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始的时候,有顶流肖战做主角的《射雕》,光是预售票房,就遥遥领先了其他一众春节档电影。去除粉丝效应的影响,最起码也可以证明《射雕》在春节档的票房不会扑街。但结果却是始终与《熊出没》争抢日冠第三、第四名徘徊;上线第十天,最后连《封神2》也比不过了,甚至排在《蛟
谁也没想到,这次春节档的电影排位,会有这么戏剧性的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有顶流肖战做主角的《射雕》,光是预售票房,就遥遥领先了其他一众春节档电影。去除粉丝效应的影响,最起码也可以证明《射雕》在春节档的票房不会扑街。但结果却是始终与《熊出没》争抢日冠第三、第四名徘徊;上线第十天,最后连《封神2》也比不过了,甚至排在《蛟龙行动》后面。
然后就是《封神2》,春节档之前,众多影迷基于《封神1》的“好感”,怀着期盼的心情去观看。电影剧情“言情化”刻意迎合某些女性观众搞得不伦不类不说,就连玄幻片最重要的特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五毛。
从此,《封神2》的口碑开始逐渐下滑,电影票房也是从前三一路下滑至《熊出没》之后,连小孩动画片也比不过了。
这两部电影,《射雕》和《封神2》,之前是整个春节档除了《哪吒》之外最被看好的唯二电影。上映前预期有多高,放映之后口碑跌得就有多快。
《射雕》本来是武侠片,硬要过多的特效呈现,将男演员不擅长武打戏通过特效来弥补,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再加上剧情上也是有些逻辑硬伤,自然是被武侠迷抛弃的。
而《封神2》本来在剧情上、特效上有很多BUG,让人看了觉得崩溃了。比如蓝精灵的五毛特效,任谁看了一眼不都要来一句“WC”来表达内心受到冲击的震撼之情?
但没想到最让人崩溃的是,彩蛋中将“封神”之中圣人“通天教主”的形象,改得面目全非,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西方神系价值观下的“伏地魔”、“黑化父神”的形象,这让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如何能接受?说是被喂了一口热乎的X也不过份。
不管怎么看,都是西方神系下的形象。
还有,“通天教主”是圣人之境界,或者说是道果,法力无边的圣人,在电影中居然被一个“蝼蚁”般的小人物“吸干”了法力。
这脑洞大开的程度,不得不说乌尔善导演或其编剧团队,真乃神人也,不去做精神病院辅导一些同样脑洞大开的精神病人真的是屈才了。
乌尔善的导演水平天马行空,这就导致了《封神1》和《封神2》割裂感如此之强。第一部封神勉强能看,第二部封神就直接领先观众的观影意识几个维度了,导出来的剧情和特效设计,就像清华美院那样眯眯眼美术,太高级了让人看不懂。
或许乌尔善这一次导演水平之高,让观众看不明白,也让部分院线老板看不透,只好给他最后一击,宣布将《封神2》从大影厅改到小影厅了。大影厅就留给能看得懂的电影们,比如《哪吒》。
这一下子给乌尔善的最后一击,“封神2”被赶到小影厅,不尊重观众,输麻了。
来源:Tech分析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