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4日,根据著名作家李巨怀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书房沟》在西安进行院线公映。这部影片以民国抗战时期宝鸡地区的历史风云为背景,讲述了帖、王两大家族从世代纷争到携手抗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秦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韧与血性,是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5月24日,根据著名作家李巨怀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书房沟》在西安进行院线公映。这部影片以民国抗战时期宝鸡地区的历史风云为背景,讲述了帖、王两大家族从世代纷争到携手抗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秦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韧与血性,是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原著小说奠定坚实基础,被誉为“解码关中文化的密钥”
电影《书房沟》改编自李巨怀2012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历经五次再版,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被誉为“解码关中文化的密钥”。著名作家陈忠实曾评价:“《书房沟》是一部很值得嚼思的好小说。”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高建群则称:“一本《书房沟》,半部宝鸡史。”
2024年,小说《书房沟》被翻译成英文面向全球发行,成为陕西文学对外交流的标志性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也让更多人通过文字了解了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
电影再现家族恩怨与家国大义,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影片以1939年至1949年的西府地区(今宝鸡一带)为背景,讲述了帖、王两大家族虽同处书房沟,却因争名分、抢祠堂、夺水源而世代结怨。然而当日寇铁蹄踏入中国,民族危亡之际,两大家族毅然放下私仇,同仇敌忾,携手抗日,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据悉,电影《书房沟》由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金台区及岐山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摄制,北京城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著名演员杜旭东、陶海、刘爱玲、邹德江、高放等联袂主演,阵容强大。影片于2021年6月23日在宝鸡蟠龙新区开机,2023年6月杀青,2025年3月22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家协会百花奖影厅首映,获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CCTV6电影频道、CCTV10科教频道、新华网、学习强国等近500家媒体对首映式进行了报道。
宝鸡试映场场爆满,西安公映引发热烈反响
在西安正式公映前,电影《书房沟》已在故事发生地宝鸡放映100余场,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高价求票的现象,足见观众对这部本土题材影片的期待与喜爱。
5月24日的西安公映式上,原著作者李巨怀分享了创作历程。他深情表示,书房沟虽是一条不足五百米的小山沟,却走出了千余名大学生、三位院士,以及两获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张洁。小说和电影《书房沟》是他对家乡最深情的致敬,也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创作源泉。他还透露,电视剧版《书房沟》正在筹备中,未来将继续通过影视作品弘扬大关中文化。
各界嘉宾出席,共话影片时代意义
此次西安公映式吸引了众多文化界、政界和媒体人士参与。原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建国,原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蔡斌,陕西省文学基金会理事长王晓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海,西安国学院院长李彬,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高亚平等140余位嘉宾出席观影。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书房沟》的上映不仅让观众重温历史,更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与坚韧。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关中的历史风貌、民俗文化和家国情怀,成为一部兼具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佳作。
从小说到电影,《书房沟》的成功改编,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为本土文学IP的影视化提供了优秀范例。随着电影的热映和未来电视剧的筹备,《书房沟》的故事将继续传播,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感受到陕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来源:西部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