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电影如何破圈?导演万波甬城开讲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4 15:14 1

摘要:11月22日下午,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导演万波,以“一方水土一方影”为主题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开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本土温度的文化分享。

讲座现场。本文图片由宁波图书馆提供及周晓思摄

地域文化如何成为电影“破圈”的核心引擎?“浙产电影”怎样在坚守本土特色与拓展全国市场间找到平衡?

11月22日下午,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导演万波,以“一方水土一方影”为主题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开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本土温度的文化分享。

政策+人才:

浙产电影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的底气

作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万波导演深耕浙江地域创作多年,其代表作《潮》《山中来客》均以浙江文化为基底,在国内外影展中屡获认可,成为浙产电影的中坚力量。

电影《潮》海报。

讲座开篇,万波导演直指浙产电影跻身全国“第一梯队”的核心逻辑——政策扶持与人才培育的良性互动。

他以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为例,介绍该基金从青年导演处女作到重磅纪录片、商业大片的全链条支持体系,“《狂飙》《热烈》这些兼具口碑与热度的作品,背后都有浙江文化政策的助力”。

而全国唯一保留的省级电影奖“凤凰奖”、浙江青年电影周等平台,则为创作者提供了展示与成长的土壤,逐步形成“浙江新浪潮”的创作现象。

谈及地域影视发展的模式,万波对比山西平遥国际电影展与浙江的发展路径,强调“政策与人才缺一不可”,“平遥影展的成功,离不开贾樟柯这样的领军人才,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浙江则通过高校培育、产业基地建设,构建起可持续的人才梯队”。

他透露,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均已成立电影学院,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现在浙江青年导演多从艺术片起步,这是积累经验的必经阶段,未来一定能涌现出商业片领军人物”。

横店、象山等影视基地的产业支撑同样被重点提及。万波以自己在象山拍摄古装片的经历为例,肯定浙江影视工业化体系的完善,“从拍摄场景到后期制作,成熟的产业生态让创作者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这是浙产电影的重要优势”。

编剧、影评人周含对谈万波(右)。

方言与美学:

地域元素的影视破圈密码

“地域不是边界,而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起点。”这是万波在分享中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围绕地域文化的影视转化,他从方言使用与影像美学两个维度展开,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拆解浙产电影的破圈之道。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活符号”,其影视运用是一把“双刃剑”。

万波以自己的作品《潮》为例,这部全程采用萧山方言的电影,因独特的地域质感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但也面临北方市场传播受限的问题。“上海方言作品《爱情神话》《繁花》的成功,得益于其方言的美感与传播基础;而浙江方言内部差异大,纯方言作品的受众范围难免受限。”

他在新作《山中来客》中调整策略,融合多种浙江方言,特意加入宁波话,既保留本土特质,又扩大接受度。

影像美学的地域化表达,则是浙产电影的另一张“王牌”。

万波强调,地域环境会深刻影响创作思维,“拍钱塘江不能照搬黄河的磅礴,要拍出江南的湿润、雾气与灵秀”。《潮》中采用的卷轴式长镜头,正是将富春江、钱塘江的山水意境转化为影像语言,“这种镜头语言像水墨画般展开,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江南的美学特质”。

谈及宁波的影视创作潜力,万波表现出浓厚兴趣。

“宁波的港口气质很独特,有开放包容的基因;石浦渔港的质感、天一阁的古意与市中心的现代感交融,这些都是绝佳的创作素材。”他肯定近年甬产电影《不说话的爱》(今年浙产电影中唯一票房过亿作品)的突破,认为宁波应集中资源打造核心文化IP,“像《狂飙》带火江门那样,用一部代表作激活地域文旅价值”。

万波。

温情胜特效:

电影未来与宁波的文旅新机遇

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围绕电影行业变革、艺术院线建设、青年发展等话题提问,万波的回应既专业又务实,引发广泛共鸣。

针对“电影是否会被短剧取代”“电影院会不会消失”的疑问,万波坦言,行业正面临媒介迭代与审美变化的挑战,但电影不会消亡。

“现在AI能轻松制作大特效场面,观众对视效大片的审美疲劳正在加剧,反而更渴望情感真挚的作品。”他以《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为例,说明中小成本、情感饱满的影片更易获得市场认可,“电影院可能会减少,但作为社交与仪式感的载体,它会一直存在,只是功能会更聚焦”。

关于宁波观众关心的“文旅出圈”问题,万波建议,宁波应避免资源分散,聚焦港口文化、历史名人等核心元素,“通过影视创作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故事,让观众通过一部电影记住一座城”。他以河姆渡文化、王阳明等为例,认为这些题材若能与现代叙事结合,潜力巨大。

现场观众提问。

对于青年学子关心的表演专业前景,万波强调“热爱是第一驱动力”。“现在行业边界在模糊,短剧、网剧都是成长赛道,我的学生里就有从短剧起步成为行业‘一哥’‘一姐’的。”他鼓励年轻人拥抱变化,“先解决生存,再坚持热爱,喜欢的事才能做得长久。”

此外,他还回应了艺术院线建设的问题,提到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现状与不足,期待未来能形成更完善的艺术电影放映生态。

甬派客户端记者 周晓思

编辑 徐挺

来源:甬派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