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战狼〉早40年的热血爽片:造船厂工人如何用榔头敲出票房奇迹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20:25 1

摘要:穿蓝工装的王建国凑近一瞧,海报上杨雅琴攥着图纸的架势,活脱脱车间技术员小张昨儿跟他急眼的模样。他后脖颈子一激灵,拳头砸在冻麻的大腿上:"嘿!这不咱厂攻关'海鹰'那档子事儿嘛!"

一九七五年深秋,北京城刮着带煤渣味儿的西北风。机关大院的灰砖墙上,浆糊还没干透的海报被吹得哗啦响。

四个刚下工的造船厂青工裹着棉猴儿路过,领头的小山东眼尖,拿沾着机油的手套一指:"哥几个快瞅!海军大轮船!"

穿蓝工装的王建国凑近一瞧,海报上杨雅琴攥着图纸的架势,活脱脱车间技术员小张昨儿跟他急眼的模样。他后脖颈子一激灵,拳头砸在冻麻的大腿上:"嘿!这不咱厂攻关'海鹰'那档子事儿嘛!"

这话可捅了马蜂窝——钳工老李抻着海报右下角小字直乐:"建国你眼神够毒啊,编剧栏还真写着'沪东造船厂集体创作'!"

电影开场十分钟,文化宫礼堂就炸了锅。当于洋饰演的冯涛扯开嗓门喊出"五年赶不上就十年,十年赶不上就二十年",后排嗑瓜子的大爷手一抖,半把瓜子天女散花似的落在前座工装裤上。

穿劳动布褂子的纺织女工们可顾不上这些,巴掌拍得震天响——她们车间的劳模刚在船厂相过亲,这会儿正红着眼眶擤鼻涕呢。

最绝的是杨雅琴查图纸那场戏。上海沪东厂的老技术员周师傅猫在影院最后一排,银幕亮起的瞬间差点从长条椅上摔下来:女技术员推眼镜的姿势、拿计算尺的手法,连骂徒弟"小数点要人命"的宁波腔调,都跟他带了五年的徒弟小陈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鲜有人知,这卷拷贝曾在片库里演了出"十年生死两茫茫"。六二年上影厂筹备时,赵丹特意跑到吴淞口晒了俩月,把脸膛熬得跟老水手一般黝黑。

谁料样片还没剪完,风暴来了。道具组长老刘记得清楚,那天他亲手把三十箱胶片码进防空洞,最上面那箱贴着赵丹写的字条:"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等七三年重启项目,桑弧导演望着物是人非的演职员表直嘬牙花子。赵丹在牛棚里得了肺病,谢芳早成了三孩妈,当年搭的军舰模型都被红卫兵拆了当柴烧。

正犯愁时,于洋拎着两瓶二锅头闯进办公室:"桑导,我在首钢炼了三年钢,这拳头里攥着的都是工人阶级的底气!"

电影《第二个春天》有两个版本,1964年版有赵丹,他在其中饰演男主角冯涛。但因当时剧本内容被指没有路线斗争、反帝反修等重大原则问题,影片被迫下马。

后来,1974年影片复拍,主演换成了于洋和杨雅琴,公映的是1975年上映的这一版,该版本中没有赵丹。

《第二个春天》是由桑弧、王秀文联合执导,于洋、杨雅琴、井立民、张宪、高博、康泰、茂路、张瑜等领衔主演的剧情电影,1975年上映。

当年拍摄现场比电影还精彩。于洋在船厂车间拍演讲戏那回,三百多真工人围着龙门吊当群众演员。

当他说到"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造出海鹰",底下哗啦站起一片,有个八级焊工当场扯开棉裤腰说要捐工资。道具组老张后怕道:"幸亏于老师拦得快,要不咱这片得成纪录片!"

更神的是杨雅琴。她在船厂三个月没白蹲,有回真在施工图上发现肋板焊缝少了个坡口符号。总工老吴戴着老花镜核对了半小时,转头就冲厂长拍桌子:"明天就给杨同志办个特别通行证!她比咱质检科那帮小年轻强十倍!"

如今再看胶片上那些泛黄的激情,倒品出几分命运的回甘。

来源:忆时光的天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