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微短剧:如何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迷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1-22 11:43 9

摘要:在经历了去年的红火后,中国电影市场开始遇冷。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2024年国内电影市场累计票房38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暑期档、国庆档分别下滑44%和23%。

作者:孔德淇

在经历了去年的红火后,中国电影市场开始遇冷。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2024年国内电影市场累计票房38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暑期档、国庆档分别下滑44%和23%。

与此同时,微短剧爆火,日渐成为大众新宠。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指出,预计2024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并预计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为470亿元。这也意味着,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将有望首次超过电影票房。

仅从营收来看,微短剧非但不“微”,已经能与电影一较高下。电影市场为何出现疲态?如何看待电影与微短剧的此消彼长?

市场变化的背后,反映出观众娱乐消费习惯的转变。随着抖音、快手等移动平台崛起,移动互联网流量格局正经历一场颠覆性洗牌,微短剧以“快餐式”的内容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这种即时反馈如同编织了一张紧密的网,牢牢地抓住了用户,使得他们逐渐适应并沉迷于这种快速、高效的刺激模式。

电影则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它需要观众拿出整块的时间,走进特定的观影场所,在安静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像是一场仪式,让观众暂时脱离琐碎的日常,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光影世界。然而,随着移动端的发展,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这使得观看一场电影愈显奢侈。加之电影叙事节奏相对较慢,观众需要耐心地跟随情节的起承转合,感受人物的细微变化,思考主题思想的层层推进。对于习惯了快速获取信息和即时满足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观看模式逐渐成为了一种“负担”。

电影市场的“颓势”现象,其成因错综复杂,除了观众习惯变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容和制作模式略显过时。在内容方面,传统电影题材常陷入套路窠臼,比如爱情片总是如出一辙的相遇、误会、复合模式,动作片则是简单的英雄救美、打败反派戏码。在制作方面,电影从剧本创作、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环节众多且复杂,一部高质量影片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需求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使得最终呈现的作品与观众期待脱节。

此外,电影创作虽面向市场却始终遵循着一种创作原则,这意味着投资方面对高投入、长周期的电影,需要承担巨大风险。一旦票房表现不佳,就可能导致投资血本无归。所以在选择项目时愈发谨慎,导致优质项目的资金支持也受到掣肘。微短剧则完全接受产品思维,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剪辑都以受众的兴趣、体验、耐性为考量。此外,微短剧拍摄成本低、周期短,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制作团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部微短剧,迅速上线,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内容方向。这种灵活性使得微短剧能够追赶流量爆款内容,更好地满足观众当下的期待,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

微短剧成为市场新宠,意味着电影已经“过时”了吗?

电影艺术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度,有着独特的叙事节奏,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立体的人物塑造,以及迂回的叙事进程来打动观众。微短剧则不然,看似是传统影片的一种变体,实际上却摒弃了传统叙事与镜头的诸多手法,如铺垫、渲染、过渡、留白等,单纯以“爽感”为锚点,密集地制造冲突,并大量堆积悬念。行业内甚至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标准”,比如要求30秒必有对话反转、1分钟必带剧情强冲突、5集主角背景/性格/行为必须升维重塑等。

重情绪轻逻辑、重标签轻人物的“微叙事”是微短剧的特色。这种模式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剧集的吸引力,却也让创作陷入了程式化的怪圈,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子”。观众会“用脚投票”,审美也会回归,当他们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感到厌倦时,那些仅靠短暂情绪刺激和简单标签拼凑的微短剧就会失去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微叙事”的不良影响已蔓延到电影领域。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不断制造高强度的刺激,强情节、高悬念、标签化人物成了一些电影创作的方向。这种变化看似是顺应市场潮流,实际上却让电影逐渐沦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工具,其内容趋于单薄、线性,人物形象也变得空洞、可替换。一个必然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电影将失去引导观众思考、触动心灵的力量,不再具有“反复观看”的长尾效应,最终导致整个影视文化生态的恶化。

微短剧带来的挑战,远不止于将观众从银幕拉向屏幕。在流量至上的观念驱使下,部分创作者为了谋求高流量,采用了庸俗、拜金、媚俗等不良剧情来博取眼球。例如,《黑莲花上位手册》原本被业内看好,但因剧中虐杀嫡母等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内容,不到一周便被平台下架。还有《李特助如此多娇》因涉嫌擦边题材而遭全网封禁。这些作品传播着不劳而获、不服就怼等不良观念,与激励拼搏、鼓励勤劳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当视听服务以人性的弱点为短板,生产出大量基于机器算法、数据模型的剧集之时,影视作品中原本蕴含的人文关怀、情感温度等“人味”就会被掩盖,这将对整个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长此以往,观众可能会在低质量、无营养的内容中逐渐迷失,失去对优质影视作品的鉴赏力和需求,同时也会抑制创作者对真正有价值内容的创作热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若想不被时代抛弃,电影与微短剧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虽然两种文化产品在时长、表现手法、传播途径等方面迥然各异,但二者本质上都是通过视听语言向观众传达情感、思想和故事的叙事载体。

文化产品不能故作“清高”,不屑于“流量价值”,但也不能将流量作为唯一和最终归宿。对于电影来说,不能忽视市场的呼声和大众的喜好,但也不能单纯为了迎合而放弃艺术标准。比如可以在营销推广上利用流量思维,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但在内容创作上要保持高水准,让观众在观影后葆有对影像与故事的憧憬。微短剧更是如此,要在借助平台流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容质量的提升,让方式方法助力优质内容传播,而不是让内容成为流量的奴隶。

观众被套路化剧情“绑架”,也显示出高质量作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亟待多方发力优化创作环境。在电影方面,投资方和制作方要敢于为创新剧本和导演“保驾护航”,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与分担体系,挣脱高成本对创作的桎梏。政府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政策予以保驾护航,如设立专项创作基金、给予优秀项目税收优惠等,鼓励电影行业创作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对于微短剧,平台一方面应加强对优质内容的筛选和推荐机制,给予有潜力的创作团队更多资源和曝光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微短剧创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引导他们跳出套路,打造出既能满足观众娱乐诉求,又不失文化与思想深度的高质量微短剧作品。

技术创新和艺术求索不能止步,影视创作还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电影《长津湖》凭借先进特效技术逼真还原抗美援朝残酷战场,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枪林弹雨的画面,都让观众仿若置身于战火年代;《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特效场面令人震撼,科学设定严谨,技术细节丰富,将中国文化元素与科幻题材完美融合。微短剧《念念无明》在画面色彩搭配和场景布置上,利用特效增强视觉效果,尽显古风韵味。这些都是技术赋能之下的成功案例。

影视作品像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另一端连着观众的心灵世界。寻找一种文化上的、精神层次的联结,就是这座桥梁稳固的基石。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以现实主义笔触,讲述了主人公从为牟利贩卖印度仿制药,到目睹病友困境后,不惜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转变,深刻映照出医疗困境下人性的光辉。微短剧《古相思曲》讲述了身处不同时空的男女主人公跨越千年的爱恋,以独特设定打破传统爱情剧模式,展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爱情的坚韧。

无论电影还是微短剧,想要提升讲故事的能力,要不断拓宽聚焦题材的宽度和深度,满足观众对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倘若市场上能够多生产一些这样的作品,电影或许将不再遭受观众流失、市场萎缩的冷遇,微短剧也不再是碎片化时间的消遣。相信,电影与微短剧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与精神滋养的双重高地,也只是时间问题。(孔德淇)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