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们”不会信,这才是女权电影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8 08:02 1

摘要:“好东西们”不会信,这才是女权电影

如果你有机会去问革命先烈一个问题,那就是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回答你,革命是为了推翻一个旧中国,然后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中国。这是革命的意义,但如果有人告诉你,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一个旧的秩序,完了自己变成旧的秩序,那么它所说的就必定不是革命。同样的,我们今天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到很多观点,甄别这些观点的核心在于他们想要反对的是什么,而反对之后,想要建立的又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上含糊了,那么我们在听闻那些头部用户之前,一定要自己思考下。

今天推荐老电影《妇女代表》,本片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同时也是一部大主题影片。《妇女代表》讲述的是新中国的新女性张桂容被村里的女性们选举成为了妇女代表,此后,她积极投身工作,带领着村里的女性成功参与到社会劳动当中,并且挽救了很多人。张桂容的丈夫王江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回家后与张桂容发生了争吵,争吵过后,王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两个人和解,影片也以大团圆为结局。

作为一部1953年的电影,当下看来依旧是有着不褪色的意义。对比当下的女性电影,本片所展现出来的并不是在主题上的碾压,而是全方位的碾压。这种碾压之下,观众们从中既可以看到新社会的女性的成长,又能看到在新的只需体系之下,所有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意识。

为什么说本片对于当代的女性电影是一种碾压,这还要看看本片的主题。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设定,本片在前半部分缓慢叙事之后,后半部分便开始与当下的女性电影渐行渐远了。影片的最大的冲突来源于张桂容与王江的离婚矛盾,当两个人吵架谁也不服谁的时候,离婚就成了释放矛盾的核心工具,然而离婚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是代表张桂容和王江决裂,更是代表了一种文化氛围,那就是分。

分在新中国的文化理念中并不是主流,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依旧不是主流,我们崇尚的是和,崇尚的是统一,而分更多的是一种敌我矛盾的阐述,至于说家庭中的分,夫妻双方真的需要尊崇一种敌我矛盾的逻辑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而当下的很多电影总是喜欢用离婚分手作为一种冲突爆发最后的解决方式,而本片在这一点上已经看出来了一种水平,那就是劝和促谈。因为分并不能解决矛盾,或者只是解决了眼前的矛盾,如果张桂容和王江在这个时候分手离婚,那么张桂容确实摆脱了自己婚姻的桎梏,但是王江却永远不会意识到张桂容所说的男女平等。

而新中国在对待所有的犯了错误的人的时候最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个时候,本片的最后部分,张桂容以及前来的翠兰,牛大婶等人,对王江进行了说服教育,而王江和王老太太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影片最终在合家欢的氛围中结束,这就比当前的所谓的女性电影高明。

而在人物的确立上,所有的角色都不是扁平化的,包括王老太太这个角色,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很讨厌这个老太太,总觉得她在自己的儿子面前说媳妇的坏话,但是当小两口发生矛盾的时候,她却是第一个站出来阻止的,虽然老太太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提高,但是她却并不是一个坏心肠的人,对比当下的女性电影对于婆婆这个角色的各种刻板偏见式设定,高下立判。

王江同样如此,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之下,再加上冲动的脾气,自然是会做出来冲动的决定,但是他却是最不愿意离婚的那一个,最后经过牛大婶和翠兰的说服教育,最终跟自己的老婆达成和解,且充分理解了老婆所做工作的意义,这无疑也是一种思想上彻底的转变。

这部电影在当时的意义在于让所有的普通人能从根本上意识到男女平等并不是喊喊口号而已,也不是当下的所谓的女性电影突出来的主题,女性要站起来,一定要将男性踩在脚底,这不叫男女平等,这也违背了前文说到了革命的意义。革命是为了扳倒大山,不是为了扳倒大山自己去做大山。如果谁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了,那么只能说明他所说的革命并不是革命,而是一种为自己牟利的工具。

女性电影如何发展,本片已经给出来了范本,我们需要做的是合作共赢,是男女团结来共同对抗那些真正压迫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现代资本主义衍生出来的深层矛盾,而不是仅仅将目光聚集在男女冲突之上,通过促分来为自己牟利,如果真正做到了男女精诚团结,自然就能找准矛盾,根除顽疾。任何时候,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精诚合作,而不是分化,分化的最终结果只能让那些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买单,相信,这不是每一个真正想要男女平等的人愿意的看见。

……

你好,再见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