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涨停不一定延续,但哪吒给资本和电影市场都上了一课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19:46 1

摘要:2月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开盘后迅速涨停,而其他几部春节档大片的主要出品方——北京文化、博纳影业、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全部跌停。这是光线传媒近年来第二次涨停,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23年4月12日。

2月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开盘后迅速涨停,而其他几部春节档大片的主要出品方——北京文化、博纳影业、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全部跌停。这是光线传媒近年来第二次涨停,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23年4月12日。

市场情绪说明了电影质量的重要性。猫眼、灯塔专业版等平台统计显示,哪吒2的观影总人次已经正式破亿,票房也超过了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预测内地总票房也早已突破80亿,持续冲击影史第一。哪吒系列两部电影已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系列动画电影。

作为年后首个工作日,哪吒2票房在2月5日午后依旧实现突破3亿元。有观众感叹:原来真正的好电影,根本不存在工作日。日常在微博晒个人书法的佛系光线总裁王长田曾经表示,希望哪吒2能达到70亿票房。目前看来,超额完成目标已经是板上钉钉。

不过,从历史来看,影视股涨停属于情绪的集中释放,股价随影片表现震荡才是常规情况。例如哪吒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给光线传媒塑造了一个明显的震荡上行周期:5月31日官宣定档后一周股价有涨有跌,7月2日官宣提档后总体小幅上涨,首批点映一周后累计上涨约7%,最后一批点映带来连续上涨,使得上映前约三周的股价涨幅达到26%。而上映之后,其股价经市场数据发酵和口碑提升总体一路连涨到2020年初。

所以,影视行业最重要的就是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但纵观市场,对主要出品公司来说,电影带来的大多是快进快出的一次性收益,即便是同一IP的续作和周边开发,也缺乏躺赢的可能性。内容驱动的优势是短时间爆发容易,缺陷则是很难形成长尾效益。

在规律的作用下,影视行业走入死磕黄金档期、但业务难有长进的怪圈。而哪吒2的诞生,则继续教育着电影市场,纵使有千难万难的外部因素影响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影视公司首先要做的是扪心自问:自己的内容是否真的尊重了观众和市场。

“搏命”时刻

灯塔专业版的统计显示,2016年到2024年,中国电影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兴趣持续下滑,一年“只去一次”电影院的观众比例从48%上升到了57%,一年去6次及以上的核心观众比例,从一开始的14%下降到8%,近乎腰斩。

所以,春节档、国庆档这种内容集中爆发的档期,其实体现了电影行业的保守性——在一个关键时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保守又来自内容的钳制作用,对整个电影行业及相关企业来说,头部内容好不好,质量够不够硬,已经是电影市场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一旦电影口碑确定,头部影片将加速获得大部分票房。出品发行方们选择在黄金时间集中资源捧红头部影片,将拿走大部分观众稀缺的注意力。

2024年,春节档票房占全年电影市场票房比例已达到18.8%,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三部来自春节档。目前来看,2025年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提升。

大片占比和观众年度观影频次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关于“哪吒2对春节档造成虹吸效应”等看法,有观众表态:“不是因为想看电影才看的哪吒,是因为想看哪吒才去看的电影。”哪吒并未虹吸大盘其他影片的票房,反而托举了春节档。

在这种走势背后,电影市场的景气度在持续走低。灯塔专业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电影剧本备案立项总数从2019年开始持续下降,2024年实现回升,从2023年的1877部回升到2985部。双重因素叠加,不少影片已经成为资本“搏一搏”的集中体现。

微博博主@做电影连城易跪统计了春节档电影背后的资本阵容,其中哪吒2的综合控制权高度集中在光线手中,其他影片则较为分散。本次光线世界上相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降低了投资占比,向导演放权,助力其创作。而哪吒2这样一部准备了接近五年的续集,虽然对出品方而言一次性投资回报率不低,但要复制这种成功的难度同样不低。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朋友圈发文时,点名表扬哪吒2品质出色,但他也从业内角度分享道,哪吒2的制作周期较长,而影院是需要持续性优质内容供给的。2024年4月,于冬在北京电影节相关论坛表示:“因为周期过长,拍摄周期、制作周期、需要准备的周期过长,就把一个公司的现金流焊在这了。中小影片可能要停下来,要等这个片子上完。所以这两年博纳影业的片少就是这个原因。”这是大片的枷锁。

《唐探》系列导演,同时也被视为中国最好的商业片导演之一的陈思诚则说过:“中国电影有一条票房红线,如果年产票房达不到480亿,70%的影院就有可能要倒闭。”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以425亿元总票房收官,低于2015年,观影人次大降3亿。由此出发,今年春节档出现的影城排片十分钟一场哪吒、2000人大会堂放映哪吒等新闻,折射出电影质量不振导致的院线生存困境。春节档的收益,将成为不少影城接下来几个月的生存食粮。

哪吒之道

哪吒2的成功无异于给影视行业上了一课,但后者能学进去多少还是未知数,其中也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

首先,在大片集中期对拼,意味着大制作会成为保底的及格线。某种意义上,电影作为没有“实用价值”的精神消费品,哪吒2以神话题材动漫刷新票房纪录,精良的制作是第一道门槛。互联网上关于其讨论,也集中在剧情方面,制作几乎无差评。相反,同期其他影片则有不少争议是关于场景、服化道、特效等方面。

其次,目前全球影视行业的焦点都是动画电影。去年,皮克斯《头脑特工队》以16.26亿美元的票房拿下全球票房冠军。仅针对制作方来说,动画电影可以规避许多影视行业的常见争议点,比如流量明星、团队八卦等。而且,由于动画电影角色固定性高可塑性强,它的IP开发价值超过真人电影。

如果要摆脱电影行业常见的快进快出的商业模式限制,打破只能围绕票房做文章的想象力困境,动画IP的潜力更加值得关注。长期来看,就是摆脱影视公司的刻板印象,转为IP运营商,这会极大拓展光线传媒等企业的投资价值空间。

招商证券在去年一篇研报中,就将光线传媒定义为国内头部IP公司,旗下动画厂牌“彩条屋”与“光线动画”双线推进,支撑着“中国神话宇宙”等独有IP创造价值。再加上对猫眼娱乐的战投合作,未来最值得关注的除了制作能力,还有运营能力。港股最受关注的IP企业泡泡玛特,当前市值超过1300亿港元,远超各大影视及其他内容企业。假以时日,影视赛道也应该出现专业的IP运营公司。

不过,目前的光线传媒和其他公司还远未成功走上这条路。仅仅是IP的积累,就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最后,回归电影层面,哪吒2最大的意义是让“短视频剥夺观众耐心”“短剧破坏电影市场”这些说法不攻自破。就票房来看,在一个强有力的巨作面前,短视频、小红书、微博等通通都是帮助其票房再上一层楼的阶梯。另一个点则是时长,2025年春节档6部电影的平均时长137分钟,刷新了档期电影的时长纪录。其中哪吒2的时长是144分钟,另一部票房不错的《唐探1900》时长是136分钟,只有主打儿童观影的《熊出没·重启未来》时长较短,贴近传统电影时长,为108分钟。

同时,面对很多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的观众,这种内容上的吸引力也是帮助盘活影院、培养观影习惯的关键力量。甚至在哪吒疯狂冲击影史第一的同时,依然还有《唐探1900》这样的影片拿到很好的市场表现,说明电影市场的容量是远超常规评估的。

因此,电影行业最需要明确的,就是该怎么说服观众走进影院。在源头砸资源,并不能真正让观众认可这是一部用心的电影。理性时代,观众不会对任何人、任何名头摆出将就的姿态。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