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抗日电影”的都是什么人?只能是敌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6 16:28 4

摘要:这次行动的指向,很明显是为官宣定档的《731》站台。这说明,所有针对731的恶意炒作,都是有目的的敌对行动,必须坚决打击。

作者 | 燕无双

谁能想到,抗战胜利都80年了,我们这一代还能看到活的“汉奸二鬼子”。

看到微博果断出手,对多个帐号攻击抹黑爱国题材电影进行处罚,就感觉大快人心。

同时官方还提醒广大网友: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

这次行动的指向,很明显是为官宣定档的《731》站台。这说明,所有针对731的恶意炒作,都是有目的的敌对行动,必须坚决打击。

此前,同类题材《南京照相馆》热映。很多人是哭着走出电影院的,别说中国人,即便是外国人看了这部电影都极为震撼,惊呼:“我从来都不知道中国有这样悲惨的历史”。

谁能想到,如此真实展现历史、好评如潮的电影,同样遭到了大规模网暴。但我们主流媒体也不是吃素的,环球时报发长文表示:“坚决反对一些人网暴《南京照相馆》”。

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几年来对于主旋律、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不时出现网暴乱象 ......通过网络水军及黑灰产渠道,借助电影、游戏这些看似主流政治、经济议题之外的文化娱乐议题人为制造舆情,其中是否有境外对华认知战的因素令人怀疑。

到底谁干的?还是阿勒泰公安在线说得好:网暴《南京照相馆》的都是什么人?虚无历史的都是些什么人?只能是敌人!”

换句话说,就是当年的“鬼子”和“二鬼子”又杀回来了。它们依旧丧心病狂,手段也更加隐蔽狡猾。即便有我国军方、警方、官媒的重磅发声,还是出现了大量针对《南京照相馆》的诋毁、污蔑,极具攻击性的内容。

时间如此集中,声调如此一致,一看就是通稿。无论是国内网络还是外网,都是多平台一起发,明显就是“鬼子”和“二鬼子”内外联动搞事情。

以微博平台今天禁言的@黎明评论@今夕Plus等账号为例,不管发布的文字还是图片,内容都是出奇的一致。

即“有钱人暑假去日本玩一家人开开心心,没钱人暑假看反日电影一家人生闷气”系列。

这类文案像病毒一样,在互联网上疯狂扩散传播。

在这里,我们必须给微博点个双赞,立场明确,行动光速,为全体网民出了口气。

微博对这几个账号进行处置之后,#多个账号攻击爱国题材电影被禁言#的话题很快被推上热搜,引发无数网友的点赞支持,转发评论。

鬼子和二鬼子们,彻底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它们的阴谋诡计也将被彻底粉碎。

无独有偶,被攻击、网暴、污蔑的抗日题材电影,除了《南京照相馆》还有《731》。

8月3日,电影《731》官方微博正式对外发布定档海报,宣布该影片将于9月18日上映。

此消息一经发布,就有大批网友在评论区回复: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表态支持电影《731》全国公映。

一直以来,国内能够正面描写日军731部队罪行的影视作品屈指可数。唯一一部《黑太阳731》还是香港导演牟敦芾执导的,因内容过于血腥惊悚,被视为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正因如此,这部即将上映的《731》,被视为大陆首部直面这段暗黑历史的电影处女作。历经延期风波,《731》定档消息公布仅仅24小时后,网络上妖风再起。

一批账号采用统一话术,把《731》和“炒作”“利益”捆绑,甚至有人说“拿国耻赚钱吃相难看”。还有人翻出删减前的片段截图,刻意放大局部画面,炒作“血腥暴力”,呼吁“禁止上映”。

更有甚者,把历史教育歪曲成"煽动仇恨",字里行间的逻辑,竟和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如出一辙。技术追踪显示,这些账号的IP地址再次指向鬼子们的老巢——东京。

更令人齿冷的,是国内“二鬼子”的恶意举报。他们批量删除”勿忘国耻“的评论,用”血腥暴力“”破坏友好“的话术带节奏,污蔑《731》导演赵林山“拿民族苦难敛财”。

这场围攻,本质上是一场历史解释权的争夺。

某些势力怕的从来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怕中国人真正记住731的罪行,怕真相戳破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然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真相,选择为电影《731》发声。

从7月31日起,香港电影院重映经典抗战影片《黑太阳731》,数场放映门票迅速售罄,场场爆满,影院不得不升级影厅,加映场次。

一位名叫桑德的荷兰博主更是做了一件让全球网友震惊的事——他自掏腰包5700元人民币,邀请英国音乐人创作了一首揭露731部队罪行的英文歌曲。

这位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荷兰小伙说:"很多外国人不知道这段历史,我希望通过音乐让更多人了解真相。"

歌曲发布后,短短一天内就在TikTok上获得612.1万点赞,弹幕刷满“先生大义”。相信这位荷兰小伙,今后在中国是再也不会缺少朋友了。

今天,微博还有一条热搜,属于87年前的小学教师孙晓梅。1938年,她带领几位进步青年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步行至皖南参加新四军。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处境艰难,姨母致信晓梅,劝其回家陪伴侍奉母亲。晓梅回信明志,写下:“国不保,家何能存?在此民族生死关头,望母亲能以国家为重,民族至上”。

1943年4月,29岁的孙晓梅因叛徒出卖,被日军逮捕,经历惨无人道的酷刑后,被日军残忍杀害,壮烈殉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日。而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走进影院,铭记历史!

我们不是朋友,以前不是,以后更不可能是!

来源:燕梳楼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