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31日,导演乌尔善在社交平台宣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下映,这场承载着“中国神话史诗”野心的电影,最终以12.25亿票房惨淡收场。按分账规则,片方仅回血4.24亿,血亏超5亿。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封神三部曲》总投资一度号称高达30亿(实际或
2025年3月31日,导演乌尔善在社交平台宣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下映,这场承载着“中国神话史诗”野心的电影,最终以12.25亿票房惨淡收场。按分账规则,片方仅回血4.24亿,血亏超5亿。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封神三部曲》总投资一度号称高达30亿(实际或为16.5亿),第二部的失利让第三部前景蒙上阴影。
网友调侃:“这哪是‘封神’,简直是‘封账’!”
《封神 2》从刚开始上映就一直被大家议论纷纷。第一部在豆瓣能有 7.7 的高分,可这第二部的评分却掉到了 5.9,简直就是口碑大翻车。观众的吐槽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4500 元特效”的争议:殷郊那个“蓝精灵法相”被大家嘲笑“塑料感太强”,甚至还有传言说这个特效是外包公司便宜做的(后来被辟谣了)。导演乌尔善解释这是“能量体”的创新设计,可观众根本不接受。
剧情乱改:姬发和邓婵玉的“惺惺相惜”被批评是“恋爱脑”,原著那种史诗的感觉一点都没了。在太原的路演现场,有观众直接就问乌尔善:“为啥口碑有好有坏差别这么大?”
审美疲劳:在春节档,有《哪吒 2》《唐探 1900》这些大片一起竞争,《封神 2》的排片一度降到了 0.8%,一天的票房就只剩下 9.97 万。
面对大家的议论压力,乌尔善好多次发文感谢观众,说“每一条批评和建议自己都会记住”,还透露《封神 3》已经剪完了,喊着“再给我一次机会”。但是评论区却变成了“抵制的地方”:“别再把中国电影搞坏啦!”“封神第一部能成功是有人帮忙指点的吧?”“有多喜欢第一部,就有多讨厌第二部!”导演的真心没有让争议停下来,反而因为影片的质量和花了很多钱的成本差别太大,被大家怀疑“乱花投资的钱”。
《封神 3》虽然已经拍完了,但是面临着三个难题:
资金像个黑洞:第二部亏了钱以后,投资方对于第三部的后期投入拿不定主意。要是想保证特效的水平,成本可能还得往上涨;要是为了省钱做得很粗糙,肯定会被观众骂。
观众不再信任:第二部把这个系列的口碑都用完了,第三部得“创造奇迹”才行。业内估计它的票房得超过 50 亿才能不亏本,可《封神 2》才收了 12 亿,这难度简直比登天还难。
北京文化的“最后拼一把”:作为主要投资方,北京文化已经连续 6 年都在亏钱,因为《封神 2》股价暴跌 30%。要是第三部也不行,这家“能出爆款的公司”恐怕就得彻底完蛋了。
《封神》系列现在的困境,反映出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痛苦:
成本控制不住:30 亿投资是不是真的让人怀疑,就算按照 16.5 亿来算,单部 5.5 亿的成本还是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很多。
观众清醒了:特效不再能当“挡箭牌”,剧情和审美才是真正重要的。网友直接就说:“烂片就该赔钱!”
导演的固执:乌尔善坚持“用电影来沟通三千年的文化”,但是太超前的想法和观众的期待不一样。
虽然前面的路很难走,但还是有一点希望的:
海外版权和流媒体能回血:这个系列的海外版权已经赚了 2 亿,电影下线后在视频平台上线可能还能再赚一些。
“IP 帝国”的想法:乌尔善手里还有《郑和下西洋》《异人之下》这些项目,如果《封神 3》能靠着好口碑翻身,也许能给他后面的计划铺好路。
《封神 2》的失败,不只是资本的教训,也是给中国电影人的提醒:工业化不是乱花钱的借口,观众才是最后的“决定胜负的榜单”。
第三部能不能在绝境中活过来?答案可能就在导演的真心和观众的宽容里面。
来源:逆袭中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