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下映乌尔善发文批评、建议等都会记在心里票房不到前作一半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17:25 2

摘要:他提到当天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院线公映的最后一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作品的珍视与对观众的诚恳。

3月31日凌晨,电影《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向观众表达感谢。

他提到当天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院线公映的最后一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作品的珍视与对观众的诚恳。

这条动态迅速引发关注,评论区既有影迷的暖心鼓励,也不乏对影片质量的尖锐批评。

作为2024年春节档的头部影片,《封神第二部》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始终处于舆论漩涡。

该片首日排片占比达到28.6%,但单日票房仅为2.1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至3月31日下映时,累计票房定格在12.25亿元,较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26.34亿元的成绩缩水过半。

同期竞争对手的表现更令其处境尴尬:《哪吒之魔童降世》以150.77亿元刷新动画电影纪录,《唐探1900》凭借35.64亿元延续系列辉煌,连文艺气息浓厚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收获6.78亿元票房。

随着这三部影片相继宣布密钥延期至4月底,《封神第二部》提前离场的决定显得尤为无奈。

影片口碑的崩塌成为票房失利的关键因素。

豆瓣平台5.9分的评分与首部7.7分形成鲜明对比,超过42%的观众打出三星以下评价。

人物塑造的扁平化引发普遍质疑,多位主要角色的成长弧线被指缺乏说服力。

动作场面调度失当的问题在"西岐保卫战"段落集中爆发,部分战争场景出现逻辑硬伤。

视觉呈现方面,"三头六臂殷郊法相"的CG效果成为争议焦点,有网友贴出特效对比图,质疑制作水准滑坡。

面对"4500元外包特效"的谣言,片方不得不出具Scanline VFX公司的制作证明,显示该镜头实际制作周期超过18个月,单帧渲染耗时达76小时。

导演乌尔善在路演活动中坦言接受批评,承认叙事节奏把控存在失误。

他透露第三部《封神:天命玄鸟》已进入精剪阶段,申公豹召唤陨石、元始天尊布阵等复杂特效镜头的制作难度远超预期。

这位以《画皮2》成名的导演强调,团队正在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后期方案,包括重塑姜子牙的人物动机、增加杨戬的戏份比重。

对于影迷关心的三部曲完整性,他承诺将保留核心故事框架。

影片背后的制作方北京文化正面临多重压力。

这家曾推出《战狼2》《流浪地球》等爆款作品的上市公司,自2018年起连续六年亏损,2023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已达89.37%。

《封神》系列30亿元的总投资近乎押上全部身家,按行业惯例需90亿元票房方能回本。

现实数据却不容乐观:前两部累计38.59亿元的成绩,意味着第三部必须斩获51.41亿元才能达标。

二级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自春节档开画至3月末,北京文化股价累计下跌31.6%,市值蒸发约27亿元。

电影产业分析师张明指出,当前市场环境加剧了票房压力。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票房同比下滑19.3%,观影人次减少4200万。

类型片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下,《封神》系列既要在视效层面抗衡好莱坞大片,又需在叙事深度上应对文艺片的冲击。

北京文化在年报中披露,已着手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未来将重点开发中小成本现实题材作品。

但对于《封神第三部》这个体量高达10亿元的项目,调整空间已然有限。

当影院的灯光次第熄灭,银幕上的神话战争暂时落幕。

乌尔善在长文中写道:"每位观众的凝视都是照向封神世界的镜子。

"这句话或许揭示了电影工业的深层困境——当资本博弈遇上艺术创作,当市场预期碰撞作者表达,如何找到那面能映照出理想与现实的镜子,仍是整个行业待解的命题。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