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射雕》到《哪吒》:电影市场不相信“情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05:59 1

摘要:《射雕英雄传:大侠之大者》的票房高开低走,从预售第一到正式上映后垫底,看似意外,实则必然。这部电影的失利,再次印证了电影市场的一条铁律:再强大的IP,也敌不过平庸的内容。

《射雕英雄传:大侠之大者》的票房高开低走,从预售第一到正式上映后垫底,看似意外,实则必然。这部电影的失利,再次印证了电影市场的一条铁律:再强大的IP,也敌不过平庸的内容。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影响了几代人,其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也屡创收视奇迹。然而,《射雕英雄传:大侠之大者》却未能延续这一辉煌。影片在武打设计、主题表达上都显得乏善可陈,男女主演的表现也难以让人眼前一亮。即便有强大的IP加持,即便预售阶段营销攻势凶猛,也难掩影片内容的苍白。金庸先生生前就曾反对徐克拍摄他的小说,或许正是出于对作品改编质量的担忧。

反观动画电影《哪吒》,没有超级IP加持,却凭借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情感共鸣,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导演在动画领域多年的深耕细作,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再次证明,电影市场最终认可的是用心打磨的作品,而不是靠营销堆砌的“情怀”。

《射雕英雄传:大侠之大者》的票房失利,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IP不是万能的,营销也无法拯救平庸的内容。只有尊重观众,用心创作,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电影市场,最终只相信实力,不相信“情怀”。

来源:夜航船上的老家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