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堆砌下的孤独灵魂——《狗阵》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19:56 1

摘要:故事围绕前罪犯二郎和一只流浪狗黑狗之间的情感联系展开。两个孤独的灵魂,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意外相遇。

象征堆砌下的孤独灵魂——《狗阵》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狗阵》。

片名Black Dog (2024),别名狗镇 / 斗狗。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的中国西北戈壁沙漠边缘小镇。

这个小镇正经历着拆迁与重建,恰似中国社会在快速变迁中的缩影。

故事围绕前罪犯二郎和一只流浪狗黑狗之间的情感联系展开。两个孤独的灵魂,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意外相遇。

影片以长镜头和辽阔的沙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荒凉又孤独的氛围。

这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感。

这种视觉冲击力增强了电影的整体氛围,也为角色的内心挣扎提供了舞台。

色调上,暗棕色、黑色和灰色交织,给人一种压抑而深沉的感觉。

电影在这种阴郁中加入了一些温暖感人的瞬间,让人在沉重之中捕捉到一丝希望的光芒。

彭于晏出演二郎,他沉默寡言,眼神中闪烁着对过往的悔恨和对未来的迷茫。他背负着深刻过去,他的沉默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与流浪狗黑狗相遇,仿佛命运的一次偶然,却为他的生活添上了一抹亮色。

黑狗的设定非常有趣。这只混血狗高大、性格凶猛,却对二郎展现出特殊的亲近。这种反差让黑狗更加立体,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它不仅是二郎的救赎,更是他与世界连接的桥梁。

起初,二郎和黑狗的关系并不融洽。他们之间有冲突,有误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搭档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黑狗让二郎感受到了温暖和陪伴,也让他的内心变得柔软。

我们知道导演管虎想要表达什么,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无病呻吟。他的电影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没啥问题,但暗戳戳地却说的是另一种意思。

比如这部影片,无论是二郎的回归,流浪狗的遭遇,还是小镇的衰败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当这些象征被不断堆叠时,原本清晰的主题变得模糊不清。表面上这是借着人与狗的故事,探讨救赎、归属感和社会边缘人等议题,还想要反映中国在快速变迁中所面临的挑战。但这些立意在影片中的呈现却显得有些模糊和矛盾。

影片通过二郎与黑狗的关系,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复杂情感。二郎和流浪狗都是社会边缘的代表,流浪狗被捕捉和遗弃,恰恰映射了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与排斥。而二郎因杀人入狱,也成了社会的弃儿。然而,电影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些隐喻的内涵,缺乏对社会问题根源的剖析与解决方案的探讨。

这部影片的构思有些紧绷,似乎总是绕着那些老套路转圈。

它在讲边缘人的救赎和归属感时,缺乏新鲜的视角。结果呢?就是陷入了对熟悉主题的重复和模仿,像是在为一篇旧文增添注脚,却没有带来什么新意。

影片的第三幕发展缓慢,缺乏戏剧冲突。二郎和黑狗之间的关系本该升温,却变得有些重复乏味。喂狗、遛狗、玩耍,一遍又一遍,这些场景虽暖心,却让人犯困。

这个阶段原本应该是高潮,却顶不上去。镜头中的长时间静止,让观众感到时间拖沓。二郎和黑狗之间的互动缺少挑战,结果是结局平淡无奇。

再说那些工具人角色,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马戏团女孩的出现显得格外突兀,她与影片主题的联系微乎其微。而贾樟柯的角色虽有趣,却在故事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影片中的小镇拆迁,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社会对过去的遗忘和对未来的渴望。

那些倒塌的建筑和被遗弃的动物,像是被时代抛弃的孤儿,令人心疼。不过,拆迁场景只是背景,未能真正推动故事的发展。

而二郎和黑狗,正是这些孤儿中的一员。他们在荒凉的世界里,寻找彼此,也在寻找自己的归属。

影片最后,二郎牵着黑狗的小狗离开小镇,走向未知的未来。这一幕满含希望,也充满不确定性。

荒漠边缘的救赎与迷茫,

象征堆砌下的主题模糊。

来源:妙看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