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想了想,作为一名普通家长,这些年最让我后悔的决定,竟然就是没有早点主动给孩子零花钱。
前两年看到一句话:“别等错过了,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想了想,作为一名普通家长,这些年最让我后悔的决定,竟然就是没有早点主动给孩子零花钱。
很多中年父母在面对“零花钱”这事时,总有各种顾虑。
有人担心孩子乱花,有人怕孩子变得攀比,还有人直接断定“钱多手脚不干净”,于是家里控制得死死的。
但你有没有过疑问:我们省了一颗心,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其实,时代不同了。如果过去的我们,是拿着父母遗留的存折去邮局排队,如今的孩子,已经会用手机点外卖、团购电影票了。
“给不给零花钱”似乎已变成一道父母代际观念的分水岭。
小时候也觉得,孩子嘛,衣食无忧就够了,还要什么零花钱?
直到去年家里出现一次小插曲,我才有了新的认知。
那天,我偶然发现儿子一些“小秘密”:
他会和同学一起凑钱买生日礼物,还懂得替老师买打印纸,甚至在班级捐款时拿出自己的“私房钱”。
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记账仔细、该花则花,从没乱用一分钱。
于是我主动跟孩子谈起来零花钱的事情。
我告诉他,每个月会固定给他一笔小钱,一来是信任,二来希望他自由支配,但必须学会管理账目。
起初,还担心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大手大脚?
没想到,反而看到了他令人欣慰的成长。
有次班里组织秋游,他没有开口找我要钱,而是计算自己的预算——少买饮料,多买纪念品。
回家后,还炫耀:“妈,看我多会理财!”那自信的小模样,别提多骄傲了。
其次,懂得感恩不是一句空话。在有了自己的经济权利后,孩子开始体谅家长赚钱的不易。
花自己的钱买文具、请同学吃冰淇淋时,他会精打细算,也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挣些“分外之财”。
慢慢的,孩子学会了知足、分享,比起单纯的索取,他更愿意付出。
还有一点,亲子关系也更加亲近。过去总觉得主题公园票贵,不重要;
现在,他用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门票,却主动邀请我一起去。
他说: “有了属于自己的小金库,才知道妈妈以前为我花钱有多舍不得。”一句话,戳中了内心。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零花钱,就是一份小责任。
不是溺爱、不是害怕,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放下一些控制,让孩子在支配金钱中认识世界,懂得规则,明白生活的成本和意义。
也许很多父母,还有点犹豫。其实,孩子从不会因为金钱毁掉本性,反倒可能通过这笔“启动资金”,学会了自律与规范。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相似的体会。有同事说,自从提前谈好了零花钱使用范围,家里的矛盾少了,孩子学会了为兴趣攒钱。
邻居家的女儿还靠自己的小积蓄买书买材料,一个假期下来,比暑期辅导班收获得多。
成长就是这样,有时候家长只需要轻轻推一把,孩子自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其实,父母对孩子释放一点信任和空间,就像在心田里撒下温柔的种子,静静等待那一天发芽、结果。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没有标准答案。
但主动给零花钱这件小事,也许正是拉近亲子距离的钥匙。
你们家,给不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又有什么让你“意外惊喜”的地方呢?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说说你家的小故事。
我们一起见证,那些不起眼的小选择,如何悄悄地改变了彼此的人生。
来源:赛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