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感觉就像以前看《骗中骗》和《猎鹿人》一样不疾不徐,有自己的呼吸与节奏,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打打杀杀,是我喜欢的类型,一帮优秀男演员凑在一起两小时看的一气呵成,人物众多,信息量大,不墨迹。这片还有个不错的地方就是纯靠脑子,输了就认,从来不狗急跳墙,有范儿,这种
1.《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这种感觉就像以前看《骗中骗》和《猎鹿人》一样不疾不徐,有自己的呼吸与节奏,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打打杀杀,是我喜欢的类型,一帮优秀男演员凑在一起两小时看的一气呵成,人物众多,信息量大,不墨迹。这片还有个不错的地方就是纯靠脑子,输了就认,从来不狗急跳墙,有范儿,这种严肃的间谍片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费脑子,一不留神就容易睡着。
2.《西北偏北》
遗失身份概念和经典谍战模式,印象深刻之处:男主醉酒驱车逃亡的分镜,从联合国大厦逃出时的大广角构图,玉米地飞机俯冲刺杀经典分镜,拉什莫山总统雕像惊险追逐,悬崖边拉起女主的精妙转场,火车进洞的隐喻。不仅如此,男女主间的情感博弈可以称得上是老司机级别的互撩教程了,台词对白写的那叫一个精妙绝伦,另外结尾被惊艳到了,很标准的八序列剧本,很突出作者风格。
3.《谍影重重3》
三部曲从头到尾,闭环完成,疑团迎来答案,伯恩拾取记忆重回大卫,他与特工杀手间的博弈拼杀也一如既往地精彩。《谍影重重》系列绝对是谍战动作片中的佼佼者,紧凑的节奏全程无尿点,杰森伯恩一路被追杀,在绝境中反杀,手持摄影下的动作戏真实感爆棚,屋顶追逐堪称经典,影片深挖正义、身份等主题,让观众看得紧张刺激,还能陷入思考。
4.《窃听风暴》
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作者的心思细腻,电影会让我在几小时内快速划过某人的半生,随后满脸眼泪。作家在街上看到男主时,我几乎以为他们要见面了,可如果他真的上前打招呼我应该只会感觉俗套,如果没勇气走上前我又感到失望,不得不说导演在这点上处理的很好,在男主身上有《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里的那种深情、隐忍、毫无私心、不抱期盼的爱。
5.《间谍之桥》
又是一部斯导政治大作,阴沉色调和压抑气氛渲染了冷战中没有硝烟的紧张和残酷,主题相当深刻,国家安全和间谍人权的权衡问题。男主没有被愤怒和仇恨控制,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仍然能关爱和善待每个人作为人的权利,其他演员演技都很厉害,汤姆老师稳定发挥(难得被男配比下去了哈哈哈)叙事工整节奏平稳,历史的厚重天然有种吸引人观看的魔力。
6.《极寒之城》
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本身就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架势很到位,这是美术和摄影的功劳。这个间谍反转的故事我倒没有太大兴趣,塞隆女王打戏很尽力,但你们确实需要一个更好的动作指导,看起来太笨重了,一打多指的是一个一个上来其他人在边上傻看着,槽点满满,不过片中女主的服装设计很有巧思,紧致收身的长风衣背后开口,美观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肢体运动空间。
7.《安娜》
《安娜》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悬疑的电影,吕克贝松通过精彩的叙事和出色的视觉效果,展现了一个女特工的传奇故事。影片情节紧凑,动作场面惊险刺激,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手法,通过闪回的方式交代安娜为何能应对刚解决的突发事件,安娜游走在美国中情局和克格勃两大特工机构,还能把亚历克斯和米勒玩弄在股掌之中,最后还能全身而退,真的是一名传奇女特工了。
8.《慕尼黑》
巴勒斯坦的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慕尼黑》像是一部反恐片,又具有深层意义的反战思想,冰冷压抑的故事基调略显拖沓的故事节奏演绎出了这个荒诞的故事,这背后不仅是政客们的厮杀,也是人性的复杂,种族矛盾和地缘冲突时至今日依旧无时不刻在上演,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重复着那些血腥残酷的教训。
9.《特工绍特》
大女主特工片,从小被培养的俄罗斯女间谍因长期生活在美国且有了丈夫,假装听命于组织刺杀俄罗斯总统,最后叛逃并追杀自己组织成员且被男二放了。男主竟然也是俄罗斯间谍,这个反转还行,女主没有真杀俄罗斯总统,这个反转猜到了,总体还不错,就是前面情报局抓住了俄罗斯间谍,竟然不用手铐脚镣,太离谱了,后面女主也太强了,感觉比黑寡妇都猛,离了大谱。
10.《碟中谍5:神秘国度》
不管是在人物的塑造,还是悬疑氛围的渲染或是实景动作场地的拍摄与设计,包括镜头运用的巧妙,都称得上是精彩万分。剧情一环套一环,还有反转,女特务是个不确定因素,信任加背叛,将伊森辛苦拷贝的信息又盗走,但是最后又是伊森帮了她,或者说是伊森联合女特务打败了辛迪加,这部依旧很多高燃场面,阿汤哥攀飞机、水下憋气、摩托生死竞速等等都很好看。
让人血脉紧张的10部欧美谍战片,你觉得哪部是谍战天花板?
来源:波仔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