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黄建新监制,徐展雄执导,王源、张雪迎、梁靖康、李晨、印小天领衔主演的电影《孤星计划》于本月7日上映。这部充满青春特色的“新”谍战片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从影片首映日开始,与之相关的话题便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孤星计划》如何将青春气息与谍战故事相融合?它在
文 | 树桠
由黄建新监制,徐展雄执导,王源、张雪迎、梁靖康、李晨、印小天领衔主演的电影《孤星计划》于本月7日上映。这部充满青春特色的“新”谍战片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从影片首映日开始,与之相关的话题便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孤星计划》如何将青春气息与谍战故事相融合?它在传统题材框架下又做出了哪些新尝试?
塑造青年群像
《孤星计划》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纪20年代的“白色恐怖”时期,讲述修车工人李一民(王源饰)在学生丁梦华(张雪迎饰)和许天平(梁靖康饰)的影响下,加入学校的“孤星社”,但不久他们便随着学校被冲击而走散。
几年后,李一民跟随老师侯少烈(李晨饰)执行护送重要人物撤离的任务,不料侯老师在被追捕时牺牲。李一民临危受命,带着侯老师留下的钢笔寻找组织成员,与同窗丁梦华、许天平、工友章贵生(印小天饰)等旧相识重逢,而此时的众人已踏上不同的道路,撤离计划面临危机。
从角色塑造来看,《孤星计划》没有着墨于“大人物”,而是选择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青年作为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代表。李一民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路成长为组织的主心骨,将散落四处的“孤星”们凝聚在一起;丁梦华象征着觉醒的新时代女性,她对新闻事业有一腔热情,为了真相不惧付出生命;无法选择出身的许天平也暗中为组织贡献力量……
在以这群年轻人为圆心的谍战故事中,影片的气质也呈现出新特点:导演尝试弱化画面的压抑感,用整体偏暖的色调渲染热血氛围,传达青年人的勇敢底色。电影开篇用20分钟的篇幅倒叙主角团的青春校园时光,与随之而来的巨大变动和考验形成对比,由此让观众更能体会到他们在“孤星行动”中背水一战的无畏。
叙事“化繁为简”
除了在人物塑造上做出新尝试,《孤星计划》的叙事视点也与以往的谍战片有所不同。影片前半部分快速交代历史背景,后续便将观众目光锁定在撤离任务上,并跟随任务进度延伸出众人的选择、正反派别的对立博弈及组织内部成员的立场之谜。
用一条博弈线刻画“小战场”上的人物和故事,《孤星计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更专注、更容易与人物共情。当然,片中也保留了利用报纸寻物启事传递信息、解密破译、接头对暗号等谍战片的经典要素,不乏谍战题材爱好者熟悉的紧张氛围。
以丁梦华的牺牲为转折点,影片后半部分凸显悬疑特点,反转一直持续到最后十分钟。片中的台词、道具等还蕴含许多前后呼应的细节,如侯老师牺牲前托付给李一民的钢笔,既是理想信念的象征、是组织的信物,最后也为完成“孤星行动”献出关键一击。
再如从开始便被丁梦华多次提及的沈荩,这个名字不单单象征着榜样的力量——丁梦华牺牲时以沈荩的名字为遗言给同伴传递暗号,帮助组织成员识破叛徒……这些细节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讨论,引申出丰富的个人解读。
焕新谍战故事
国内谍战题材的影视剧由来已久,从早期典型的“反特剧”到逐渐展现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曾诞生不少引发“全民追剧”的优秀作品。观众被紧张刺激的谍战故事吸引的同时,也能直观感受到先辈为家国情怀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相比电视剧,电影受时长和篇幅限制,需要更紧凑和高效地把控节奏,在短时间内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这对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作者还需思考如何为传统题材注入活力,让谍战片能持续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此次,《孤星计划》的创作者做出许多新尝试。在主体选择上,将青春群像和传统谍战题材结合,选用“00后”“90后”担纲主角,同时搭配中生代演员拓展受众年龄层,用热血少年气息包裹先辈理想信仰,让先辈精神更贴近当代青年。
在剧情创作上,《孤星计划》吸收了悬疑片的类型特征,在谍战经典元素的基础上,放大剧情悬念、激发观众情绪。影片的画面也引起讨论,无论是1:1复原大学场景,还是构建出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城市风貌,都体现着创作者的诚意。
创新的道路上充满挑战,一部影片诞生后也需倾听多元化的声音。值得被关注的是,《孤星计划》在传统谍战框架下带来新的观看体验,让观众在这105分钟内被悬念和反转吸引之余,也感受到跨越时代而依然闪耀的理想主义光辉。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