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闲暇的午后,我偶然打开电视,屏幕上熟悉的画面瞬间将我拉回过去——那是电影《牧马人》。一种强烈的重温欲望涌上心头,于是,我沉浸其中,再次感受这部经典之作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文\南山天池
在闲暇的午后,我偶然打开电视,屏幕上熟悉的画面瞬间将我拉回过去——那是电影《牧马人》。一种强烈的重温欲望涌上心头,于是,我沉浸其中,再次感受这部经典之作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作为一个出身地主家庭的人,“地主”这个标签曾如枷锁一般,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那些异样的目光,让我在成长过程中深感压抑与自卑。也正因如此,《牧马人》中的故事,更能触动我的内心深处。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并非仅仅依靠绚丽的场景或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多的是那些直抵人心的台词。当主人公说出这些话时,就像一道光照进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影片中,李秀芝说:“钱,只有咱们自己挣来的,花得才有意思,才心里闲适。像我买盐,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换来的呀~对不对?我买辣子,我知道,那是我割稻草赚来的;我给你买小人书,我知道,这是我加班打场得来的钱哪~不是我们自己的钱,一个,都不要。这叫志气。”从这段朴实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最纯粹的价值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生活所需,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汗水与努力,这样的收获让人内心踏实。李秀芝的这份坚守,不仅是对劳动价值的尊重,更是对自我尊严的捍卫。她的志气,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着我们要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价值,不依赖他人,不贪图不义之财。
许灵均则感慨:“父亲和宋小姐能品出咖啡的苦和甜的混合味道,他们哪能体会到人生的苦和甜的混合。这完全是一种奇特的、偶然性的排列组合。” 许灵均的人生经历了从富家子弟到被下放的牧马人,巨大的落差让他对人生的苦甜有了深刻的理解。他的感悟,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喟叹,更是对那个特殊时代下无数人命运的写照。与父亲所处的物质充裕却情感淡薄的世界相比,许灵均在苦难中收获的真挚情感和坚韧精神,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让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并非由物质决定,而是在挫折与磨难中沉淀下来的精神力量。
再看许景由与李秀芝的对话:许景由说,“在财富上,我是个亿万富翁,可在感情上,我却一贫如洗。” 李秀芝回应,“说得准确一些,我是个乞丐。” 随后,李秀芝又说,“我知道你舍不得你的那些小学校里那些孩子们,你舍不得老乡们,舍不得郭子、董大爷,还有你也舍不得它(看着中国地图)……你天天趴在墙上看地图,你可以把它摘下来装在包里带走,可那是空的,祁连山你背不走,大草原你背不走!在我家乡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这段对话深刻地展现了两人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许景由虽坐拥财富,却在情感上无比空虚;而李秀芝虽物质匮乏,却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她对许灵均的理解,以及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质朴而深沉。这种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精神基因,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对祖国不离不弃。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牧马人》中的这些价值观一直影响着我。在面对他人异样眼光时,我从李秀芝的志气中汲取力量,努力通过自身努力去赢得尊重;在遭遇生活挫折时,许灵均对人生的感悟让我明白,苦难是人生的磨砺,只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力量。
如今,疫情阻击战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就像电影中许灵均和乡亲们在艰难岁月里与祖国共患难一样,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爱国爱家。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普通民众积极配合防疫措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牧马人》这部电影,跨越时空,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挚的爱情观和炽热的家国情怀,让我们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它提醒着我们,要坚守劳动的价值,珍视人间真情,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园。愿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启示,在生活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来源:南山天池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