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大尺度博眼球 戛纳电影节发布禁裸令违反规定者有权拒绝入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5 18:39 3

摘要:在全球电影艺术的璀璨舞台——戛纳电影节,近期一项新规引发轩然大波。据法国《巴黎竞赛画报》5月12日报道,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更新着装要求,明确“出于体面的原因,禁止在红毯及电影节任何其他区域裸体” ,同时,妨碍嘉宾正常移动、令影厅正常坐席复杂化的服装也被列入禁

在全球电影艺术的璀璨舞台——戛纳电影节,近期一项新规引发轩然大波。据法国《巴黎竞赛画报》5月12日报道,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更新着装要求,明确“出于体面的原因,禁止在红毯及电影节任何其他区域裸体” ,同时,妨碍嘉宾正常移动、令影厅正常坐席复杂化的服装也被列入禁止范围,违反者影展有权阻止其踏上红毯。这一“禁裸令”的发布,剑指近年来红毯上泛滥的“大尺度博眼球”现象,力求让戛纳的聚光灯重新聚焦于电影艺术本身。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历史底蕴的电影节之一,戛纳的红毯向来是明星、艺术家与时尚潮流的汇聚之地。曾经,这里有着严格的着装规范:女性身着华丽晚礼服搭配高跟鞋,男性则以笔挺礼服、精致领结亮相。然而,2015年“《卡罗尔》首映红毯穿平底鞋遭拒”事件成为一个转折点,此后着装传统逐渐松动。如今,黑色小礼服、裤装乃至凉鞋都被允许踏上红毯,规则的放宽在带来着装多元化的同时,也滋生出一些问题。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戛纳红毯似乎渐渐偏离了原本的轨道。一些演员、模特以及网红将其视为一夜成名的捷径,不惜身着暴露、奇异的服装吸引眼球。透视装、深V礼服等大胆着装屡见不鲜,夸张的裙摆和繁复设计的服装也频繁登场,这些行为使得红毯秀愈发像是一场博眼球的闹剧,公众的注意力被从电影本身转移到了这些吸睛的穿着上。商业化红毯邀请函的泛滥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缺乏电影专业背景的人士通过购买邀请函入场,为在短暂的红毯时刻获得关注,他们往往采用极端穿着,进一步破坏了红毯的纯粹性 。

此次戛纳电影节发布“禁裸令”,并非要全面收紧着装规范,正如《好莱坞报道者》从戛纳新闻办公室证实的那样,更新的声明基于电影节章程和法国法律,“并不是要完全规范着装,而是禁止在红毯上出现裸体” ,其核心目的是维护电影节的庄重与体面。这一禁令象征着对电影节本质的回归,它提醒着所有人,戛纳首先是一个庆祝电影艺术的殿堂,而非个人炒作的秀场 。

“禁裸令”一经发布,迅速在电影界和时尚界引发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之举。戛纳红毯本应是电影艺术和电影人的展示舞台,过多低俗、博眼球的着装不仅损害了电影节的专业形象,也让真正有价值的电影和电影人被边缘化。“禁裸令”有助于提升电影节的专业氛围,减少不必要的炒作,引导影展关注度回归电影创作、表演等核心层面 。反对者则提出,禁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表达自由,红毯也是时尚展示的平台,严格的禁令可能会让红毯失去一些大胆创新的时尚元素,变得单调乏味 。

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人对“禁裸令”持支持态度。中国明星在本届戛纳红毯上的着装就相对克制,展现出对新规的尊重。但不可否认,“禁裸令”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严格界定“裸体”与“暴露”的界限?面对大牌明星的违规行为,主办方能否一视同仁地执行禁令,避免出现双重标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禁裸令”是戛纳电影节重塑红毯文化的重要尝试,它的出现反映出在商业化、娱乐化浪潮下,传统电影节对自身艺术价值的坚守与捍卫。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这一禁令无疑为戛纳电影节回归电影艺术本质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戛纳电影节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不仅在着装方面,还包括对红毯参与人员的规范等,以确保电影节能够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的高光舞台,让电影的魅力在这个全球瞩目的平台上尽情绽放 。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