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郊不是蓝精灵,而是哪……哪吒?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13:05 1

摘要:今年春节档贺岁电影,最火热的两大话题,恐怕就是《哪吒2》的王者归来和《封神2》的热梗出圈了。《封神2》的殷郊,那个长着三头六臂的蓝精灵,已经被广大网友玩成梗了。

今年春节档贺岁电影,最火热的两大话题,恐怕就是《哪吒2》的王者归来和《封神2》的热梗出圈了。《封神2》的殷郊,那个长着三头六臂的蓝精灵,已经被广大网友玩成梗了。

不过看到这个三头六臂,你有没有觉得略微奇怪:“殷郊,你怎么抢了哪吒的法术?”

而殷郊没准会用他三个脑袋中,最委屈的那个哭诉:“冤枉啊,我才是哪吒,我的戏份和名字都被抢走了!”

然后再用那个愤怒的脑袋向你质问:“我殷郊是纣王太子,出现在商朝很合理。哪吒一个印度人,李靖一个唐朝人,他们俩出现在这故事里才不对劲吧?!”

仔细一想确实不太对,唐朝的李靖,却在商朝当着明朝的总兵,儿子还有个印度名字,这一家子怎么这么混乱?而且老婆还叫“殷夫人”,整本《封神演义》里只有商王族才姓殷,难不成殷夫人是商朝公主?那殷郊岂不是哪吒的舅舅,难怪都会三头六臂,外甥像舅舅嘛……(注:历史上的商王族不姓殷,这只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的设定)

殷夫人为啥姓殷?

而如果去查《封神演义》以前的文献,你会发现一件更刺激的事:哪吒可能就是殷郊,殷郊可能就是哪吒?!

我知道你肯定不信,别急,现在来听我狡辩思辩:

哪吒到底是谁的儿子?

博物之前科普过哪吒的由来哪吒敖丙锁了?不,他俩关系并不好,这里先简单复习和拓展一下:

哪吒一名出自佛经,最早写作“那吒”,是“那吒俱毗(pí)罗”的简称,音译自古印度巴利语。他本是印度神话中,北方天王毗沙门的三子,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又随着汉传佛教进入日本,广受武士阶层信奉,所以也经常出现在日漫中。

日漫《野良神》里的金发美女毗沙门和李靖是同一人。

而李靖则是唐朝将军,因战功卓著进入武庙。他从唐代开始就逐渐神化,被当作战神和雨神来祭祀。唐代传奇小说中,李靖的妻子是名叫张出尘的女侠,绰号“红拂女”,并不姓殷。

后来到了宋元时期,毗沙门天王和战神李靖逐渐融合。比如《杂剧西游记》中他被称为“毗沙门下李天王”,这里的毗沙门,真的被当成了一座门。

毗沙门天王: 没这么憋屈过

图源: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还有更离谱的:明代有个出版业大佬名叫余象斗,是《南游记》和《北游记》的作者,又请人写了《东游记》,然后把三本书和《西游记》一起捆绑销售,不愧是营销奇才。

而在他写的《南游记》里,赫然出现了“毗沙宫李靖天王”——李靖从守在门下变成了住在宫里,待遇又提升了。只是毗沙门已经被彻底“物化”,竟然成了一座宫殿。而毗沙门的三子哪吒,连同手里的宝塔,也都一起“托塔献子”送给了李靖。

大胡子的托塔天王李靖

视频来源:1986版《西游记》

难怪这俩父子不和,原来是因为一开始压根儿就不是一家人?

哪吒和爹有没有仇?

实际上,宋代的佛教故事里,哪吒析肉剔骨,原本也只是哪吒为了修出本相,展示神通,还没有什么家庭不和。

唐宋时期的佛教文献《古尊宿语录》就记载:“昔日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肉既还母,骨既还父,用什么为身?学道人到这里若见得去,可谓廓清五蕴,吞尽十方。”

而苏轼的弟弟苏辙有一首诗就叫《那吒》:“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这里的哪吒和他爹的关系虽然一般,但也仅仅是不拜父而已,依然没仇。

而同时期的《禅林僧宝传》也提到:“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化生于莲花之上,为父母说法。”可见哪吒析肉剔骨,原本只是佛教的一个典故。禅宗用以说明只有摒弃、超越肉体,才能显现内在精神,廓清五蕴,成就正果。

然而对于听故事的大众来说,什么肉身五蕴,过于深奥无趣。大家只觉得,哪吒连骨肉都要还给父母,那一定是有什么深仇大恨才对。而哪吒的爹又被错当成了李靖,于是大家开始编排二人到底有什么仇恨。

曾有两个哪吒?

元明时期成书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听书名就知道,这是一部神话百科),是第一个完整记述哪吒故事的,而且有两个“哪吒”:

其中一个叫“那吒太子”,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生下来就是一个威猛硬汉:“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

然后哪吒去东海洗澡踩了龙宫,龙族和他打了起来,哪吒一口气杀了九条神龙。老龙去天上哭诉,又被哪吒在南天门下提前拦住杀死。然后哪吒又偷了玉帝的神弓玩,乱放箭射死了妖族统领石矶娘娘的儿子。石矶来报仇,哪吒又偷了李靖的降魔杵将其杀死。李靖很生气,哪吒就割肉还父来到西天灵山。

佛祖见其能降魔,为其重塑莲藕身,哪吒复活后杀尽天下妖族,最后“灵山会上以为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即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帅之领袖,永镇天门也。”

《三教源流》作为较为出色的设定集,影响了之后绝大部分神魔小说,其中也包括《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不过亦有学者认为,《三教源流》是元代成书晚明定本,今本很可能晚于《西游记》)。

哪吒为啥是殷郊?

然而《三教源流》里虽然解释了哪吒为什么与李靖不和,但理由实在牵强,情节非常生硬,整个故事里哪吒就是个纯粹的杀神,下凡来就是要杀妖屠魔的。所以《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不约而同参考了书里另一个“哪吒”:

这个哪吒是纣王的正妻姜王后所生,诞下来就是一个肉球。纣王的宠妃妲己于是趁势吹风,说这是一个妖怪。肉球被扔到郊外,姜王后也被害死。这时候名为“金鼎化身申真人”的神仙经过,知道这是仙胎,于是用剑把肉球劈开,得到一个婴儿,带回水帘洞抚养。

因为这孩子是殷商王族,又是在郊外捡到,申真人给他起了个乳名叫“殷郊”,又起了个法名“唫叮呶(yín dīng náo)”,起了个大名“唫哪吒”。殷郊也就是唫哪吒,长到七岁得知了生世,便要为母报仇,前去助武王伐纣。并降服各路妖魔作为部下,最后亲手斩了妲己,被玉帝封为“至德太岁杀伐威权元帅”,样貌是三头六臂的孩儿像。

看着就不敢惹

这个人物就丰满多了嘛,剧情合理,故事生动,父子矛盾也说清了,为何降妖也说清了。于是《封神演义》大受启发,把哪吒连他“后爹”李靖一起搬到了商朝,然后把殷郊的几乎所有情节都给了哪吒。还把李靖妻子改姓为殷夫人,暗示了故事来源。但作者又舍不得删去殷郊的戏份,于是殷郊变得稍显单薄和纠结。

而《西游记》则把哪吒原本的猛男造型,换成了殷郊的儿童模样。但故事情节上参考殷郊不多,甚至哪吒反而更不讲理了:“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所以,《西游记》中还称哪吒为“三天护教恶哪吒。”

不过《封神演义》虽然把殷郊的故事给了哪吒,形象却没有。《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复活后,是个蓝皮肤红头发的大汉:“一丈六尺,肤如蓝靛,发如朱砂,青面獠牙,甚是凶恶。”

似曾相识?

今天各种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大多是小说封神哪吒的人设+西游哪吒的长相——封神哪吒的人设大概率来自殷郊,西游哪吒的长相也大概率来自殷郊,四舍五入这不就是殷郊吗?

所以网上有人说,哪吒在原著中是个不讲理的官二代熊孩子,这其实没说错。无论他指的原著是《封神演义》、《西游记》还是《三教源流》,里面的“恶哪吒”都挺凶悍不讲理的,毕竟人家本来就是护法神,是来降妖不是来讲理的。而真正勇敢果决,让人心疼的那个少年小哪吒,其实是“殷郊唫哪吒”。

太岁和殷郊有啥关系?

至于殷郊这个神灵,来自古人对太岁的崇拜,是木星的理想模型:古人发现木星每运行一周,约等于12年。所以只要把木星轨道均分为12等分,就可以用来纪年。

然而这里面一样有坑:木星的公转周期,并不等于地球公转周期的12倍,二者相差1.1666667%,所以常年累月下来就会有误差,称之为“岁星超辰”。古人通过天文观测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建立了一个理想岁星模型:这个运行永远不会超辰的岁星模型,就是太岁。

太岁进入历法后,很自然也出现了“犯太岁”、“破太岁”之类的占星学概念。于是太岁逐渐被神格化,在唐代就出现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中,太岁神就是纣王太子;另一个版本中,房子建在犯太岁的位置,就会在相应方位的地下出现肉球,称之为“太岁土”——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殷郊\哪吒出生时的肉球,显然也是源于此。

唐朝《宣室志》中记载,有个兰陵人在盖房子时挖出一块肉团,他知道这是太岁,非常害怕不知怎么办,索性把太岁给吃了。结果不仅“味甚美”,食用后还“耳聪目明,落齿重生,秃发再萌”,连相貌也年轻了许多。从此以后,人们挖到太岁,就从“哇,好可怕”变成了“哇,好好吃”,太岁还多了个“肉灵芝”的叫法。

更神奇的是,前几年博物隔壁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对7个太岁样本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太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这两个都属于常见的人工合成塑料,你是不是要以为太岁纯属现代人造假?

然而微生物所还用加速器质谱(AMS)碳14测年法,测定了这些“太岁”样本的形成年代,结果发现大约都在四万年前。四万年前,那时候现代智人才刚刚抵达东亚,地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合成的这些“塑料肉团”,这至今还是个谜。

哪吒影视如何填坑?

由于《封神演义》和《西游》中的哪吒,其实是“护教恶哪吒”和“殷郊唫哪吒”这俩的“融梗”,融的过程中不免留了一些坑。所以后来的影视作品,也都在努力填坑:

1979年的上美版《哪吒闹海》,给龙王安排了吃人的罪名,又给哪吒注入了反抗封建君权和家长制的寓意,很有时代特色。

上美版《哪吒闹海》

03年的动画剧《哪吒传奇》,则让原本打酱油的石矶担当大反派,讲述少年英雄的成长。

动画剧《哪吒传奇》

如今的魔童版哪吒,又表达了家人、朋友的互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以及打破规则和枷锁的勇气与力量。

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哪吒呢?

来源:博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