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北京举办,新增短剧板块,与全球交融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00:08 4

摘要: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BJIFF)于2025年4月18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及北影节15周年。本届电影节通过竞赛、展映、论坛、创投等多元活动,展现全球电影文化的交融与产业创新。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BJIFF)于2025年4月18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及北影节15周年。本届电影节通过竞赛、展映、论坛、创投等多元活动,展现全球电影文化的交融与产业创新。

入围影片:全球15部作品入围,包括3部华语片——马丽监制并主演的《好好的》(聚焦农村女性与孤寡老人救赎)、辛柏青主演的犯罪题材《大风杀》以及喜剧《如意饭店》;国际影片涵盖瑞士《弗里达的审判》、日本实验性剧场电影《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等。

评委阵容:姜文任评委会主席,成员包括陈冲、倪妮、英国导演大卫·叶茨(《哈利·波特》系列)、瑞士导演文森特·佩雷斯等。倪妮因奖项积累不足引发争议,但官方强调其国际视野与行业贡献。

短片单元“RF新血计划”:征集1280部作品,入围22部。争议短片《吠城》因揭露青少年心理暗面引发“能否公映”讨论。演员檀健次担任终审评委,其资格因主演电影数量有限遭质疑,但粉丝认为这是其实力进阶的体现。

创投单元:陈思诚任终审主席,张子枫、饶晓志参与评审,孵化《高锰大巴》等短片项目;周冬雨、文牧野担任导师,强调演员与导演的默契建立。

修复影片:4K版《流金岁月》(张曼玉、钟楚红主演)视听升级获赞;林青霞银幕首作《窗外》因画面“过于现代”引发争议;《七宗罪》IMAX修复版广受好评。

国际展映:瑞士作为主宾国策划电影周,展映30部影片;科技单元放映47部特效电影,含《超级月球历险记》等亚洲首映作品。

女性之声单元:巴西影片《我仍在此》(金球奖获奖作品)展现女性力量;挪威导演达格·约翰·豪格鲁德的《梦》探讨家庭关系。

文旅融合:推出10条“影视里的北京”打卡路线,串联《觉醒年代》《玫瑰的故事》取景地(如故宫、天坛),结合票根消费折扣推动“影视+文旅”模式。

“BE SEEN光幕计划”:由文淇、周一围指导青年演员,通过戏剧改编提升实践能力;姜广涛担任台词导师,强调声音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高校动画与漫画单元:首次增设漫画评选,吸引超千部投稿,覆盖奇幻、科幻、传统文化等题材,展现国漫创新活力。

科技单元展映50部特效电影(21部中国首映),覆盖球幕、巨幕、4D影院,每日发放1200张免费观影券。

全国24座科普场馆联动展映,举办科学电影音乐会、球幕天文课等科普活动,首次将资源送至西藏等边远地区。

倪妮因未获重量级奖项被质疑主竞赛单元评委资格;梁静因丈夫管虎担任其他单元评委被调侃“夫妻店”,但其金马奖得主身份仍被认为符合资格。

檀健次担任短片单元评委引发讨论,官方回应称其专业能力及行业影响力是关键考量。

《七宗罪》IMAX修复版视听升级获赞,而《窗外》修复被批评“失去原片质感”,反映观众对修复美学的不同期待。

主题短片与跨界合作

《电影的感谢信》:由张大鹏执导,葛优配音旁白,魏大勋、周雨彤等参演,以“电影的自白”串联130年光影记忆,展现电影与大众的情感联结。

“京剧电影工程”专题:精选《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等10部经典京剧电影,结合3D技术革新传统艺术。

本届电影节通过多元活动与跨界融合,既彰显对经典的致敬,也推动电影产业的未来探索,成为连接全球影人与观众的文化盛事。

来源:戴维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