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哪吒》电影破120亿,封神背后的认知觉醒普通人的逆天改命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05:56 2

摘要:在原著《封神演义》里面的,哪吒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年龄却只有7岁,剥龙皮抽龙筋,与石矶娘娘斗法,算是一个少年英雄。

到今天《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50亿,观影人数已经过1亿。

预测票房竟然高达87.38亿元,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指日可待!

一、为啥,电影哪吒这么有魅力?

在原著《封神演义》里面的,哪吒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年龄却只有7岁,剥龙皮抽龙筋,与石矶娘娘斗法,算是一个少年英雄。

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股不屈的精神,一人做事一人当,事情自己解决不了,不去连累父母,敢做敢当,自由叛逆,嫉恶如仇。

7岁的哪吒剔骨还父,虽然行为比较极端,但是在明朝那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程朱理学的伦理框架之下。这种用暴力的方式,自我肢解的举动完成了双重的弑杀:先是斩断了肉身血液对灵魂的束缚,更是直接干碎了当时的那个环境之中“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禁锢。

中国的古人相信人的灵魂不灭,超脱涅槃,不为尘世的肉身所累。

所以作者用莲花荷叶给哪吒重塑身体,这个想法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想象不到。莲花自古以来人们对他都有极美好的想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说白了,莲花,干净。

这种纯真的肉身,如此的诗意,也只有具备想象力的民族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而这种干净的身体给了哪吒。

哪吒身上那种纯粹的,反抗精神才是值得铭记的。

当然有人说长大以后的哪吒变成了天庭礼教的“正统”维护者,这已经算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一码归一码。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类似于开源的代码,每一代人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塑造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群人或者是一代人的信仰。

比如闽台地区的“太子爷”信仰就将他塑造成为了一个镇海安民的守护神形象,毕竟那个地方渔民居多,也只有哪吒能镇得住不可捉摸的大海。

电影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导演饺子重新演绎得好。

不管是李靖和哪吒的父子情,还是申正道,申小豹,申公豹之间的父子情,敖广敖丙的父子情,殷夫人哪吒的母子情,申公豹申小豹的兄弟情,哪吒和敖丙的朋友情。

在过年合家欢的时刻,让人看到了满满的人情味,所以很舒服。

影片最后殷夫人忍着刺痛怀抱哪吒的时候,我后面的一个小女孩感动的大哭,但那个时候却没人去笑话他。

这种纯粹的感情,才是人们挤爆电影院的根本原因。

二、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在原著《封神演义》里面还是电影《哪吒2》里面,人和妖是不平等的。

阐教和截教虽然同出一门,两个派系的老大都是鸿钧老祖的弟子,但是两教在理念和行事风格上差异很大。

阐教,主张顺应天道,精英主义,注重门下弟子的出身和资质,宁缺毋滥,强调上下的尊卑,弟子大多都是人类。

截教,主张有教无类,对门下的弟子不要求出身,管你是人妖精怪,只要有能力都能成为神仙。

但是最后却是阐教获得胜利,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当时的社会对于:正统和秩序的追求。

能得到所谓的正统和秩序也就掌握了话语权,明朝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之争,闹了那么多年外表看来争的是正统和秩序,内在争的是权力和利益。

所以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之下,阐教必须胜利。

但是这一次的《哪吒2》格局更大了,封神背后隐藏着年轻人的认知觉醒。

正常的故事逻辑和设定,玉虚宫这种浑身,金色白色的一般象征正义,但是这个情节被导演解构了,故事里面黑色被赋予了正义和抗争。

玉虚宫手里掌握着“正统,正义”,住在缥缈庄严的天宫里,打着“降妖除魔”的旗号到处捉拿妖怪。

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尤其是“捕妖队”执行任务的时候,那些有着清澈眼神和坚定信念的妖并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到后来豁然开朗,那些妖只是被掌握“正统解释权”的人判定是妖的,至于你到底是不是妖怪不重要。

只看当权者需不需要,需要你就是残害百姓的坏妖。

当然如果像申公豹这样有能力的大妖就不杀了,一般会被收买比如鹿童和鹤女,而一些有反叛心的妖,就只能种下咒语。

以前看西游记不是很明白,九头狮子精,犀牛精,青牛精的能力都那么强,却是心甘情愿的当一个坐骑呢,根子在着呢。

强如猴哥为了保证他听话都要安排一个紧箍咒!

但是在当下这个觉醒的年代,人们追求公平,往前的三十年,无数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原有出身的限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或者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但是哪吒的那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就是一种自我的觉醒。

是人是魔,不用别人去定义,除了自己能定义自己之外,其他人说的话都是个屁。

这种叙事的方式是给当下的人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自己。

当下的社会好像有一套一套别人制定的评价体系。一个人长大了成熟了,就必须要把自己装进去,从来都不问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做是对是错,也从来没有想过“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们为了让自己符合那一套评价体系,努力的把自己往里面挤,挤进去就成功了,但凡有一点其他的想法,就是失败。

但是这真的对吗?

哪吒自出生以来就代表着反抗,反抗暴虐的君,反抗虚伪的主!反抗昏聩的父,反抗荒谬的法!反抗纲常的礼,反抗摧残的理反抗贪婪的制,反抗不平的公!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人感觉阶层固化了,人生的机会少了,这电影带给人们的就是要反抗,不能被限制。

三、道貌岸然的神仙并不一定是好人

封神宇宙当中,对神的定义是:天地生万物,物有主之者曰神。换句话说,凡是对万物享有管辖权的,称之为神。

对仙也有一个定义,叫作“老而不死曰仙”。也就是说,仙所指的是长生不老的修道之士。

大概的意思:神是打工仔需要处理很多事情,维护天庭秩序的,但是仙就超脱于天地之外,不被俗世约束。

刚开始神和魔和仙的界限并不是壁垒分明,有时候是非常模糊的。

但是仙数量多了以后,有一些仙人就开始不守规矩,犯了戒律,杀罚临身。

阐教,截教,人道三教的话事人共通拟定一个封神榜,要选出365位成为神。

这时候参与这个活动的都是仙。

最后大家抽签分别支持纣王和周武王,不分神仙魔,大家只不过是参加一个权力分配的活动。

但是最后支持商纣王的截教损失惨重,通天教主被师傅叫回去好好修炼了,手底下的徒子徒孙们只是被封为神。

说白了,截教,阐教根本也是权力的竞争,只不过后来阐教胜利了,截教失败了。

最后再回到《哪吒2》本身这一集就是一个特别完整的故事,台词剧情都很饱满,三观也很正,创作的班子也是真的下功夫,没有其他的想法,有没有一些电影人受到外国理念的影响,就是纯粹的想讲好中国故事,然后就得到了巨大的认可和成功。

在回到现实生活中,哪吒做的事情我们都做不到,我们也遇不见那种极端的事例。

就像有网友说的,五年前看哪吒,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

五年后的今天看,感觉自己就是申公豹,是哪一个小镇长大,以后工作并不如意的小镇青年。

但是看到土拨鼠,发现自己仅仅是无数个土拨鼠里的一个,用破烂的碗吃饭,穿破烂的衣服。

但是人终归是要长大的,从接受父母的平凡,到接受自己的平凡,最后接受孩子的平凡,这才是正常的人生。

普通人的逆天改命很难,但为啥看哪吒还是很激动呢!

因为,认命并不是躺平,该干活干活,该认输认输,该认怂认怂,但是该努力还是努力。

我是爱讲真话的通同学,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点赞,分享,关注。谢谢!

截止到发文,《哪吒》两部电影已经破一百亿!饺子最穷导演的40岁逆天改命。

福利!福利!福利!

最后说句题外话,这大半年做自媒体,写了很多也出过不少十万+的爆款。

特别是现在人工智能出来之后,发现写文章挺好用的,基础的一些资料收集,错别字识别都是最基础的功能。

经过这几个月的使用整理了一个KIM AI的一本通指南,也算是给小伙伴们福利,关注通同学的帐号,免费领取。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