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中很少有人能有幸拥有像《亲密》中13岁的比利时男孩里奥(伊登·丹布林饰)和雷米(古斯塔夫·德·瓦埃勒饰)那样亲密而轻松的友谊。这种联系,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是这部卢卡斯·德霍特的第二部作品的核心。
作者:Peter Debruge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Variety(2022年8月26日)
我们中很少有人能有幸拥有像《亲密》中13岁的比利时男孩里奥(伊登·丹布林饰)和雷米(古斯塔夫·德·瓦埃勒饰)那样亲密而轻松的友谊。这种联系,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是这部卢卡斯·德霍特的第二部作品的核心。
影片在前半部分是如此微妙和敏感,从它那悲剧的转折开始,它又是如此强有力、不真实。这部美丽动人的电影,出自一位已出柜的导演之手,为我们在电影中所见过的纯真、无痛的同性情感提供了一幅纯粹的肖像,随后又变得与众不同,这种不同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是令人不喜。
《亲密》幸运地标志着德霍特重返戛纳电影节,他获得了金摄影机奖的处女作《女孩》(2018)在关于跨性别青年的文化讨论中显得既超前又落后。
这部非凡的处女作戏剧化地讲述了一个不耐烦的青少年急于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旅程,选角上则让一个顺性别的男生出演主角,所以,尽管影片在世界各地赢得了导演和表演奖,却遭到了美国跨性别社区的反对。
同性恋反歧视协会和其他影评人提出的反对意见是,高潮场景中,跨性别女孩割伤了下体,伤害了自己(以及影响了她未来的变性手术)——一个戏剧性的老套情节,向那些可能认同主角的敏感观众发出了潜在的危险信息。
《亲密》呈现了同一问题的另一个版本,我们暂时按下不表。首先,值得庆祝的是电影的前45分钟,将与任何人产生深刻的共鸣,无论这些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他们会发现自己是根据别人的同性恋恐惧症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
我们看到了好朋友里奥和雷米在离盛开的大丽花地不远的一个临时堡垒里一起玩耍——对于里奥一家来说,花匠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特殊的、难以形容的可爱职业,这肯定会让泰伦斯·马力克羡慕(他的角色可以在齐肩高的花中旋转几个小时)。
里奥和雷米很少分开,他们似乎形影不离。他们甚至晚上都睡在对方家里,四肢交缠。他们的父母都把对方的孩子视如己出(蕾雅·德吕盖和艾米莉·德奎恩分别扮演里奥和雷米的母亲,两人都很出色)。就像在《女孩》中一样——将观众置于主角的位置——德霍特和联合编剧安吉洛·提森呈现了日常生活的观察场景,通过行为而不是说明性对话来刻画角色。
他们的很多技巧都是潜台词,依赖于我们去扮演侦探。然而,在缺乏某些线索的情况下,观众就会在脑海中对这两个男孩形成观众自己想要的任何想法,用生活经验和个人偏见的某种结合来填补空白。这部电影几乎要求我们这样做,要求我们把自己的假设投射到角色身上。
里奥和雷米是同性恋吗?也许其中一个是,另一个不是?(这些都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过影片固执地拒绝回答这些问题。)在现实世界中,许多男孩在13岁时就已经有了与邻居、兄弟姐妹或同学的第一次性经历,如果不算上受到成年人侵犯的状况的话——这里我说的不只是同性恋男孩,而是所有的年轻男生,不管他们最后喜欢的是谁、是什么。对《亲密》来说,戏剧化两个未成年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不太合适,但这将有助于回答电影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新学期的第一天,两位男主被一群陌生的学生包围着,他俩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彼此紧紧依偎在一起(就像同为比利时导演的劳拉·万德尔同样富有深刻见解的《童一个世界》中兄弟姐妹的样子)。在自助餐厅里,一个非常直率的女孩问他们:「你俩在一起了吗?」里奥紧张起来,解释说他们只是像兄弟一样「亲密」。
对于里奥和雷米来说,这是一个改变一生的时刻,尽管当时他们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就像亚当和夏娃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子,所有的纯真也都消失了。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个人没有做错任何事(即使他们私下里会研究《爱经》[译者注:与性爱有关的指导书],而不是只是对着对方的耳朵吹气,这也不关别人的事,而是他们自己的事)。但他们刚刚经历了异性恋规范社会化的关键震荡。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友谊是不正常的,没有人想在中学有所不同。就这样,他们的友谊就出现了裂痕。
突然间,里奥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当雷米在学校碰到他时,他退缩了,逃开了。以前,他们上课的时候是同桌,但现在他们坐在教室的两边。里奥参加了雷米的一场长笛独奏会,但当他的朋友出现在冰球训练现场,像女朋友一样在看台上等待时,他感到不舒服。里奥正在思考在现代世界中做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而他所期望的生活准则之一就是要注意他与其他男人在情感和身体上的「亲密程度」。
因为这部电影特意将男孩们呈现为性行为前的人,所以这场悲剧似乎更加不公。有些人在13岁时就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清晰的概念,但大多数人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仍未明了。无论里奥在以后的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谁能因为他不想孤立无援就责怪他呢?
而电影就这么做了。中途,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里奥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雷米却不见踪影。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剧透警告),里奥知道雷米已经死了。接下来是将近一个小时的未解之谜,尽管德霍特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巧妙地处理了随之而来的谜团,但想到他让故事发展到这里,还是让人恼火。
因为现在,《亲密》已经变成了一部关于青少年自杀的电影。我们都知道同性恋青年的自杀率更高,但是什么导致雷米自杀的呢?从现在开始里奥在想什么?尽管小演员丹布林有着迷人的蓝眼睛,但他年幼到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表达里奥的思想。(剧透结束。)
尽管影片可能是真诚的,但这个悲剧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叙事手段,旨在证明某种意识形态观点,而《亲密》本可以走一条更艰难的戏剧之路,去表现这两个男孩如何应对新发现的同辈压力。
许多观众对德霍特的选择没有异议,这部电影完全配得上戛纳电影节的大奖——它自有他的强大之处。但在生活中,自杀通常被视为「走捷径」,而在回归这一比喻时,电影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我认为德霍特才华横溢。但他的电影还不成熟,这是他必须首先克服的。而他已经很接近了。
来源: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