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超50亿!看完这部电影,我对亲子关系有了三点感触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06:20 1

摘要:《哪吒2》票房超50亿!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50亿元,即将追平《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创造的50.35亿元票房。

《哪吒2》票房超50亿!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50亿元,即将追平《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创造的50.35亿元票房。

爱,是亲子之间永恒的主题。

看了《哪吒2魔童闹海》,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中从头到尾,都在诉说着一个主题——爱。

01 没有完美的父母

有的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不论是哪吒的爹娘,还是龙王敖光,还是申公豹的父亲,他们都真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

在哪吒出远门的时候,殷夫人一边跑一边叮咛:“你脾气大,遇事要冷静。爹娘不在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儿行千里母担忧,说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可是哪吒却飞身而去,头也不回,嫌弃母亲啰嗦:“知道了!”

在炼丹炉里,殷夫人哪怕会被孩子扎得遍体鳞伤,也要给孩子一个拥抱:“最后了,娘只想再抱抱你,娘不能陪伴你长大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这就是父母,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为了孩子也义无反顾。

“我不在乎你是魔是仙,我只知道你是我儿,你什么样子我都爱。”父母就是如此,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爱你,你若成仙,我为你鼓掌;你若是魔,我陪你变好。

当敖丙心怀愧疚地说:“对不起,父亲,我没有完成龙族的使命。”敖光沉稳、厚重地接住儿子,说:“我只要你好好活着。”作为父亲,他期待孩子子承父业,光宗耀祖,有出息,这是任何一个父母心底深处的渴望,可是孩子“好好活着”是第一位,他爱的是儿子,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带任何附加值,活着是第一位,哪怕自己身死族灭都在所不惜。

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一直培养孩子出人头地,一心渴望成仙摆脱妖族低人一等的身份,作为父亲,他用自己最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他期待孩子功成名就,但更希望孩子能成为好人,他知道出身无法决定命运,内心的善良和努力却是打开成功的钥匙,他的教育多么有正能量!并且他不仅这样想,还亲自做好示范,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修炼了一身好功夫,带着一众小妖,以自己儿子为榜样,百尺竿头,勤学苦练。小豹也教育得很好,善良而正直,道貌岸然的神仙要赶尽杀绝,他用身体护住自己孩子,重伤的申正道倒在地上,叫孩子快跑,作为父亲拼尽自己全力也想护孩子周全,这就是父母的爱。

父母各自角色不同,用不同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爱,哪吒的父母代表人类,始终站在哪吒的角度,理解他,接受他,引导他,成为哪吒坚实的后盾;敖丙的父亲是龙族,敖光是龙王,所以父亲对他期望极高,期待他改变龙族的命运。他用精英教育的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申公豹的父亲是妖,但是他教孩子自律向善,自己也上进勤奋,哪怕自断手臂也恪守着“家里绝不会成为你的累赘”“努力能打破偏见”的信仰。

也许这样的爱,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孩子谋个幸福而已,或许并不完美,好在哪吒在陪伴中学会了责任,敖丙仍然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申公豹哪怕遭遇不公仍然记住了“行心中大义”。这就是父母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任何一种教育都没有完美,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同理,从来没有完美的父母,有的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爱。毋庸置疑,这份爱是真挚的。正因为不完美才有日趋完善的可能,我们做父母的,要做的只是不断反思,不断学会改变!

02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爱父母

看了这部电影,我认为,孩子是父母的软肋,其实,父母也是孩子心灵深处的软肋,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更爱父母。

在电影故事里,哪吒、敖丙对父母的爱令人动容,回到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同样深沉而炽热。

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压力和期望时,往往会选择默默承受,而不是反抗?

他们不想让父母失望,不想让父母担心,所以选择默默承受。

孩子在面对父母的错误时,往往会选择原谅,而不是指责?

他们不想让父母感到内疚,不想让父母感到痛苦,所以选择原谅。

孩子在父母劳累或生病时,总是比往常更懂事,变成疼人的小大人。

帮忙做家务、给父母按摩、端水拿药、盖被子、贴心的话语......

这些生活中的点滴,无不体现着孩子对父母的爱。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孩子对父母的这种爱,其实就是一种“反向守护”。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应是被父母呵护的一方,但他们却早早地学会了关心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父母的幸福。

他们守护着父母的情绪,在父母疲惫时送上安慰;他们守护着家庭的温馨,用纯真的爱驱散生活的阴霾。

孩子对父母的“反向守护”,是那么纯粹,不掺杂一丝杂质。

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而减少对父母的爱,相反,他们总是竭尽全力,给父母带来温暖和力量。

03 养育孩子的过程

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漫漫人生成长路上,亲子之间没有最好,只有彼此成长得更好。

哪吒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给了孩子温暖,给了孩子力量,他们的爱为孩子铸就了抵御困难的港湾,让哪吒保持了勇敢自信、正直担当,才有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勇气和力量。

东海龙王敖光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大战后,也如梦初醒,敢于改变:“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作家冯尘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我们常常误把孩子当作教育对象,而事实是: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让我们重新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是很多父母很可能会被自己的思维困住而不知。

朋友小米的女儿妮妮从小非常聪明可爱。

但上小学后,她突然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成绩也逐渐下滑。

小米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严厉的管教和物质奖励,都没什么效果。

她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还是不听话。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建议她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多沟通。

她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意识到自己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后来,她开始主动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孩子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聊在学校的遭遇和感受,学会倾听和理解他的想法。

孩子的成绩逐渐上去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发现,自己不仅在帮助孩子成长,也在重新审视和成长自己。

她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调整、学习和完善自身的过程。

ta让我们重新理解了成功:成功不止一种定义;

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人生:不是父母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反而要像孩子一样看待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成长为更加成熟、有智慧的父母。

不再固执自己的想法,不再否定孩子的建议,重新梳理自己的观念,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

珍惜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参考孩子的节奏,找回自己的初心,重新将自己养育一遍。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孩子则是父母生命中的贵人,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父母。

这场修行无声无息,却力量磅礴,它让父母学会了无私付出,懂得了包容接纳,更体验到生命传承的伟大与庄重。

育儿,不只是陪伴孩子的岁月静好,更是父母的一场心灵涅槃。

我们养育孩子,孩子也陪伴了我们,如此轮回,相互汲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母爱好时光》热线:0451-82898800

编 辑:琬璘

审 核:崔英

终 审:凯淇

来源:淇言奇语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