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狂野时代》刚上映的时候,预售成绩就破亿了,大家都觉得这次肯定能成功,结果第一天票房只有八千多万,第二天直接掉到四千万以下,退票的人非常多,全国有25.6万人选择退票,有的平台上退票率接近15%,不少观众看完表示没看懂这部电影,网上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说这部片
《狂野时代》刚上映的时候,预售成绩就破亿了,大家都觉得这次肯定能成功,结果第一天票房只有八千多万,第二天直接掉到四千万以下,退票的人非常多,全国有25.6万人选择退票,有的平台上退票率接近15%,不少观众看完表示没看懂这部电影,网上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说这部片子太做作,根本不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
豆瓣评分最后停在6.5,不算太差,可评论区里吵得厉害,一些影评人还在夸奖,给到8分以上,普通观众看了直摇头,说你们别在朋友圈推荐了,我们普通人实在看不明白,电影打着“给电影的情书”这个说法,实际上还是老一套手法,用了长镜头、零碎讲故事的方式,加上一堆让人看不懂的画面,观众不是怕电影难懂,是讨厌被人当成傻子糊弄,拿“艺术”这个词做借口。
圈内人也坐不住了,有位博主直接说这部片子吃相难看,靠营销骗观众进场,导演陈国星转发了一条批评,说它相貌平平,底下评论都猜是针对《狂野时代》来的,易烊千玺也被拉进讨论里,他明明是流量担当,结果被卷进艺术片的泥潭,显得挺尴尬的。
这部片子投入了两亿成本,导演毕赣打算再次尝试诗意现实主义风格,但市场已经不再接受这种做法,现在人们习惯刷短视频,没有耐心看完一个半小时的意识流内容,观众需要能够产生共鸣的故事,而不是导演自我陶醉的符号堆砌,退票潮和票房崩盘其实就是观众用行动做出选择,拒绝被所谓艺术绑架。
最近这些年,高概念文艺片的情况一直不太好,靠拿奖和明星撑场面,实际上观众并不买账,以前粉丝还能帮忙带动票房,现在连他们也感到疲惫了,就算影评人夸得再好,普通观众还是会自己判断,电影如果没法让人感觉到温度,哪怕请来再多的大牌演员、投入再多的钱,结果还是白费力气,观众并不是排斥艺术本身,而是反感那种不尊重人的所谓“艺术”。
电影行业需要思考拍片子给观众看,观众不是容器能随便塞东西,他们花钱买票是为了获得共鸣和体验,不是为了被教育或考验,这次《狂野时代》的失败是市场给那些自以为高级的作品敲响警钟。
来源:冰美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