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 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春节档交了不同答卷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19:52 2

摘要:蛇年春节档以超95亿的票房收官,频频刷新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仍在极速狂飙迈向中国影史总榜第一,这些现象级成绩折射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活力,但诸多深层次问题也不容回避。

蛇年春节档以超95亿的票房收官,频频刷新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仍在极速狂飙迈向中国影史总榜第一,这些现象级成绩折射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活力,但诸多深层次问题也不容回避。

春节档被誉为“国产影片爆款制造机”,单片票房都以亿为单位。自2013年以来,春节档总票房从7亿到80亿,乃至今年的95亿,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第一大档期,影史22部票房30亿以上的影片,春节档贡献一半。

富得流油的春节档也收获超高关注,观众都拿着放大镜逐帧分析入局影片。2025年春节档强片如云,集结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大片,大家都积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国故事,参与阅卷的全国观众已经打出了不同的分数。

《封神第二部》没能继续“封神”。第二部主题为“守护家园”,作为西伯侯之子,姬发带头叛变纣王,引来大商军队全面压境,姬发和西岐人民不得不殊死反抗。然而,对比第一部紧凑叙事、人物丰满等特点,第二部从故事、特效、节奏等全线崩塌,将前作积累的优势消耗殆尽,甚至引发影迷在路演现场情绪失控而质问导演。

以大胆创新著称的“徐老怪”,此番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改编上则偏“保守”。影片在预售阶段破3亿元断层领跑,上映后高开低走,票房与口碑都颇为尴尬,最终在档期内收获5.92亿票房。徐克新武侠电影以不走寻常路而征服了一拨影迷,被称为“徐老怪”,然而此次改编,他放弃了过往成功经验——“从原著中抽取人物精髓进行创新重构”,而是试图去忠于原著,但是“射雕”故事背景庞杂,人物众多,通过旁白匆匆介绍,叙事结构和节奏均受影响。并且,当武功对决变成魔法般场面特效,武侠片特有的招式美学也就消失了。

答卷成功者也有,在同场竞技的都是特效大制作的背景下,《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第一部内核的同时,人物塑造也相当出彩,丰富了申公豹、龙族等人物特质。世界观上,第一部“我命由我不由天”强调的是对自我命运的主宰,到了第二部则更多地打破世界不公框架,玉虚宫仙人道貌岸然的“阴谋论”,仙人与妖魔的身份对立,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哪吒”从内到外,完成了一次新抗争。

再看票房第二名《唐探1900》,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这一特殊的时空背景为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提供了丰沃土壤。影片中,中医秦福这一角色堪称中医文化的鲜活载体,他运用中医理论,尤其是五行理论协助探案,使得古老的中医智慧与现代悬疑推理巧妙交织,向观众展示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拥有《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的2024年春节档,给大家的启发是目光向下,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那么,2025年春节档又将带来什么启示呢?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徐克不无深意地假借守城将领之口说出了他的心声:“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想些什么!”从春节档影片的得分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电影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何做出年轻化表达,仍是电影人需要不断思考的话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