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十岁的少女心,有点恶心
年龄是一个让人尊敬,同时又产生敬畏的词汇,年龄这个词汇代表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外在体现,在古代社会,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各自年龄段的风貌,这就容易让人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对于年龄的理解总是伴随着时间。然而在现实世界,年龄代表着的不仅仅是一种时间参数,更多的是厌恶,没有人喜欢自己江河日下,因此,在年龄层面上去做文章,就会有市场。
今天推荐电影《你好,我叫多蕾丝》,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依然不忘自己的少女心的故事。年逾花甲的多蕾丝喜欢上了公司新来的高大帅气的男同事,然而几经巧合,男同事对于多蕾丝总是不冷不热,或者是干脆没有任何的感觉,然而多蕾丝继续着自己的这种喜欢,甚至不惜设计来接近男同事。最终,多蕾丝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不愿意醒来,然而男同事却大胆挑明了这段关系,且与多雷斯划清界限,多蕾丝的梦碎,这么多年以来,她第一次看清了自己。
本片较为直观的为观众们呈现了一种公主梦的女性的生活习惯,但我们今天不去讨论公主梦,而去讨论一下当代社会中的年龄焦虑以及焦虑的来源。这或许是本片另一种侧面,但这种侧面本身代表着人们对于时间观念的一种扭曲的思想,这种思想并不代表着先进。
多蕾丝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年逾花甲的事实,原因在于自己一直以来对与自己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来源于多蕾丝在生活中锚定的乐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公主梦或许是多蕾丝唯一的快乐,因为在照顾母亲的时间里,在与母亲相处的时间里,多蕾丝牺牲了自己太多,只能用这种幻想的方式来给予自己一种慰藉,时间久了之后,就容易形成一种幻觉。
而多蕾丝之所以将这种幻觉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幻觉可以使得多蕾丝暂时摆脱一种焦虑,什么焦虑,容貌焦虑。女性老去,男性老去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自古以来都对于容颜有一种追求,但是却也接受自己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容颜不再的事实,所以,追求美好的容颜是一种向往,但这种向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现实的体察,毕竟,理想再美好,现实也是冰冷的。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向往有着一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性,大规模的化妆品以及整形技术可以让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依旧是保持着一种年轻的容颜,这样就为更多的潜在的多蕾丝提供了一种参考,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也是可疑的,从而将自己从现实中剥离出来,变成一种将白日梦混合着现实而存在的人生。多蕾丝正是被这种理念荼毒,最终失去了对自己正确的认识。
我们并不是说多蕾丝的这种心态不好,而是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年龄的焦虑本不必要,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独有的魅力,然而通过消费主义日复一日的洗脑,部分人逐渐的无法接受每一个年龄段客观存在的事实,总有人觉得自己会青春永驻,因此,他们拒绝接受任何年龄段的客观事实。并且总以自己为十八岁著称,丝毫不在乎类似于多蕾丝一样的女性已经年逾花甲的事实。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十八岁的年轻人的世界,而且还是二三十岁,四五十岁,六七十岁的人的世界,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自己的魅力,但他们可以共同的分享这个世界,然而被消费注意洗脑后,人们就不愿意接受除了十八岁之外的世界了,这才是荒诞的源泉。
多蕾丝无法接受自己已经年逾花甲的事实,本质上是因为自己无法接受自己在这个年纪还可以有积极向上生活。但从她最后做出来的选择来看,这个年纪同样可以有美好的生活,只不过自己之前被自己禁锢住了,他所看到的就只是亲戚朋友同龄人的琐碎,看不到另一种可能。因此,才经常将自己扮作十八岁来使得暂时逃离现实。
然而生活并不只有幻想,当现实照进自己的生活之后,多蕾丝也可以意识到生活究竟是什么。接受自己的年龄,接受自己作为这个年级的一切,才能真正的扮演属于自己的自己,积极向上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外在表现,之前的多蕾丝太在乎外在表现了,以至于彻底的让自己丧失了这种心态,当她重新拾起来这种心态之后,生活自然会发生变化。
年龄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当我们真正的平和的接受自己的年龄之后,才有可能在不同的年龄段活出来不一样的人生,然而这个简单的理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的弄懂。消费主义带来的价值观扭曲想要纠正,或许需要几代人共同见证。
……
你好,再见
来源:咏儿情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