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24日,第1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暨第16届澳门国际电视节“金莲花奖”提名名单正式揭晓。作为澳门官方自2009年设立的核心影视奖项,金莲花奖以莲花寓意澳门多元文化,覆盖影、视、纪录片三大领域,其提名走向始终被视作华语影视行业的年度镜鉴。本届名单既诞
2025年11月24日,第1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暨第16届澳门国际电视节“金莲花奖”提名名单正式揭晓。作为澳门官方自2009年设立的核心影视奖项,金莲花奖以莲花寓意澳门多元文化,覆盖影、视、纪录片三大领域,其提名走向始终被视作华语影视行业的年度镜鉴。本届名单既诞生了朱一龙四年连提影帝、檀健次影视双提名等里程碑式突破,也因《酱园弄·悬案》七项提名领跑、流量与实力派同台角逐,掀起全网关于奖项含金量与行业导向的深度讨论。
演员维度:纪录与突破并存,演技成核心竞争力
影帝赛道的竞争堪称本届提名的“重头戏”,资历与突破的碰撞勾勒出演员梯队的新图景。朱一龙凭借《东极岛》中渔民“阿赑”一角,成为金莲花奖史上首位实现“四年连续提名影帝+两度获奖”的演员,此前他已凭《消失的她》《负负得正》两度摘奖。这部尚未上映的《东极岛》还斩获三项提名,其“海水血泪交织”的演技片段未播先火,戛纳场刊的高分评价更让影片期待值拉满。檀健次则创下五年来首个“影视双提名”纪录,《被我弄丢的你》里的文艺青年白晓宇,与《猎罪图鉴2》中精准的画像师沈翊,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印证了其表演的跨度与可塑性。
电视剧单元的演员表现同样亮眼。肖战以《藏海传》中谋士藏海提名最佳男主,这部主打权谋美学的剧集拿下7项提名,成为电视单元最大赢家;杨幂时隔多年凭《酱园弄·悬案》中王许梅提名电影最佳女配,其“濒死戏”被业内评价为“刷新表演维度”;杨紫则凭借《锦绣芳华》中何惟芳入围电视最佳女主,该剧揽下最佳剧集等6项提名,以文化传承内核实现口碑与行业认可的双赢。
作品格局:头部爆款领跑,题材与价值双向突围
提名名单中,作品的“奖项收割”态势凸显了华语影视的创作风向。电影单元里,《酱园弄·悬案》以最佳影片、导演、女主(章子怡)、男女配(易烊千玺/杨幂)等七项提名领跑,刷新金莲花奖悬疑片提名纪录。易烊千玺在片中塑造的“盲人宋瞎子”颠覆过往形象,凭借极具张力的表演提名最佳男配,而9天前他刚拿下金鸡奖影帝,成为新生代演员的标杆。
电视剧领域呈现双雄对垒格局,《藏海传》与《锦绣芳华》各获7项提名:前者以权谋美学构建叙事,后者聚焦文化传承引发社会价值讨论,展现出华语剧集在类型化与思想性上的双重探索。《小巷人家》也成为现实题材亮点,范丞丞、关晓彤同剧提名最佳配角,印证了这类作品的市场与行业认可度。
舆情交锋:流量与含金量博弈,评审导向引多维思考
提名名单公布后,舆情场的争议与探讨同步升温。部分网友质疑名单存在“流量倾斜”,甚至直言金莲花奖“沦为金扫帚”;但业内人士则认可其评审逻辑——以“人性化演绎+文化输出”为核心,既兼顾市场热度,也锚定表演质感与作品的文化价值。
“遗珠”话题也持续发酵,赵丽颖未凭《酱园弄·悬案》获得提名,网友翻出其2015年拿下金莲花奖影后的实绩对比,引发关于“表演评判标准”的全网讨论。而随着2025年12月澳门颁奖典礼的临近,提名作品的市场热度已提前攀升,《酱园弄·悬案》猫眼想看人数单日激增12万,其此前预售票房破6000万、上映后票房突破3亿的表现,也让奖项归属更受瞩目。
从演员破纪录的表演突破,到作品题材与价值的双向突围,再到舆情场关于流量与含金量的博弈,本届金莲花奖提名名单不仅是一份荣誉候选清单,更是华语影视行业当下生态的缩影——在市场热度与艺术价值的平衡中,行业正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发展航向。
来源:孤独本是一场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