。
这部作品想要做的,就是最后写在大银幕上的那句话——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要狠狠烙印在脑海里,才能以此为驱动力去自立自强。
有很多人可能因为害怕而不敢去看这部电影,但我们需要痛苦去铭记。
电影没有去设计字幕后的片尾彩蛋,但走出电影院后看到的世界就是真正的彩蛋。
每每看完这类片子,我总会感慨生活在如今的时代,真的是万分幸运。
由于作品拍得相当克制,所以我在观影过程中的情绪也非常克制,彻底抽离了感性带来的影响,反而能更加全面且客观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呈现出来。
接下来,叶秋臣将会对这部电影进行深度解析,涉及大量的剧透,请未观影的朋友们慎入。
1.关于主创
出品方里都是熟悉的名字,中影就不必多谈了,这次简单聊聊排在第二位的上狮文化。
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王易冰,其身份除了是《南京照相馆》的总制片人和出品人之外,还是坏猴子影业的核心团队成员。
而执导本片的申奥,就是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签约导演之一。
坏猴子前身是宁浩工作室,过去的战绩辉煌,曾经推出了《我不是药神》等多部神作,加上宁浩早期拍出《疯狂的石头》等片子,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张很庞大的导演网。
其实在《南京照相馆》的大结局处理上,就能找到《我不是药神》的影子。
大家举着已故者的照片站在那里,看着那些人渣们被行刑,人群里还站着那些已故者,两个场景可以说非常神似了,不愧都是从坏猴子这个班级出去的同学。
在上次写《孤注一掷》深度解析的影评时,我就已经简单写过了申奥导演,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叶秋臣 孤注一掷”来看。我还看过他拍的《受益人》和《我们的新生活》里广场恩仇录单元,申导拥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特色,能够突出重围来到观众面前并成功拥有姓名的导演,必然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申奥并非仅仅专注于在电影领域发展,电视剧方面也偶有涉及,比如此前大热的《新生》就是出自他手,未来还有《新生》第二季待播。
《南京照相馆》排在第三位的出品方裕野文化,就是与申奥高度相关的公司。
从《受益人》到《孤注一掷》,再到如今的《南京照相馆》,虽然申奥的导演清单并不算长,但可以看出他的进步非常快,能够在已映和已播的影视剧中迅速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接着在其后的作品里立刻进行有效修改。
如今,申奥的导演手法已经逐渐成熟和通透,也显得愈发老练和灵活了。
能够想到使用照片这个角度来切入主题,相当聪明,也很巧妙。
拍摄天数仅有50多天,时间紧任务重,说明效率也足够高。
除了申奥之外,编剧栏里还有两位,分别是许渌洋和张珂。
许渌洋是与申奥合作过《受益人》和《孤注一掷》等片的老搭档,他的代表作还有影版《回廊亭》和《二手杰作》等等。
张珂的编剧风格在题材上高度统一,《志愿军》系列就是他的代表作,用来把握《南京照相馆》的主旋律部分可以说相当合适。
在导演和编剧拥有较强的讲故事能力基础上,演员才能拥有表演和发挥的土壤。
刘昊然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属于电影界,此处也早已有了他的一席之位。
《解密》里已经做到了足够的突破,《南京照相馆》中苏柳昌的角色又与其适配度颇高,多多少少抚平了一些此前的负面评价。
尽管依然有人说他的演技稚嫩,但在既定的框架和人设下,他的完成度很高。
王传君饰演王广海,比他在《酱园弄·悬案》里那个大块头的定位要更适合。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角色,在演绎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打碎了再重组,所以这个人物给演员带来的冲击感也是非常强烈的。
虽然是日语翻译,但他演出来的感觉与日本漫画家关谷神奇已经完全是两个人,彻底蜕了一层皮。
从这两段经历来看,过去令其不齿的角色反而成为了现在的助力,果然现实的剧本更加精彩。
从《狂飙》开始,高叶的资源级别也在一路狂飙,影视两条路都拍个不停。
在《南京照相馆》中,林毓秀这个人物是成长最迅速的角色,层次感也比较强。
林毓秀作为龙套配角演戏的经历,与高叶本人也有相似之处。
王骁一如既往非常稳,金承宗(老金)堪称是全片里的智囊角色,他向来都是聪明人的定位,所以演出来是具有说服力的。
王真儿演的是老金的妻子赵宜芳,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样的角色对王真儿来讲没有难度,唯一具有挑战性的是生命前最后一刻的无助。
饰演老金大女儿(金婉仪)的是杨恩又,年龄虽然不大,但已经在多部大热作品里露过脸,像电影《人生大事》和剧版《异下之下》里的吕欢。
也不知道后期在台词上做出了多少改动,杨恩又的口型几乎和实际听到的话完全对不上,很可惜。
宋存义(宋班长)饰演者周游,是此前热播剧《人生若如初见》里的李人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周游也参演了刘昊然主演的《解密》,因此也算再度合作了。
此外,杨皓宇在结局里饰演了法官。大概是由于刚看过《戏台》里那个戏院经理的角色,所以突然严肃起来还有点不太适应。
主演名单里基本都是老熟人了,但唯独原岛大地是个新面孔,需要额外多介绍一下。
在电影中,原岛大地饰演伊藤秀夫,也就是那个摄像师。
演那个国家的人,是不是觉得看起来毫无违和感?
因为这个演员就是中日混血。
刚出道那会儿是童星,主要活跃在中国香港娱乐圈。在《南京照相馆》之前,最近一部电影也是2018年上映的了。最新的电视剧作品也追到了2007年,可以说是一位已经沉寂许久的演员。
能把他挑出来演这个戏份比例极重的角色,眼光也是蛮犀利的。
2.关于细节
电影对细节的把控做得非常到位,在找到剧情中相互对应的内容时,会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导演花了颇多的心思,若是没看懂这些细节和隐喻,那就太可惜了,建议可以考虑二刷。
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会知道豆瓣8.6的高分,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观众的眼泪而已。
(1)托孤
开篇的南京城内,众人纷纷逃命,有一幕是父亲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坐在车上的陌生人。
此处剧情对应的就是后续老金托孤给林毓秀。
同样是父子分离。
(2)命运
苏柳昌为人善良,在帮助他人找信件的时候错过了逃走的机会,在追赶时发现那一车人都被炸了,他因为命运的安排逃过一劫。
后来伊藤拿到了两张通行证并交给了苏柳昌,苏柳昌同样是因为善良的人性底色,将其转赠给了老金的妻子和大女儿,又因为命运的安排而没有丧命。
(3)恩人
林毓秀一直将王广海视为救命稻草,甚至镜头也是这样表达的,当她站在台上被困时,是王广海突然出现打断了那些人行恶的节奏。
可事实并非如此,第一次真正帮林毓秀解围的是宋班长,他首先把电闸断了,才腾出了空给王广海姗姗来迟的“英雄救美”。
林毓秀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还是救了宋班长,这也是在体现一种双向互助的关系。
然而当宋存义牺牲后,去表演的林毓秀归来便衣衫不整,因为能够真正解救她的恩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此时,过去的林毓秀也已经不在人世了。
她看透了一切的伪装,决心做出改变。
电影在处理林毓秀被欺辱的剧情时,相当值得点赞,仅仅只是那个造型,观众就懂了一切。
(4)婴儿
第一个婴儿,是拍照时那个正在啼哭的孩子,就因为那些人渣嫌弃吵嚷,于是被狠狠摔在地上没了命,此后还要被当成道具来配合“亲善”。
当时这个婴儿,就是假装成了林毓秀和苏柳昌的孩子。
这个婴儿的名字叫“华华”,也是很深的寓意。
第二个婴儿,是老金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
本来已经喂食了掺有药物的奶粉打算一起利用通行证过关,结果在关键时刻啼哭起来,老金唯有牺牲自己去阻拦。
人渣们拉出了胶卷,撕碎了希望。
但林毓秀的提包拉链也被同时拉开,里面的孩子代表着重生的希望。
这个孩子,后来管林毓秀叫母亲。
(5)病
一开始,伊藤是因为自带的耗材用尽,加上自己不会洗印照片,才想到利用当地的人员和设备来提高出片效率。
苏柳昌就是因此才活了下来。
后来会洗照片的人渣来了,从他身上的皮肤可以看出,很明显这是很多的“病”,人渣们是病态的。
这个“病”,本身也不仅仅只是说这个会洗照片的人渣而已。
那些直接下手去做的固然都是“病”,但那些没有动手却无视苦难和漠然的也依然是“病”,甚至那些看不见的后勤人员也是“病”。
他们一环扣一环,让这里生了一场“大病”。
电影在拍摄所内的女性时,她们都身穿白色的连衣裙代表着纯洁无暇,但实际情况相信大家也能脑补出来。
导演处理得很高级也很巧妙,那个人渣成了被脱衣服和被看笑话的存在。
(6)砖
宋班长坦言自己是逃兵,所以才保下了一条命。
本来照着过去的计划,宋班长也会在照相馆待着保命。
所有人都对他很包容,因为大家心里都是“存义”。
但是亲弟弟被残害的照片让宋班长彻底改变了,那是他唯一的亲人,或许也是活在世界上的唯一念想。
如果不知道弟弟没了,他还抱有重逢的希望。
如今,希望全都破灭了。
宋班长就这样下定了决心,趴在车底伺机行动。
他用中国的砖,干掉了那个人渣。
那个国家的人渣敲下这块砖,本来是准备运回去做战利品建筑物的,这不仅仅是电影的情节,现实里也有。
而且,那不仅是一种炫耀和野心,似乎还有某种玄学的献祭成分在。
但是,他们连天下为公的牌匾都要涂改,他们真的懂吗?
所以,他们绝不会得逞。
因为我们还有“宋存义”。
还有正义。
(7)疫苗
片中有一段人渣们去安全区医院抓人“接种疫苗”的戏,其实就是与电影《731》的故事联动。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南京照相馆》的电影片长刚好是137分钟,反过来也是“731”。
目前《731》已经定档9月18日,同样是一部列在必看清单里的作品。
(8)狗
苏柳昌在老金的帮助下学会了洗印照片,第一阶段算是顺利完成了伊藤交托的任务。
伊藤嘴上用中国话说着“我们是朋友”,实际上对待苏柳昌的态度还不如一条狗。
为了能够拖延时间多活一阵子,于是老金他们想到了把照片洗得质量差一些。
伊藤怒了,在街边直接蹲下开始对着狗说话。
电影拍得直白又讽刺,因为这些话是对苏柳昌说的。
他一边给狗吃东西,一边在威胁苏柳昌。
在伊藤心里,给这些人吃的喝的,还给了他们保命符,以及容身庇护之所,就已经做到那些人渣眼里所谓的“仁义礼智信”了。
但没想到“狗”居然没有知恩图报,甚至还在偷懒。
从这场戏,就已经看到伊藤的真面目。
但是,还不够彻底。
坦白讲,在看到伊藤那些“不被许可”的照片时,苏柳昌和林毓秀的处境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但伪善的伊藤要找一个能够令自己心安的借口,于是便有了先举枪又给通行证,接着提前安排人去干掉他们的戏码。
伊藤秀夫一直是个很拧巴的角色,他属于典型的“既要又要”。
坏事也要干,声誉也想保。
他既不想打破自己给通行证的承诺,也不想让苏柳昌和林毓秀活下来。
于是便计划了借刀为之,先给通行证后,再提前透露编号给放行人员,如此便可达到他心中的“两全其美”。
但伊藤没有想到这两张通行证并没能干掉预期中的人,他以为自己运筹帷幄,实际被当成了小丑来耍。
在与苏柳昌初次见面时,伊藤就已经被要求亲手去干掉对方,但被照相馆的由头混过去了。
那时候,他本质上还不想亲手沾染罪恶。
但当意识到苏柳昌的背叛后,伊藤再次被要求亲手干掉对方,此时的伊藤已经不同了。
又是一处首尾呼应。
电影里用硫酸攻击伊藤脸部的设计,太妙了。
那张脸,终于被撕下了虚伪的面具,露出了本来的丑陋模样。
一半像狗,一半又不是人。
(9)不知情
第一次拿到两张通行证时,老金妻子和大女儿先走。
她们剪了头发,把自己弄得邋遢一些,是为了避免其他的灾祸。
但结果依然不如人愿,大女儿被侮辱而亡,母女俩命丧在距离安全区最近的关口。
电影的处理方式很妙,仅用了一句“她还是个孩子”,就直白地揭露出了那群人渣们的无耻行径。
不需要拍出来,所有观众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老金并不知道妻女已经没命了,他还幻想着自己能和她们在安全区团聚,结果在保护林毓秀和小儿子的时候,利用拍照这个借口进行了阻拦,最终也去了天国。
还好,他们在天国团聚了。
同样对妻儿丧命不知情的,还有王广海。
他每日都要跟随那个国家的人渣们去“行刑”,每次都是背身过去捂住耳朵闭上眼睛不敢看。
他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妻儿也在人群之中。
这两处“不知情”,其实在告诉所有人,不论在那个时间点你选择如何活,最终都会难得善终。
不论是选择押注的王广海,还是选择反抗的老金,都无法左右这悲惨的命运。
(10)照片
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照片这个元素而展开的,甚至是洗印照片时那个红色氛围的暗房也与当时的南京相对应。
车轮在被染红的水中碾过,显影液如鲜血般在底片上流淌。
照片,时时刻刻都在扣题。
最初,苏柳昌答应帮忙洗照片是为了活命。
后来,老金说我们现在洗的不是照片,而是人命。
而且,不光是他们照相馆里这些人的命。
他们,在照片里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在洗印大量照片的时候,他们发现了那群人渣们的罪行,如果继续帮忙就连良心这道坎儿都过不去了。
衣服洗完就看起来干净了,但照片是会永久留存的证据。
这就是为什么人渣们看到外国人拍照后,会不顾一切扯掉底片并破坏相机的原因。
这些照片,这些证据,见不得光。
然而,照片本应该是做什么的呢?
照片,本应该是记录美好生活的。
曾经挂在吉祥照相馆墙上的,是一张张笑脸,是一段段幸福的回忆。
但伊藤的到来,把这些挂着的照片全都拿了下来,挂上了自己的作品。
中国人的照片,被弃置在地上,随意践踏。
就如伊藤随口说的,那些照片不重要。
这才是他心底的真心话。
结局时,苏柳昌把那些伊藤挂上的照片全都拆了下来,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你们的命也要走到终点了。
后来的伊藤学会了自己洗照片,意味着苏柳昌的存在已经对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于是他准备在苏柳昌的后脑勺开枪,但却被突如其来的礼物打乱了节奏。
这些风景照片,让苏柳昌暂时脱困。
在老金妻子和大女儿即将离开时,他们一起照了一张合影。
背景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唯有信念,才能永恒。
老金想到了利用废片来代替伊藤底片的想法,所有人的衣服里也都缝进去了关键的证据。
那些“废片”里,是曾经人们最美好的定格瞬间。
人民,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但是,这些人都不在了。
3.关于角色
(1)苏柳昌
苏柳昌,就是千千万万觉醒的普通民众代表。
原本只想安稳生活,但却被无情卷入到这场残忍的暴行之中。
阿昌是个很单纯的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过善良的底色。看起来有点木讷,但实际上并不笨。
从他记得林毓秀洗照片的请求,到最后将这张洗好的照片缝进林毓秀的衣服,也能看得出他的心思细腻。
这张林毓秀做龙套演员的照片,是洗印出来的,唯一一张代表希望的照片。
苏柳昌是一个见证者,他身处的吉祥照相馆门牌号是1937,身为邮差的编号是1213,刚好对应了1937年12月13号。
苏柳昌、老金和林毓秀这三个人的姓氏,也拼出了江苏金陵的字样。他的本名“昌”和冒充身份的“泰”,分别代表着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也是当时人们的期盼和希望。
苏柳昌也曾挣扎过,他不知道给伊藤做事是否正确,原始目标只是为了保命,苟活于乱世。后来便逐渐觉醒,最后更是说出了本片的核心主旨台词——
没有什么“亲善”,我们更不是“朋友”。
(2)林毓秀
本来是个跑龙套的演员,一心只想跟着王广海离开南京。
与苏柳昌相似,林毓秀的本质也很天真,甚至有点傻里傻气的。
还记得老金妻子特别叮嘱她不能睡床,但林毓秀还是毫无顾忌躺了上去,因为下意识里她觉得自己是干净的。
然而在唱完歌回到照相馆后,她遭受了非人的侮辱,只能坐在地上躲在角落默默流泪。
林毓秀也是一个成长型角色,从最初觉得只要与那个国家的人表达“亲善”就能活下去,到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后的挣扎和蜕变,最后就是与苏柳昌一样的觉醒。
苏柳昌没了,但林毓秀活下来了。
觉醒者,永存。
最终林毓秀和老金儿子成了照相馆里的幸存者,他俩的姓氏加在一起就是“金陵”。
其实电影对这俩人的结局还是做出了美化,因为所谓的“安全区”,其实可能并不安全。
在老金阻挡之后,他们也有可能回头过来再追查。
或是安全区本身,后续也有被查的风险。
但电影让他们走了出来,就是为了展示觉醒者的两种结果,也让其成为了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最后安排林毓秀给行刑的人渣们拍照,是以照片为方式记录了历史,记录了这段因果循环。
还记得电影开篇时,伊藤被问能否拍到子弹贯穿身体的镜头,伊藤回答做不到。
但是,最后的林毓秀做到了。
真正能行的,是我们中国人。
(3)王广海
由于懂得日语,所以王广海顺势做了翻译,他戴着人渣们的帽子,想用自己的方法帮老婆孩子和情人都拿到通行证离开南京。
最初,林毓秀在其他人逃跑时并没有任何慌张,甚至在从容练习诸如“亲善”等日语,从后续她与王广海的情人关系来看,应该也是被PUA洗脑过的,日语自然也是王广海教的。
从这处剧情来看,王广海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洗脑”(《孤注一掷》穿越感)。
他不光洗别人的,也洗自己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他的妻子和孩子并没有任何憎恨的模样,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丈夫和父亲。
林毓秀没有逃跑,因为她信任自己的情人所说,相信所谓的“亲善”。
而王广海呢,他也在不断麻木自己的理智。
后来他的妻儿没了,导演的处理方式很隐晦,观众大多数会以为王广海对此是知情的,所以他背过身,以为他在逃避亲眼所见。
但事实上,从后续林毓秀话中关于“离婚”的内容可知,王广海只是站在了相似的场景下,展现了他依旧残存的人性。
为了能够保持清醒,他只能不断洗脑。
王广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胆小怯弱,即便很多时候有救助之心,但也没有执行之力。
最明显的一场戏,就是凤华被玷污时曾经求助于王广海,但他没有伸出援手。
因为这个举动太直接了,会直接砍断自己的所有生路,从“利己”的角度来讲,保持漠然就是最佳选择。
你若是问他的内心是否有愧疚?
自然是有的,当凤华再次出现形似疯癫之时,他就已经流露出愧疚之情了。
这与他和苏柳昌在偷吃饼干时的情况相仿,在没有监视下,王广海也能做到分享和互助,然而一旦处于能被判定成分的处境里,他的“利己”属性将会成倍放大。
他也想帮忙,但只能偷偷的帮,暗中的帮。
连他老婆帮忙做的,也是洗衣服这种活计,都是用水冲过之后就留不下痕迹了,处处都在彼此呼应。
其实王广海早就看到了苏柳昌布包上写的是邮政,所以他一早便知道这个陈永泰的身份肯定是冒认的,便第一时间把最关键的证据,存有照片和简介的本子藏了起来。
翻译的时候,在苏柳昌一些比较危险的回答上也做出了修饰和改变,尽可能延长了苏柳昌的生命长度。
由于他并不能预知伊藤会承诺给苏柳昌通行证,所以这一切都是源自他也想帮忙的心态。
在亲耳听到伊藤承诺会给通行证后,他才借机将林毓秀伪装成苏柳昌的妻子,目的就是多拿一张而已。
王广海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只能借势而为。
他笃信的原则是“谁活到最后谁说了算,谁赢了谁说的算”,所以相当于他押注给了那个国家将会获胜。
在面对林毓秀的质疑时,王广海也只会说“你让他们怎么输?”
毕竟当时的实力过于悬殊,他还是觉得自己站在了最优选的交叉口上选对了路。
但现实把他狠狠打脸了,所以到了后期,王广海的脸才会那么肿。
王广海的结局是相对体面的,对于他而言终于硬气了一把。
虽然他与林毓秀没有了“未来”,但他也间接给了林毓秀一个“未来”。
只不过这个“未来”里,没有他。
(4)金承宗
拥有精湛的技术,提前做好了躲在地下室的准备,求生的本能是很强的。
老金非常聪明,在伊藤巡视房屋时懂得及时泼出去粪便来伪装,看到派来了会洗照片的高手就去弄坏设备。
为人也很正直,在苏柳昌提出在通行证上更换照片时,第一时间就拒绝了。
这样的人,从头到尾都在走正确的路,但生命却在此处戛然而止。
幸运的是,他的办法让底片成功送了出去,林毓秀联系到了外国的记者,利用国际舆论的影响力,让伊藤等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虽然伊藤他们的命也没了,但我总觉得对他们的惩罚还不够重。
相比他们做的,仅仅只是丧命,还是太轻了。
(5)伊藤秀夫
伊藤秀夫最初是仅作为摄影师的身份而存在的,他只负责拍照片,根据父辈的要求来此“镀金”,等顺利归国便有坦途可走。
电影里对他的家庭背景有多处暗示,首先是提到他父亲参与过的事件(过去的侵略者),又表示他年幼时拍照是拿给佣人去洗,所以自己才不会印。
表面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且很了解,在遇见苏柳昌之前没有亲手结束过别人的性命,最初或许很多观众都被这层面具给欺骗了。
但实际上,伊藤只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
然而当他发现自己随手写的一张纸条就成了保命符,甚至轻飘飘的一句话,都能左右他人命运的时候,伊藤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在结局中,他被砍掉了手指,被毁了容,但依然被愤怒主导了行为,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受伤,更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狗”在咬人。
国际舆论出现后,伊藤十分恼火,因为那些曾经是他最骄傲的作品,最终居然成了刺向自己的利刃。
背负着家族荣耀等重担,伊藤本想切腹自尽,但他没有完成整套动作,还是懦夫一个。
此时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已经被毁灭了,这是对他最有力的因果报应。
那些折磨人的报应,那些射出子弹的报应,都来了。
还是那颗背后的子弹帮他选择了最终结局,并用谎言塑造了一个“英雄”。
这很“日”。
就像曾经胡乱解读的“仁义礼智信”。
根据网上的信息,得知此人的原型是小津安二郎,遂一瞬间懂得了那句“我想拍电影”台词的用意。
结束后,他是真的去拍了电影。
叶秋臣所在这一场的上座率非常高,可见大家的观影热情高涨,有许多带孩子来看的家长们。截至发文前,《南京照相馆》的票房即将突破18亿,正朝着平台预测的30亿+水平在稳步前进。同时,这一成绩也使其一跃成为2025年的票房排行榜季军,前面只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也是刘昊然主演)等待超越。
总的来说,《南京照相馆》的完成度相当高,在命题作文的情况下短短拍摄50多天就能发挥至此,已经算是满分答卷了。连电影中偶尔出现的那种极度摇晃的镜头,也是在带动观众去感受故事里那些人真正在经历的恐慌。
那些罪恶也被直白地拍了出来,看得人后脊发凉。
这群人渣们甚至连胶卷都没放进照相机就已经开始进行“彩排”了;用大火逼出了躲在房子里避难的百姓;把已故者的头颅和肢体当成拍照的道具在相互炫耀;以此为乐的病态之下甚至连安全区医院里的病患也不放过……
更让人崩溃的是,现实比电影还要更加残忍。
我们都看见了,看得很清楚。
无可辩驳,不容狡辩。
那就是恶,极致的恶。
朋友?
我们不是朋友。
不是。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来源:叶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