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电影《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 成都“魔童”走向世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09:03 2

摘要:2025年的春节档,“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又名《哪吒2》)席卷中国影市。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7日零时,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62亿,已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2025年的春节档,“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又名《哪吒2》)席卷中国影市。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7日零时,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62亿,已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据悉,《哪吒2》近期将在海外陆续上映。2月13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正式上映,于2月14日在美国、加拿大正式上映,此外还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南非、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目前海外观众提供的售票情况显示,《哪吒2》场场爆满,纽约一家电影院已将该电影每天排片由大约4场增加到10场。

据悉,2月4日,《哪吒2》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在美国还未上映,美国专业电影评分网站IMDB就已经给出了8.1分。这部续作以极致的情感共鸣、颠覆性的叙事重构与工业级制作水准,将国产动画推向了新的高度,让世界看到“成都造”的高光。它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准捕捉时代脉搏、以细节与灵魂共振的“神话再造”。

口碑爆棚

故事和人物都引发观众共鸣

就在5年前,《哪吒1》里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如今,“成长”起来的哪吒再次震撼人心——“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优秀的传统文化IP作品,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哪吒形象源远流长,被赋予了一种斗争精神。《哪吒2》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在哪吒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

一路走来,哪吒每一次“重生”,都是在时代变迁中讲述“中国故事”。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超高票房成绩,主要是因为口碑爆棚。不论故事人物、特效场面,还是主题立意和戏剧元素,都达到乃至超过观众预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

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范敏看来,《哪吒2》在延续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内核的同时,又有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多元化的主题表达。“不论是大主题还是小主题的探讨,都紧扣当下社会热点。”

片中角色塑造同样丰富立体。例如,申公豹因亲人申小豹到访,内心温情的一面被唤醒;误以为龙族屠杀陈塘关的哪吒虽然满腔愤怒,也要先拯救旧友敖丙;各类小妖的形象也都生动鲜活。这使得片中人物故事得以与观众形成情感共振。

精心打磨的视觉特效,则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据悉,《哪吒2》中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且新老角色均进行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此外,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片中有一场陈塘关大战的打戏,时长约1分钟,分镜画了半年之久。

在导演饺子看来,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内容才有价值。“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所以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完不成’‘够不到’的目标,然后拼命去‘跳’、去‘够’、去‘顶’。”

影旅融合

爆款给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当《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冠,开始进入全球视野,“魔童”的故乡成都,也成为中国动画新神话的诞生地。

随着哪吒的人气而来的,还有相继来到哪吒“出生地”——成都高新区特色园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打卡的影迷。

除了“哪吒”引发的打卡热,成都文旅集团策划出品的电视剧《白色橄榄树》,也凭借精良的制作和四川独特的人文风景,2月1日开播即创下爱奇艺近一年来播出剧集热度亚军的好收视,主要取景地乐山沙湾红房子影视基地也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游客量持续攀升。

“影旅融合”促消费迎来“开门红”,爆款电影、电视剧也给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据了解,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中对精品影视作品的扶持,四川省将从文旅出发,突出影旅融合,今年积极在全川推出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文旅影视城,今后观众不仅在线上能看到好的作品,线下也能打卡剧中同款风景,推动影视“流量”转化为城市旅游的“增量”。

来源:爱看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