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行业大咖坐镇,第二届「青鸟」计划要给作家导演插上翅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6 03:32 2

摘要:这个项目可不简单,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收获》杂志和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专门帮作家转型当导演。更厉害的是,这次有12位行业顶尖导师和15家影业公司撑腰,堪称“王炸组合”。

最近电影圈又有大动作!第二届「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特训营正式开营了。

这个项目可不简单,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收获》杂志和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专门帮作家转型当导演。更厉害的是,这次有12位行业顶尖导师和15家影业公司撑腰,堪称“王炸组合”。

说起虹口,老上海都知道这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电影的“摇篮”。当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就在这里诞生,现在“青鸟”计划落地这儿,简直是天作之合。去年第一届就搞出了大动静:20个入围故事里,近一半找到了合作伙伴,4位年轻作家拍出了自己的短片,其中任丽的《尖刀》还直接立项了。这成绩,直接回应了上海“电影之城”建设的核心命题——怎么让好故事变成好电影。

今年特训营的门槛更高了。从196份报名材料里,先经过《收获》编辑部、资深策划和制片人组成的10人初筛团队“第一关”,再由阿乙、蔡骏、李少红、秦海璐等10位推选人打分,最后还要面对作家、导演、投资人、制片人的线上面试。层层筛选下来,20位学员脱颖而出。这批人里一半是90后,80%有影视行业经验,带来的20个故事既有商业潜力又充满创意。看来,中国电影的新生代导演,可能要从这里起飞了。

特训营最让人期待的,当然是导师团了。这次请来的12位大咖,覆盖了电影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从创作到市场,一条龙服务。

先说徐峥,这位“票房灵药”导演,作品总票房超230亿。《泰囧》《我不是药神》《爱情神话》这些爆款,都是他一手打造的。他不仅是导演,还是演员、监制、编剧,拿奖拿到手软,连中宣部的“文化名家”称号都收入囊中。有他坐镇,学员们估计能学到不少“爆款秘诀”。

李少红导演则是第五代导演里的“女性视角代表”。她的《血色清晨》《红粉》《大明宫词》都是经典,拿过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她的经验,对想拍文艺片的学员来说,简直是“宝藏”。

杨荔钠导演是纪录片界的“扛把子”,《老头》《老安》在国际上拿过奖,《春潮》《小小的我》也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她既能拍纪录片,又能搞剧情片,这种“跨界”能力,对学员来说太有启发了。

铜雀是不空文化的CEO,电影营销界的“大佬”。他参与营销的电影票房累计超800亿,《你好,李焕英》《哪吒》《热辣滚烫》这些现象级影片,背后都有他的影子。有他教营销,学员们的电影还愁没人看?

钱添添,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理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专业,是摄影界的佼佼者。他凭借对光影艺术的敏锐捕捉和精湛技艺,在《热烈》中展现出非凡的摄影功力,一举斩获第37届金鸡奖最佳摄影殊荣。他的代表作还有《捕风追影》《保你平安》《胜券在握》《异人之下》《送你一朵小红花》《一九四二》等,每一部作品都通过独特的画面语言,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王硕,资深美术指导,在电影美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经验。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从《抓娃娃》的细腻精致,到《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夸张搞怪;从《快把我哥带走》的青春活泼,到《西虹市首富》的奢华夸张,再到《夏洛特烦恼》的怀旧复古,以及《钢的琴》的质朴写实,他都能精准把握影片风格,用美术设计为影片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周元,经验丰富的剪辑指导,他的剪辑手法娴熟,能够巧妙地运用节奏和叙事技巧,让影片更加紧凑流畅、引人入胜。他的代表作《无名之辈》《一点就到家》《默杀》《黄雀在后!》《毕正明的证明》等,涵盖了现实喜剧、悬疑犯罪、青春情感等多种题材,每一部作品都展现了他对不同类型影片剪辑的精准把控能力。

陈砺志,北京麦特文化娱乐传媒公司董事长、出品人、制片人,是一位在电影营销和制作领域都有着卓越成就的传奇人物。

杨海,万达影视总裁、制片人、发行人,在电影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商业运作能力,出品及发行了众多商业佳作,这些影片不仅票房成绩斐然,更在观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朱晶晶,北京清律(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能够为影视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保障,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运行,为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黄晓明,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青年和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会长,还是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得主。凭借《中国合伙人》《烈火英雄》等作品多次荣获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2024年更是凭借《阳光俱乐部》斩获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中流砥柱。

电影和文学,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好的电影,一定有个好故事;而好故事,往往藏在文学里。「青鸟」计划的意义,就在于帮作家把文字变成画面,让文学的深度和电影的感染力结合。这次有12位导师和15家影业公司保驾护航,学员们的创作之路肯定会更顺畅。

中国电影诞生120年,世界电影130年,这个节点上,「青鸟」计划的出现,像是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期待这些年轻作家导演能拍出更多好作品,让中国电影的未来,更有看头!

来源:钓了条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