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晋去世的报道逐渐清晰起来。上虞春晖学校校长向媒体透露,17日晚上谢晋到饭店报到后,与几个校友一起简单地吃了份自助餐,席间五、六人一起喝了一瓶七两的黄酒,喝得不多。饭后回房间,与人聊了一会。第二天早晨,服务生打扫房间时,发现谢晋侧身睡着,已经停止呼吸。“他是睡
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对谢晋的文革电影评价这么高,中国人谁敢说
彩色影片《磐石湾》
谢晋去世的报道逐渐清晰起来。上虞春晖学校校长向媒体透露,17日晚上谢晋到饭店报到后,与几个校友一起简单地吃了份自助餐,席间五、六人一起喝了一瓶七两的黄酒,喝得不多。饭后回房间,与人聊了一会。第二天早晨,服务生打扫房间时,发现谢晋侧身睡着,已经停止呼吸。“他是睡梦中去世的,面部很安详。”
昨晚电视上看到揪心的一幕,谢晋的家人在谢晋的灵柩运抵上海后,悲痛欲绝,扑在玻璃盖上,一个劲地哭喊着:“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是啊,去的时候活生生一个,一天后就阴阳两隔,让人怎么能接受这个现实?不说了不说了!
说说各方的反应。
反应最强烈的自然是电影界,而众多的报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的采访,其中这样写道:
“有一次,他看了一部样板戏电影《磐石湾》,感到很不同寻常,正是这部电影让他一下子就记住了导演谢晋的名字。后来,马克•穆勒又看了谢晋的《春苗》,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马克•穆勒表示《春苗》是好莱坞工业化拍摄技巧与中国内容融合得最为杰出的电影之一(见《北京青年报》2008年10月19日)。”
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对谢晋的文革电影评价这么高,好在他是外国人,中国人谁敢这么说,尽管有很多人喜欢,包括我。
说起来,这两部电影,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谢晋电影,当然知道谢晋也是后来的事。在文革中长大的我们,看的电影并不多,但每一部都有印象。记得《春苗》公映后,应该是引起了轰动。电影好像讲的的是农村赤脚医生和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斗争,具体内容已不记得了,但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印象还有一点,陆青霜演唱的插曲《春苗出土迎朝阳》优美动听,在当时也是风靡一时,我们的音乐老师还自印了歌谱,在音乐课上一字一句教我们学唱。达式常和李秀明两位主演的知名度在当时无人能敌,尤其是李秀明,完全是因主演了这部电影而一夜成名,清新的形象成了当时很多中国男人的梦中情人。可惜她后来并没有什么角色能超过春苗,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磐石湾》是属于最后一批出来的样板戏电影。曲折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唱腔,虚实相接合的舞台背景,有别于一般的舞台剧,让人赏心悦目。本人一直非常喜欢这出戏,当年还看过苏州京剧团演出的此剧,觉得象那么回事。此剧里面有一句接头暗号的台词至今还记得:“刀出鞘,鞘离刀,对故人,证可交。”电影里的主演李崇善虽没有前面几出样板戏的男演员长得英俊,但唱念做打俱佳。后来才知,他从小学艺,又拜谭富英为师,并得到余派琴师王瑞芝的传授,曾在梅兰芳京剧团与梅葆玖兄弟合作演出过。《磐石湾》里的唱段,是继《杜鹃山》后比较动听的样板戏唱腔,尤其是《怎能忘》,是我认为样板戏中最好听的一段。前不久,我还在网上下载了由关怀演唱的版本,个人觉得不及李崇善唱得好。后来有部同样情节的电影《南海长城》,也在这个环节安排了一首电影插曲《永远不能忘》,也非常好听,演唱者李谷一也因此一曲成名。
当时看电影,就知道看情节,看演员,根本不知道导演是谁,或者根本没去注意。而又由于文革的产物一律被否定,所以,谢晋的这两部文革电影谈起的人不多,更何况谢晋之后的成就远远要大得多。(禾塘)
来源:老何话乡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