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将于8月23日盛大启幕。届时中国电影人将齐聚长春,共襄盛会,共话华语电影发展新篇。各媒体和影迷朋友们对长春电影节的筹备进展非常关心,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今天上午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长春电影节的相关情况。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永波: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将于8月23日盛大启幕。届时中国电影人将齐聚长春,共襄盛会,共话华语电影发展新篇。各媒体和影迷朋友们对长春电影节的筹备进展非常关心,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今天上午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长春电影节的相关情况。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各位发布人,他们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执委会主任张志伟先生,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执委会主任佟轶材先生,长影集团董事长、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执委会主任庄严先生,长春市文广旅局局长、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执委会副主任张辉勇先生,长春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执委会副主任丁慧东先生。
下面,请佟轶材部长介绍本次电影节主体活动和特色亮点。
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佟轶材: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将于2025年8月23日至8月28日在长春举办。本届电影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承办。以“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征程”为主题,共设开闭幕式、电影评奖、电影展映、电影交流、致敬“摇篮”、产业融合等六大板块,全景呈现华语电影的创新与传承。
今年适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长影建厂80周年,长春电影节被赋予更为厚重的历史坐标,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别活动:
第一项活动:开闭幕式
开幕式定于8月23日,闭幕式暨“金鹿奖”颁奖典礼定于8月28日,届时将邀请众多华语影人重归“光影摇篮”,同赴这场致敬双甲子荣光、赓续八十载薪火的华语光影盛典。
第二项活动:电影评奖
本届“金鹿奖”共设10大奖项,影片征集工作已于8月1日完成,共征集影片150部。评委阵容权威多元,将以公正、专业态度推举年度佳作。
第三项活动:电影展映
本届电影节以“开放、共享、惠民”为核心,推出“长影优秀电影展”“多彩映象主题展映周”“俄罗斯精品影片展映”“光明影院”无障碍公益放映等展映活动,通过多元展映矩阵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光影温度。
第四项活动:电影交流
本届电影节汇聚导演、制片等全链条影人,开启关于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对话,届时将举办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第二届中国电影制片人峰会、文学新力量论坛等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准交流活动。
第五项活动:致敬“摇篮”
根植红色沃土,赓续时代光影。本届电影节将以多种活动形式活化“新中国电影摇篮”精神谱系,让长影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
第六项活动:产业融合
通过持续深化“电影+”跨界赋能战略,筑牢电影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将举办“金鹿创投”“文化产业招商”等一系列活动。
本届电影节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上:
一、立足新起点,更显时代厚重感
首次加入“新征程”年度主题,深度契合重要历史节点。既是对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再落实,也是向光影初心、向时代使命的再出发。我们将围绕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回望辉煌历程,展望崭新篇章。
二、汇聚新佳作,更显艺术吸引力
影片征集成果丰硕,质量实现跃升。既有票房号召力较强的院线大片,又有精彩纷呈的新人新作,题材多样、类型丰富,整体艺术水准与市场潜力有明显突破。
三、激发新动能,更显产业融合度
“金鹿创投”筑梦青年影人,联动长春新出台的影视政策,构建产业发展闭环;招商活动激发产业活力,打造商业转化健康生态;立足中国电影消费年,开展电影文化活动,丰富电影文旅线路,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已蓄势待发,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影人、影迷,齐聚北国春城,共同见证华语电影的荣耀时刻,谱写华语电影的新篇章!
长影集团董事长 庄严: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长影成立80周年。值此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举办之际,长影集团将紧扣“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征程”主题,策划推出五大特色活动,主要有:
一是电影节开幕式暨长影成立80周年电影交响音乐会
8月23日晚,长影乐团将在长春国际影都金色大厅倾情演绎开幕盛典。活动现场将奏响《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跨越时代的经典旋律;演绎《长津湖》等组曲,彰显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创新力量。同时,长影80周年主题歌曲《我常想起你的模样》,由歌唱家雷佳演唱,抒发对“电影摇篮”的深情礼赞。
二是纪录电影《被遗忘的将军》开机仪式
活动将于8月25日下午举办。该片是长影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的全新力作,以发生在二战时期辽源盟军高级战俘营的故事为背景,由著名导演方励领衔,联合国际研究学者,通过历史影像与特效还原,打造兼具人文深度与国际影响力的战争题材力作。在揭幕仪式中,将特邀五国代表共同为覆盖红绸的摄像机揭幕,寓意以电影为桥,传递和平信念。
三是“2025长影之夜”交响音乐会
活动将于8月24日、25日晚在长影音乐厅举办。两场音乐会由范焘执棒,精选30首金曲,邀请国乐大师方锦龙跨界演绎,赋予民族旋律交响化表达;莫华伦、王凯、曹芙嘉等联袂献声,并设置特别环节致敬“摇篮精神”。同时,2025“长影之夜”将实行票务销售上架,满足观众对电影节活动的热切期待。
四是“光影·动漫·文学:跨界融合 智创未来”主题研讨会
活动将于8月28日上午,在吉林动画学院国际会议厅举办。本次活动将邀请多位知名作家、导演,共同探讨多媒介叙事新路径。整合中国作协、中国影协及吉林动画学院资源,发布跨界融合前沿成果,为产业升级注入思想动能。
五是“光影铸魂八十载 经典重映忆峥嵘——长影80周年电影公益展映活动”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至9月,放映任务由长影联合各农影院线共同完成。其中长影预设放映场地为长春市内核心商业区域、文化街区及社区,计划放映260场次,预计惠及观众2-3万人次。农影院线辐射吉林市、延边州等省内重点市(州),计划放映4千余场次,预计惠及观众20余万人次。
同时,围绕长影成立80周年,为回顾长影的历史和成就,展望新时代长影振兴主业、重塑辉煌的美好前景,我们精心策划了系列活动。除刚才提到的在本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举行的活动外,长影还将从即日起到10月底,陆续推出和举办其他有关活动。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这8位电影艺术家,或在长影工作过,或参与过长影电影创作,都与长影有着深厚的渊源。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8位电影艺术家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全国电影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长影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向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学习,扎根生活沃土,从伟大时代中、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养分,为广大电影观众奉献更多精品佳作,推动长影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出一批重点影片。主要包括已经上映的《戏台》《长安的荔枝》和即将上映的《东极岛》,同时,电影《731》将于9月18日上映,《生还》将于9月3日上映,电影《千金一诺》《无名之辈:意义非凡》《刺杀小说家2》《抓特务》和《虎视眈眈》等长影出品或联合出品重点影片也将在年内择机上映。
三是推出一部全景展示长影发展历程的10集电视纪录片《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计划10月底前在电影频道、吉林广播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播出。
四是创作一套长影宣传片,将陆续在电视、网络媒体播出,宣传长影品牌。
五是向社会征集一套长影主视觉设计方案。获奖作品将陆续向公众发布并进行展示。
六是推出系列主题图书。包括《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你好,长影》《寻踪觅迹:明星从“新中国电影摇篮”里诞生》《长影八十年》《长影电影美术气氛图》等,目前已经完成创作和编辑,近期将陆续出版。
七是长影旧址博物馆打造三个全新展区。8月20日前,长影旧址博物馆将开放1933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电影事业的奋斗历程展区,打造田华艺术馆和赵一曼纪念馆临展馆等三个全新展区,不断丰富长影电影艺术文化博览内容。
相信通过开展上述活动,一定能够充分展现长影近年来的创作成就,增强长影为文化强省、电影强国做出贡献的信心和决心。欢迎各界朋友届时积极参与,一如既往地关注长影、支持长影。
中国日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艺术家回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这8位艺术家都曾在长影工作或参与过长影电影创作,那么请问,吉林省下步如何深入落实好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 张志伟: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发展电影事业、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这8位艺术家都曾在长影工作过,有过出色的表演,这是对吉林的鼓舞,也是对长影的激励。
省委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高度重视,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传达、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宣传部召开宣传文化系统座谈会,就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作出了部署。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繁荣电影事业,擦亮吉林电影文化品牌。深化电影领域改革,完善现代化电影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长影集团改革创新、振兴发展、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长影博物馆延展馆改造提升、长影电影资料馆建设,更好地激活影像、实物资料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支持民营影视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养一批“专精特新”的民营影视企业。深化院线改革和资源整合,鼓励高端影院和个性化影院建设。培育“电影+”新型业态,打造电影消费新空间。传承电影文化基因,深入发掘、充分利用长春市特色电影文化,培育独特文化气质,办好长春电影节,擦亮“电影之城”的文化底色。
二是抓好文艺精品创作。抓好重大现实题材、新时代发展题材、国家重大战略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主题创作生产。完善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制定文艺创作发展规划,提升创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我们将创作推出电影《生还》《虎视眈眈》《被遗忘的将军》、电视剧《归队》、吉剧《积德泉》《寸土寸心》等精品佳作。完善创作投入和激励机制,探索奖补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艺创作。
三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将依托“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组织好相关的纪念活动,深化对抗联精神的研究挖掘,高水平办好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快推进丰乐剧场、东本愿寺、关东军司令官官邸旧址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利用。提升文化产业硬实力,打造省属文化企业矩阵,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打造经济增长的文化动能和产业引擎。
央广网:长影曾创造出许多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围绕这一重大主题,长影是否将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长影集团董事长 庄严:
为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发挥长影集团作为国有电影企业作用和担当,我们推出了电影《731》《生还》和《东极岛》三部作品。
一是电影《731》
影片主要讲述了自1933年起,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细菌实验为背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曲折命运,揭露731部队的罪行,生动展现中国人民无惧生死、奋力抗争的英雄故事。该片由长影导演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冯文娟等主演。目前,影片已拍摄制作完成。8月3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大主流媒体发布电影《731》定档消息,影片将于2025年9月18日全国公映。
二是电影《生还》
影片聚焦由真实人物改编而来的主人公——李童的命运,以纪实风格还原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染指我国东北地区,以李童为代表的东北抗联战士历经粮食断绝和零下40度的严寒考验,在日军“三光政策”中苦苦坚守,与日本侵略者拼死周旋,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抗联精神。故事中还刻画了抱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无名战士群像,更首次在银幕上呈现出抗联战士在苏联的训练场景。该片由高群书执导,邵正一、周思羽等主演。目前,影片已拍摄制作完成,将于2025年9月3日全国公映。
三是电影《东极岛》
影片基于真实历史事件里斯本丸事件改编,呈现1942年日军封锁沉没货轮舱门致千余名英军战俘溺亡后,东极岛渔民驾驶木船突破日军封锁实施营救的壮举。中国渔民凭借骨子里的善良与血性,在惊涛骇浪中,为落难的战俘打开一条生路。影片表现了淳朴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英勇斗争。该片由管虎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等主演。该片由长影集团联合出品,已经拍摄制作完成,将于2025年8月8日全国公映。
以上是长影集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点电影项目。欢迎广大电影观众届时来到影院观看。
香港商报:本届电影节适逢长影建厂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长春市是否会设计更多便于市民参与的活动,与广大市民共享这场电影盛宴?
长春市文广旅局局长 张辉勇:
长春电影节始终秉持“电影的盛宴,百姓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本届电影节期间,将通过构建“一街引领,全城联动”的文旅活动体系,着力打造三大板块5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让电影艺术融入城市肌理、走进市民生活,丰富市民游客文旅体验。
板块一、“电影长街”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
新民大街是长春历史文化核心承载地,7月5日开街以来,市民游客好评如潮,本届电影节期间我们将围绕新民大街街区打造沉浸式电影文化体验区,让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电影文化魅力。
一是举办“长影记忆”露天电影展映周。8月22日至27日,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和文化广场开展长影优秀电影展映活动。
二是打造“胶片时光”电影海报艺术长廊。8月20日起,推出经典电影海报联展,带领市民游客重温长春光影之旅。
三是开展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光影留声”专场演出。8月20日至29日,邀请长春青年歌手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舞台推出电影主题专场演出活动,依托城市演艺品牌唱响光影旋律。
版块二、“清爽之约”电影消夏系列活动。
当前,长春正在着力打造四季常游、全域可享的“四时俱好是长春”文旅品牌,本届电影节期间,长春将整合“22℃的夏天”文旅资源,突出电影主题,以沉浸式、体验性文旅产品丰富市民游客选择。
一是开发“影城消夏”系列产品。在“这有山”、欧亚新生活、万达广场等特色街区推出电影文创、主题美食等特色市集,长影世纪城、动植物园、肆季南河、净月潭等景区也将举办光影秀、无人机表演、夜间演艺等沉浸夜游活动,呈现夏季文旅盛宴。
二是打造“光影专列”移动博物馆。电影节期间,经典的“54路文旅专列”将华丽变身为“光影专列”,车内将精心布置电影剧照和道具,并推出限量版影视主题文创产品。春城漫游巴士上也将增加电影文化讲解服务,开发融合电影与城市建筑的互动项目,让每一位乘客深入体验电影艺术魅力与长春文化底蕴。
板块三、“光影长春”电影惠民系列活动。
长春市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活动有着持续需求,本届电影节我们将继续擦亮群众底色,组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策划推出系列惠民活动,厚植电影文化群众基础,扩大市民公众参与度。
一是推出“书香影韵”全民阅读活动。电影节期间,将举办电影主题图书展、电影文学品读会、剧本赏析等活动,促进电影文化与阅读体验深度融合,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二是推出“乐动春城”精品演出活动。电影节期间,除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以外,长春演艺集团等专业文艺院团,以及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驻馆艺术团等文艺团体将深入全市重要景区、商圈和社区等地,开展电影主题专场演出活动,展示电影城的独特魅力。
以上具体活动信息,我们将在长春文旅新媒体矩阵平台上实时发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年是电影消费年,吉林省又有着独特的电影基因和历史财富,那么请问,在电影促消费上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
今年,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启动了“中国电影消费年”,为电影产业与关联领域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正像记者所说,吉林省有着独特的电影基因和历史财富,我们将立足自身影视资源富集、文旅特色鲜明的优势,以“跨行业协同、多业态融合”为核心思路,积极推动跨行业协作,推动电影与文旅、商业、文创等业态跨界融合,让电影从“银幕艺术”延伸为“产业纽带”,以电影为媒激活文旅市场、带旺商业消费。
一是打造“电影+文旅+消费”多维度生态系统。我们将推动电影与文旅项目有机融合,支持改造升级长影世纪城、长影旧址博物馆、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等集观影、影视体验、文旅消费于一体的电影文旅综合体。我们将发挥吉林省冰雪资源优势,依托白山仙人谷等热门取景地,打造“冰雪天然摄影棚”,持续擦亮“拍在吉林”影视服务品牌,吸引更多剧组来吉取景拍摄,形成“拍摄—传播—消费”的良性循环。
二是以融合应用场景拓展“电影+”消费边界。推出“跟着电影游吉林”系列文化旅游套餐,整合《林海雪原》《五朵金花》《狙击手》《人世间》《茶啊二中》等影视作品取景地文旅资源,推出影视取景地旅游打卡路线和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从银幕到实景”的沉浸体验。此外,我们还将在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广场和G331国道沿线的旅游地标性区域,开展露天电影公益放映,与夜市、文创市集等有机融合,让电影融入城市文化与旅途风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观影即游、游中赏影”的深度体验。
三是开展联动优惠,激发消费活力。各级电影主管部门与文旅、商务等部门联动,持续做优做精“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赶大集”等特色活动。为游客和市民精准推送影院及周边商业网点、文博场所、旅游景区信息,重点解读“电影+文旅”“电影+餐饮”等优惠政策,推动影院与A级景区、老字号餐饮、重点商超等建立“消费联动体”,开展观影抽景区门票、观影享受用餐和购物优惠、购书满额享受观影折扣等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在观影之余,能切实感受到“消费+文旅+观影”的多重实惠。
人民日报:据我们了解,今年年初,长春市又新出台了《关于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补充意见实施细则》,请问与之前的举措相比,有哪些更优惠的政策?
长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丁慧东:
为彰显长春影视优势特色,发挥政府引领作用,长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补充意见》,主要包括:
1.支持网络微短剧备案。对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题材策划创作的网络微短剧,可开通备案和审查绿色通道;
2.奖励优秀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每年综合评选出10个优秀剧本作品,给予剧本版权方一次性奖励10万元;
3.补助在吉林省拍摄的网络微短剧剧组。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
4.吸引网络微短剧平台聚集影都。对新设立的网络微短剧发行平台企业,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含)以上的,每年给予企业50万元补助。
5.支持影都网络微短剧基地建设。对在影都搭建规模化微短剧拍摄场景,并实际投入运营使用的网络微短剧基地,最高补助500万元。
6.支持影都网络微短剧基地运营。依据企业运营面积及运营绩效,每年最高补助500万元。
7.奖励影都网络微短剧示范园区。企业最高可获得补助200万元。
8.支持影都影视数字化项目投入。企业最高可获得补助150万元。
9.奖励精品网络微短剧创作。对于影都企业在吉林省进行备案、立项并实现播放的网络微短剧,最高可获得一次性奖励20万元。
10.鼓励网络微短剧出海。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补助100万元;
11.鼓励承接大型微短剧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最高可获得100万元。
政策发布以来,长春净月高新区新引进影视企业达到54家,18个影视剧项目在吉林省开机拍摄,200余部以净月区为主要取景地的网络微短剧完成摄制。欢迎全国的影视企业和剧组来取景拍摄、投资兴业。
吉林广播电视台:长春是一座满载着电影记忆的城市,电影节期间,长春市在电影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有哪些尝试?
长春市文广旅局局长 张辉勇:
刚才我介绍了电影节期间全市文旅联动的情况,这里我再推介一下我们的旅游线路。我们依托长春文旅资源禀赋,设计推出3条精品旅游线路,电影节期间全市各旅行社也将围绕精品线路开发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一是历史文化之旅
该线路行程主要有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广场、南湖公园、人民广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伪满皇宫博物院等,线路承载着长春时代变迁的历史记忆,电影《滚滚红尘》、电视剧《人世间》等影视剧曾在此取景拍摄,游客可在旅途中感悟长春的岁月沉淀。
二是产业文化之旅
该线路行程主要有长影旧址博物馆、54路有轨电车、一汽1号门、红旗文化展馆、航空航天博览城等,线路集中体现了长春的产业特色,54路有轨电车是动漫电影《茶啊二中》、电视剧《人世间》的取景地,游客可在旅程中打卡了解长春的发展故事。
三是生态文化之旅
该线路行程主要有动植物公园、雕塑公园、伊通河风景带、南溪湿地、肆季南河、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线路集中体现了长春生态文化特色,有电影《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电视剧《父辈的荣耀》等影视剧取景拍摄地,游客可在旅途中体验长春的自然之美。
今年,我们还升级了“长春影视打卡地图”,荟萃在长春取景的30部影视作品及50余处拍摄地相关海报、简介、剧照、现状等信息,同时还集成了全市影院信息,为来长嘉宾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光影体验。
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来体验四时俱好的长春,感受电影节多彩魅力,品读北国春城文化之美,我们将全程做好优质服务。
来 源:吉林发布
来源:长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