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影评 | 《小小的我》:苔花立志如牡丹,我把生命活成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1-06 17:14 3

摘要:年末之际,导演杨荔钠携几位优秀演员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温馨感人的电影作品。该作品通过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身患脑瘫的少年刘春和勇敢地挣脱身心的束缚,踏上寻觅真我的心灵之旅。影片不仅展现了刘春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还以其质朴无华的表现手法,触动了观众对于人性、

潮新闻客户端 刘楚璇

年末之际,导演杨荔钠携几位优秀演员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温馨感人的电影作品。该作品通过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身患脑瘫的少年刘春和勇敢地挣脱身心的束缚,踏上寻觅真我的心灵之旅。影片不仅展现了刘春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还以其质朴无华的表现手法,触动了观众对于人性、勇气与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

自我和解:残缺铸就灵魂

本片以脑瘫少年刘春和奋力冲破身心束缚的励志旅程为主线,深刻展现了其从成长到蜕变的艰难历程。春和的身体虽饱受残缺之苦,但其灵魂却犹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无论是他笔下流淌的文字,还是口中吟诵的诗歌,无不显露出其非凡的才华与深厚的情感。然而,在真正实现自我和解前,春和仿佛被囚禁于这副残缺身躯之中,心灵备受煎熬。

影片开篇,导演便运用一段镜头,描绘了春和偷偷走上天台、艰难书写遗嘱的场景。这一举动深刻反映了春和内心的痛苦与迷茫,他的灵魂正遭受着比肉体更为沉重的折磨。此刻的他,犹如一只迷失方向的困兽,眼神中闪烁着对光明的渴望,却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直至合唱团面临鼓手空缺的契机,以及雅雅的适时出现,才为春和的生活带来了一抹光明。尽管部分观众对雅雅角色的必要性及其与春和之间略显暧昧的对手戏持保留态度,但我认为,雅雅的出现对于春和的心理转变至关重要。

在雅雅走进春和的世界之前,他几乎默认了自己作为被母亲严密管控的“残疾人”的身份,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穿着打扮等日常琐事均表现出接受态度。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过度的保护,使得春和几乎丧失了生存的热情。这并非源于母爱的缺失,而是春和无法接受以这样一种状态去接受这样一种母爱。他内心深处渴望的,并非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监督,而是能够真正被尊重、被理解的生活状态。

雅雅的出现,犹如一块石子投入长久沉寂的池塘,激起了层层波澜。关于她背后隐藏的故事,她对春和所持的态度,以及在避开春和的牵手时内心的思绪,这些细节虽引人遐想,却并非关键所在。真正重要的是,雅雅成为了春和心中那股渴望转变的催化剂。因她,春和萌生了成为一个“正常人”的强烈愿望。

他梦想着能在无垠的草地上,与心仪的女孩无忧无虑地嬉戏,尽情享受那份纯粹的快乐与自由。这份向往,标志着春和在自我认知与情感成长上的重要跨越。雅雅的存在,无疑为春和的生活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让光照进了他曾经幽暗的世界。

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雅雅的形象愈发呈现出意识流的特质,她的到来既神秘又突兀,离去亦是匆匆。她宛若一阵清风,悄然掠过春和的生活,为他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特别是雅雅成为了那个助力春和撕去束缚于身的隐形薄膜之人,让他得以挣脱心灵的枷锁。

影片通过这段意识流般的镜头语言,再次清晰而深刻地展现了春和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与雅雅之间的肢体接触,超越了欲望的范畴,更多地是对美好生命与自由的深切向往。这些温柔的触碰,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春和干涸的心田,激发了他对生命无限可能的探索与追求。但春和的这些探索与追求,在一开始并没有被所有家人接受。

代际矛盾:东亚家庭困境

《小小的我》深层次地延续了杨荔钠导演在其众多作品中一贯关注的核心主题——亲情,尤其是母女关系的细腻描绘。导演通过其作品,不遗余力地探索并表达了她个人视角下独特的母女情感纽带。

“原生家庭”这一议题,对于众多亚洲人而言,构成了贯穿一生的核心探索与挑战。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雅克·拉康指出,6至18岁孩子的自我是基于外界他者形成的。他者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主体意识与行为。主体会依据他者的反馈,来审视并调整自我言行,进而构建自我身份。然而,一旦个体的真实自我与“他者”的期望发生碰撞,就有可能触发深刻的自我认同困境。

春和在遇到雅雅后渴望蜕变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个体,而非仅仅是母亲视为珍宝的依赖对象。他期望去离家远的师范大学读书,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渴望获得外界真正的尊重与认可。相比之下,母亲陈露则更倾向于他能够平安稳定地留在身边,以便能更全面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期望——春和追求成为独立男性的自我实现,与陈露期望他保持孩童状态以确保安全与稳定,构成了深刻的理念冲突。这一冲突在电影的中后期逐渐累积,最终以一种激烈的争吵形式爆发出来。

陈露对春和的保护态度,其根源可追溯至与母亲陈素群的复杂关系。影片中频繁出现陈露与陈素群的互动场景,多数聚焦于陈露对过往的不满情绪的表达。在陈露亟需母爱与陪伴的童年阶段,陈素群因丈夫的背叛而面临生计挑战,为抚养女儿,她毅然决定远赴西藏务工。这段长期的分离经历,在陈露心中留下了缺乏关爱的深刻印象,进而促使她毫无保留地呵护儿子春和,试图以此弥补自己童年时期情感的缺失。

陈露未曾知晓的是,在陈素群独自奋斗的岁月里,她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女儿。颈部的伤痕,正是这段鲜为人知的母爱历程的无声见证。

对于春和而言,外婆与母亲之间似乎仍存在着未愈合的亲情裂痕。这一现象实则反映了东亚家庭亲情表达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其中不乏充满矛盾而又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尽管母亲与外婆可能已错失了相互理解的时机,但她们之间的爱意仍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持续而深沉。而春和也将开启自己崭新的独立人生。

生活气息:纪录片式表达

该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其质朴无华、贴近生活的视听表现手法。外婆与孙子、女儿之间的对话,宛如日常生活中餐桌旁的闲聊,自然而真切,仿佛直接取材于我们每日的生活场景。与其将其定义为一部聚焦于脑瘫少年追寻生命意义的剧情片,不如视为杨荔钠导演所执导的一部纪录片。影片中的角色,包括刘春和、其母亲、外婆以及合唱团的爷爷奶奶,均呈现出高度的真实感,他们好似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导演置身镜头之外,以一种冷静而克制的态度,记录了一个包含脑瘫患者的家庭的生活片段。

因此,该电影的多数镜头并非旨在炫技,而是采用了平静、客观的记录式手法。其中,不少片段的镜头呈现出轻微的抖动,仿佛导演与摄影师为了即时捕捉关键瞬间而迅速举起摄影机所拍摄,进一步强化了其纪录片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既微妙又复杂的情感纽带。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影片的生活化质感,创作团队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在影片中,刘春和的日常生活被细腻入微地呈现出来,包括他艰难攀登楼梯的身影、进食时易于噎到的困境,以及晨起时的重重挑战,这些场景深刻描绘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使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其生活的艰难。

与此同时,影片中亦不乏展现家人对刘春和深切关爱与细致照顾的场景,如外婆使用吸舌器帮助他训练舌头的灵活性等细节,这些生活片段不仅彰显了家庭成员之间无私的爱与支持,也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与生活气息,使得整个故事更加饱满且富有感染力。

影片中公园排练的多场戏份,不仅为整体叙事增添了斑斓的色彩,更是对生活气息的有力展现。画面中,几位爷爷奶奶置身于绿树葱茏的公园之中,彼此间的相处与互动流露出一种极其自然的默契,仿佛他们真的是相伴多年的挚友。各式各样的乐器共同编织出一曲曲生活的悠扬旋律,这不仅是对公园日常场景的真实再现,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温情与和谐关系的深刻诠释。通过这些细腻的场景描绘,影片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生活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那份平凡而又珍贵的日常美好。

刘春和不是苔花,也不是牡丹,他是对世界报之以歌的诗人。当他独自在博物馆念出那首未作完的诗歌时,他的孤独、痛苦和才华在一瞬间迸发,他浸泡在苦难中的生命也在那一刻熠熠生辉。

他的才华与坚韧,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黑暗,激励着每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灵魂,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光明与希望。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