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乌尔善执导,冉平、冉甲男、乌尔善、曹升编剧的神话史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开创了中国电影神话史诗的全新类型。影片在叙事上,摆脱了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惯用套路,特别是在角色设定、台词金句当中,蕴含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本叙事及价
由乌尔善执导,冉平、冉甲男、乌尔善、曹升编剧的神话史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开创了中国电影神话史诗的全新类型。影片在叙事上,摆脱了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惯用套路,特别是在角色设定、台词金句当中,蕴含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本叙事及价值观。
姜子牙,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当中的重要人物,历史上也是辅佐周王的著名军事家、思想家。姜子牙著作《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以姜子牙《六韬》的方式打开《封神第一部》《封神第二部》,感受神话史诗影片当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智慧。
编剧冉平老师曾在采访中透露:“如果姬发是由姜子牙引领出来,那就是一个好莱坞电影包上了中国文化的皮,一个人穿上了殷商时期的服装而已。姜子牙放弃法术,是为了拯救天下众生。而姬发也是以弱抗强,有精神上的追求。他们是不谋而合,志同道合。我们主要写的是天道人伦,姬发承担的是人伦秩序,姜子牙承担的是天道,这两个加起来就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东西。
和神仙以及商王殷寿相比,姬发肯定不是最有力量的。他的力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抗争精神,再一个他的人格。建立起来人和人的关系要靠他的人格,坚韧不拔,不畏强,对人的坦诚和热情,这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才能建立周礼,这种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是东方的。所以对商周转变并不是谁比谁强,而是要建立秩序。秩序不是靠着力量,而是要靠人格精神,是姬发找准了这件事情。所谓史诗也好,讲好中国故事也好,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来。”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先秦《六韬·文师》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天下是所有人共有的天下。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当中,姜子牙面对女娲庙的四大伯侯就引用了《六韬》当中的金句:“天下,非商王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正是这句振聋发聩的号令,点醒了四大伯侯,在天谴面前,四大伯侯也同样肩负着拯救天下万民苍生的使命。
“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六韬·龙韬·军势》
利,指有利形势。时,时机。善于用兵作战的人看到有利的形势绝不会放过,遇到适当的机会绝不会犹豫不决。这句话说明用兵之人要善于抓住有利战机而且行事要果断。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开篇,先锋官邓婵玉率魔家四将与八百骑兵渡河,西岐小分队假扮西岐农夫拆桥,正是利用河流湍急、殷商重甲骑兵不善水性的有利形势,对敌军进行突袭。
“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六韬·兵道》
隐藏自身的计谋,保守自己的动机,加固壁垒,埋伏精锐的甲士,不发出任何声响,使得对手不知道我方的已然有所防备。想要进攻西面,就先去佯攻东面。
西岐面对殷商大军压境的强势进攻,姜子牙为西岐少主献计献策:“我没看到大军,我只看到大鱼了。”夜半,西岐小分队派出雷震子入邓婵玉大营盗走魔礼青的青云剑,吸引魔家四将巨人愤怒离营,正是《六韬》当中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先秦《六韬·文师》
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
以西岐百年未战的孱弱军力抵抗殷商强敌,是一件以卵击石、胜算渺茫的事情。西岐少主姬发肩负的父亲西伯侯姬昌、兄长伯邑考的使命,不忍再因自己而伤及西岐无辜百姓。正是这种不忍百姓受伤的仁者之心,团结起西岐所有军民百姓,共同抵抗殷商强敌。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六韬·武韬·三疑》
意思是,如果过于强横、强势,就会遭到挫折;如果扩张过度、过于张扬,就会遭受损失。
当殷商大军魔家三将在西岐城前使出各类法术法宝,西岐军队毫无招架之力。绝望之际,三头六臂殷郊的出现,立刻扭转了战局。
曾被殷寿斩下头颅的殷郊得元始天尊之力“接头”复生,并拥有了“三头六臂”的强大法相。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修炼基础的凡人,殷郊吸纳了元始天尊的法力后无法炼化,和心中怨念混合成了难以控制的狂暴的法力。想要为自己和姜王后复仇的怨气,使三头六臂殷郊在战场上大杀四方。
“利而无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六韬·国务》
治理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爱护百姓,应该给人民带来利益而不是损害;应当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而不去破坏他们的努力;要保障百姓生存,不应对他们施以杀戮;应向他们给予,而不是向他们掠夺;要让人民感到快乐,而不是承受痛苦;应使他们欢喜,而不是引发愤怒。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当中,西岐军民共同庆祝战事告捷的篝火场景下,姜子牙跟西岐长者的对话中,也有这样一段对白:“我正忙着天下大事儿呢!”长者笑答:“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儿!”为何而战的主题也在此得到揭示,为天下百姓平安之福而战。
“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六韬·武韬·发启第十三》
圣人将要有所动作时,必定先有愚钝的表情。
《封神第二部》殷商大军攻破西岐城的生死关头,姜子牙识别出闻太师城外的十绝阵与商王殷寿希望寻找封神榜的意图,佯装被邓婵玉俘虏,再次使出“钓鱼计”破除十绝阵的关键。一切计谋,都在暗中谋划,表面不动声色。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六韬·文韬·文师第一》
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道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天谴已至,姜子牙心怀悲悯之心,放弃四十年修行法术和长生,持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到《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虽然故事中只过去了短短不到四十九天的时间,但是姜子牙已认清,大殿上随意斩杀一无辜之人的殷寿,并非真正的天下共主。只有对天下人具有仁爱之心,具备道义品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的天下共主。
来源:幸福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