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封神第 二部:战火西岐》的成绩就显得有些逊色,仅收获 9.98 亿元票房,虽说票房破了 10 亿,但和《哪吒 2》相比,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2025 年春节档的电影大战已然落下帷幕,可它带来的震撼与热议仍在持续。
这次春节档,堪称 “史上最 强”,6 部新片各具看点,其中 5 部更是热门影片的续作 ,让人满怀期待。
然而,最终的票房成绩却出人意料,呈现出 “一超多强” 的局面。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 48.39 亿元的超 高票房,毫无悬念地成为春节档票房冠 军。
它不仅轻松超越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还向着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 首 发起冲击。
而《封神第 二部:战火西岐》的成绩就显得有些逊色,仅收获 9.98 亿元票房,虽说票房破了 10 亿,但和《哪吒 2》相比,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同样作为备受瞩目的第 二部作品,为何《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封神第 二部》的票房与口碑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哪吒之魔童闹海》堪称是国产动画电影制作的标杆之作,它耗时整整 5 年精心打磨,这 5 年里,制作团队对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力求做到极 致。
影片中,特 效镜头多达 1900 多个,特 效元素更是超过 1 万个,这个数量简直令人惊叹。
开场的陈塘关大战,那场面,简直绝了!
炽热的岩浆从天空中疯狂倾泻而下,数不清的海妖族从撕裂的空间里汹涌而出,瞬间突破了水底的防护闸。
虾兵蟹将、章鱼巨龟等各种奇异的生物蜂拥而至,三大龙王威风凛凛地凌空降临,强大的压 迫感扑面而来,直接把观众拉进了那个紧张刺 激、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世界。
为了呈现出这震撼的一幕,制作团队在特 效制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改进,就为了给观众带来前 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反观《封神第 二部》,特 效方面却遭到了观众的诸多诟病。
电影中的战争场面,本应是气势恢宏、热血沸腾的,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十分潦草。
战场上的士兵们就像是一群没有灵魂的木偶,动作僵硬,毫无真实感可言。
打斗场景的特 效也十分虚假,法术的光芒看起来十分廉价,完全没有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
其中,殷郊的 “三头六臂” 法相造型更是槽点满满。
蓝色的身体,红色的头发,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别扭,甚至有观众吐槽说像 “阿凡达” 或者 “蓝精 灵”,一看到这个造型就忍不住出戏。
据了解,为了设计殷郊的法相,制作团队从 2016 年就开始着手,光雕塑小稿就做了不下 10 版,还借鉴了永乐宫壁画中天猷元帅的形象以及青龙寺壁画三头六臂明王法相图,在颜色和质感设计上,参考了蓝色琉璃药师佛的形象,想要打造出一个极 具辨识度的外表。
然而,从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个造型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威严和霸气,反而成为了大家调侃的对象。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角色塑造上可谓是相当成功,每一个角色都个性鲜明,让人过目难忘。
主角哪吒,延续了前作中那个叛逆又热血的形象,但在这部续集中,他的性格更加丰 满,内心世界也更加复杂。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喊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莽撞少年,而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后,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英雄。
当他得知自己的命运与陈塘关的安危紧密相连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挺身而出,哪怕前方是重重困难和危险,他也毫不退缩。
他的那句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不仅喊出了他内心的坚定信念,也喊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让大家感受到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相比之下,《封神第 二部》在角色塑造上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主角姬发的人设,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严重的崩塌。
在第 一部中,姬发还是一个勇敢、坚定,有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人,但到了第 二部,他却变得优柔寡断,甚至有些 “恋爱脑”。
在面对一些关键的抉择时,他总是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勇气。
比如在与邓婵玉的感情线上,他的表现就让人十分失望。
他在感情和责任之间摇摆不定,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也影响了整个剧情的发展。
这种人设的崩塌,让观众们对他的好感度直线下降,很难再对他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哪吒之魔童闹海》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但这种改编并非毫无根据的瞎改,而是在尊重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诠释与拓展。
在角色设定上,电影将哪吒设定为魔丸转世,这一设定赋予了哪吒更复杂的性格和成长轨迹。
他从一个被陈塘关百姓歧视、排斥的 “魔童”,逐渐成长为勇敢与命运斗争的英雄,这一过程充满了励志与共鸣。
同时,电影还对其他角色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比如敖丙,他不再是单纯的反派,而是与哪吒有着深厚友情的伙伴,两人的命运相互交织,共同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剧情方面,电影虽然对传统的哪吒闹海故事进行了重新演绎,但依然保留了故事的核心情节和主要人物关系。
哪吒闹海、自刎还父、重 生复仇等经典情节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呈现,同时,电影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哪吒与敖丙的友情、龙族的阴谋等,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精彩。
这种改编方式,既让观众感受到了熟悉的神话故事的魅力,又给人带来了新鲜感和惊喜,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封神第 二部》的改编却引发了观众的诸多不满。电影在剧情和人物设定上,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有些改动甚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比如,在原著中,阐教和截教虽然理念不同,但并无绝 对的正邪之分。
然而在电影中,截教教众出场时却总是鬼气森森,通天教主更是被塑造成了一个类似 “伏地魔” 的形象,这种改编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
还有申公豹,在电影中他的形象不是骷髅就是蛊虫,完全失去了原著中的仙风道骨。
通天教主给申公豹的法宝,竟然是非常歹毒的五毒葫芦,用来把活人炼成蛊兵,场面十分惊悚,这与原著中通天教主的形象和设定相差甚远。
除了角色形象,电影的剧情逻辑也存在不少漏洞。
比如,西岐造桥的场景,为了增加戏剧性,导演将其处理得如同抗 日神剧般夸张,敌军让当地百姓负责造桥,主帅还不检查就匆忙通过,这样的情节设定不仅不符合常理,还让观众对角色的智商产生了怀疑。
这些魔改的情节,不仅破坏了原著的韵味和精髓,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到困惑和不适,严重影响了电影的口碑。
四、结 语一部电影的成功绝非偶然,它需要在各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用心的制作、鲜明的角色、以及合理的改编,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而《封神第 二部》则在这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其票房和口碑不尽如人意。
这两部电影的巨大差异,也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国产电影要想取得成功,就必 须注重品质,用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尊重观众的感受和需求。
同时,在改编经典作品时,要把握好尊重原著与创新的平衡,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叙事吸引观众。
只有这样,国产电影才能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国产电影的未来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艾叔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