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克改编自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肖战、庄达菲、梁家辉、张文昕等主演的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春节前预售阶段曾以票房断层式第一引发多方关注。
徐克改编自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肖战、庄达菲、梁家辉、张文昕等主演的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春节前预售阶段曾以票房断层式第一引发多方关注。
客观评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主题立意,正片与花絮中关于战争、布阵、武林高手对决场面的设计处理,对女性角色与情谊的着墨等,都能看出徐克以往作品的影子。
江湖与家国
徐克作为华语影坛的“鬼才”,导演、监制、编剧的电影,不仅数量众多,题材更是涵括武侠、动作、奇幻、悬疑、谍战、喜剧、戏曲、爱情等多种类型。他热衷从经典的电影、文学、民间传说等中汲取创作灵感,但经常会“魔改”原作,使之面目全非。不过这在他的影迷眼中并非坏事,因为他的改编作品,总会因熨帖观众的审美,让观众品鉴出原作没有的时代新意。
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梁祝》、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青蛇》、胡金铨的《龙门客栈》改编的《新龙门客栈》、张彻的《独臂刀》改编的《刀》等,都是如此。
以他对于张彻的改编为例说明。《独臂刀》中的复仇故事,属于局域环境里的私人恩怨,以男主角报仇成功,并与救助他的女主角过上男耕女织的归隐生活收场,关照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民间意识。《刀》中的男主角以牙还牙的进程中,关涉的不仅是个体尊严的受损与维护,还有江湖、社会秩序的破坏与重建,而救助他的女性,缺乏鲜明的女性特征,两人在尘埃落定之后,下落不明。
纵观徐克电影中的故事,时间虽有古代、近代、现代的区分,地点虽有都市、乡野、宫廷、民间、荒漠、雪原的差异,“江湖”的身影始终存在。
什么是“江湖”?徐克虽说在《刀》中,借助见证男主角复仇过程的师妹之口,告诉观众他并没有答案,但他也用其他作品让观众意识到,他建构的“江湖”里,不仅有帮派恩怨、儿女情长,更有秩序理念、家国情怀。
以唐朝为背景的《狄仁杰》系列,以明朝为背景的《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以清末民初为背景的《黄飞鸿》系列,以民国、抗战、剿匪等为背景的《刀马旦》《上海之夜》《智取威虎山》等,概莫能外。以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为背景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亦是这样。
英雄与大侠
据闻,金庸生前曾因徐克监制、编剧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对原著尤其东方不败这一人物的改动较大,对这部电影相当不满,放话不会再将作品的改编权授予徐克。如果金庸泉下有知,看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许会哭笑不得,因为徐克此次的改编,既有忠实,又有颠覆。
本片故事取材自原著中后七回的内容,以郭靖认为东邪在桃花岛杀了他的五位师父与黄蓉分手展开叙事,误会消除后,两人开始互相寻找,过程中确认对彼此的爱意,也见证以西毒为代表的武林反派高手贪婪追求《九阴真经》时的凶残,以及大汗痴迷领土面积扩张时的伪善。
仅看外在,本片似乎是部用武侠与战争元素装点情感的爱情片。不过徐克也通过揭示江湖与战争的残酷程度不可相提并论,试图让观众明白,他关注的不是江湖中的儿女私情,而是战争中的家国命运、黎民苍生。
郭靖与黄蓉之所以并肩加入战争,为的是阻止蒙军借道襄阳伐金实想侵宋的计谋得逞,以避免更为惨烈的战争发生。因为两人确认对彼此的情意的过程中,也见到战争导致的尸横遍野、孤儿寡母泪流不止,他们从自身的宋人身份出发,明晰了责任与担当,想像抗金名将岳飞一样守家护国。
徐克重笔描绘两人恩爱的目的,是想引出有关“英雄”与“大侠”不同内涵的探讨,最终为“和平”的主旨服务。他将金庸在《射雕英雄传》终章及《神雕侠侣》第二十回中,论述“英雄”与“大侠”的内容综合,让郭靖对野心勃勃的大汗欲率军进攻襄阳时,说出“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忧国忧民,永怀怜悯之心,那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阻止了一座城池遭受劫难。其后,画外音交代,郭靖和黄蓉携手守护襄阳多年,共同成为“侠之大者”。
治小家方能安天下。徐克眼中,郭靖与黄蓉爱情的坚固,是两人坚定守护家园安宁的根基。正因如此,他让郭靖背着生命危在旦夕的黄蓉攀爬悬崖峭壁以便让南帝为其疗伤,让黄蓉用美食“贿赂”北丐以便让其教郭靖“降龙十八掌”、在蒙古军营暗中帮助郭靖参透岳飞《武穆遗书》的阵法奥妙,让两人在山顶冒雨策马奔向对方、轻而易举站上襄阳城头、手牵手冷静面对蒙军的千万铁骑……为的都是强调这份情感坚不可摧。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处理就像徐克让郭靖在蒙古军营通过展示武功而不是谋略征服大汗与蒙军、让西毒凭借一己之力差点将蒙军团灭等一样,有些想当然,属于强行向主题靠拢。徐克意在追求战争中的“大浪漫”,但他的频繁操作,让这种浪漫呈现有刻意堆砌之嫌,令其想要向观众真正传递的信息打了折扣。
出彩的华筝
从徐克的构思角度而言,郭靖与黄蓉引发一定争议的形象,其实有据可依。大宋命运危在旦夕,保家护国的使命在身,郭靖的眉头紧锁与黄蓉的稳重成熟,都是内心凝重的外化,而他们坚毅的眼神和无畏的表情,反映的也是内在的坚定。两人身上,有徐克以前的电影中常有的义士与侠女的品质。但观众是否接受则另当别论。
徐克塑造的华筝,倒是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观众的固有印象里,华筝作为蒙古公主,与郭靖等人在草原生活时刁蛮任性,与郭靖在中原重逢得知他身边有了黄蓉之后变得无比脆弱,经常为可能无法与他结为夫妻而哭哭啼啼。
片中的华筝,不仅能对郭靖说出不是非他不嫁的话,也能对黄蓉心悦诚服,与《上海之夜》中的邓仔、《青蛇》中的小青、《新龙门客栈》中的金镶玉等徐克以往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一样,像现代女性般独立果断、潇洒昂扬。她与黄蓉的惺惺相惜,将原本对立的情敌关系彻底打破,让熟悉徐克电影的观众,想起《刀马旦》《上海之夜》《青蛇》等中那些优秀女性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成全的动人篇章。
来源:正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