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的“影视演员终身成就奖”通常是由不同的电影节、电视节、行业协会或媒体机构颁发的荣誉,旨在表彰那些在演艺生涯中做出卓越贡献、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因此,获得过此类荣誉的演员非常多。
中国内地并没有一个官方性质的、统一的“终身成就奖”。
所谓的“影视演员终身成就奖”通常是由不同的电影节、电视节、行业协会或媒体机构颁发的荣誉,旨在表彰那些在演艺生涯中做出卓越贡献、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因此,获得过此类荣誉的演员非常多。
金鸡奖是中国最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电影奖项,其“终身成就奖”分量极重。本期,带大家了解中国电影金鸡奖项中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们:
奖项来历:2004年设置终身成就奖——2017年更名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表彰——2023年更名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电影)。
汤晓丹(1910—2012),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汤晓丹素以拍摄军事题材影片见长,他尤其擅长刻画战争环境中的人情与人性,以人的情感和人的心灵柔化了战争的残酷和坚硬。代表作品:《渡江侦察记》、《红日》、《傲蕾·一兰》、《南昌起义》、《廖仲恺》、《荒雪》等。获奖记录:1954年,执导《渡江侦察记》获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74年,执导《傲蕾·一兰》获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执导《廖仲恺》获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提名)、最佳导演奖。2004年,汤晓丹荣获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汤晓丹
谢晋(1923—2008),中国内地导演、编剧。谢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他的创作生涯跨越60年,以他对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注入电影创作。他的影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集体审美历程的重要构成。代表作品:《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女篮五号》、《老人与狗》等。获奖记录:谢晋
谢铁骊(1925—2015),中国内地导演、编剧。谢铁骊是一位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导演,他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展示浩荡的历史重大变迁,又能逼近人物、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对人情世态作准确而精致的描绘。代表作品:《早春二月》、《红楼梦》、《知音》、《千万不要忘记》、《今夜星光灿烂》、《暴风骤雨》等。获奖记录:1963年,执导《早春二月》获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1981年,执导《今夜星光灿烂》获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1990年,执导《红楼梦》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2005年,谢铁骊荣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1年,谢铁骊荣获第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奖。2022年,谢铁骊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谢铁骊
陆柱国(1928—2022),中国内地编剧、作家。陆柱国的电影剧作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细节感人,他保留了小说叙事的习惯,即十分重视发挥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注重使之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并由此揭示出剧作的主旨内涵。代表作品:《上甘岭》、《最后一个冬天》、《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太行山上》、《战火中的青春》、《闪闪的红星》、《道是无情胜有情》等。获奖记录:1955年,作品《最后一个冬天》获中国文化部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三等奖。1977年,作品《西南凯歌》获第1届“夏衍文学奖”一等奖。1998年,编剧《大进军:席卷大西南》获第8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编剧奖、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2005年,编剧《太行山上》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提名)。2007年,编剧《我的长征、太行山上》获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陆柱国荣获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22年,陆柱国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陆柱国
张瑞芳(1918—2012),中国内地女演员。张瑞芳演戏非常朴实,她把自己和角色完全熔铸在一起。这个演员的魅力不是通过自我,而是毫无保留地通过角色性格迸发出光彩来。代表作品:《松花江上》、《李双双》、《泉水叮咚》、《万紫千红总是春》、《大河奔流》、《家》等。获奖记录:1962年,张瑞芳被文化部誉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1963年,出演《李双双》获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93年,张瑞芳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2003年,张瑞芳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张瑞芳获得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成就奖。2022年,张瑞芳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张瑞芳
秦怡(1922—2022),中国内地女演员,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银幕上的秦怡经历着丰富多变的人生,时而是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女革命者,时而是秀外惠中,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时而是含辛茹苦,无怨无悔的母亲。代表作品:《上海屋檐下》、《青海湖畔》、《闺阁情怨》、《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马兰花开》等。获奖记录:1983年,出演《上海屋檐下》获第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1995年,秦怡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2008—2009年,秦怡获得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上海文艺家终身成就奖、第7届中国十大女杰、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秦怡获得第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杰出贡献奖、编剧并出演《青海湖畔》获第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提名)、第11届中美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6年,秦怡获得第11届亚洲青少年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9年,秦怡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2022年,陆柱国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秦怡
于蓝(1921—2020),中国内地女演员。于蓝在角色的创造中,不分主角还是配角,不论戏多还是戏少,都全身心地投入浸注进她全部的爱。她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她无法想像没有生活做基础能去塑造人物。代表作品:《白衣战士》、《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侦察兵》、《那些女人》、《龙须沟》、《林家铺子》、《一切如你》等。获奖记录:于蓝
傅正义(1925—2019),中国影视剪辑师。傅正义的影视剪辑理论与实践上大胆探索,提出“剪出戏来”的主张以及影视片剪辑的三大因素理论,在处理影视片的节奏上,他既作“加法”,也作“减法”,因而他剪辑的影视片在节奏上都准确流畅,富有创造性和艺术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辑风格。代表作品:《伤逝》、《知音》、《红楼梦》、《八千里路云和月》、《乌鸦与麻雀》等。获奖记录:1982年,剪辑作品《伤逝》、《知音》获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奖。1987年,剪辑作品《红楼梦》获第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剪辑奖。2011年,傅正义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傅正义
向隽殊(1925—2016),中国内地女演员、配音艺术家。向隽殊具有高度的驾驭、控制声音的技巧,能够按照原片对角色的要求,熟练自如地对声音进行化装,让声音闪出角色个性的光彩,实现了汉语配音与银幕形象美妙的融合。代表作品:《流浪者》、《复活》、《人证》、《冰山上的来客》、《卖花姑娘》、《舞台生涯》、《战争与和平》等。获奖记录:1981年,出演《暗礁》获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2011年,向隽殊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向隽殊
于敏(1914—2014),中国电影编剧、作家、文艺理论家。于敏1980年代参与创立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出评选“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及二十四字原则,并作为评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一连参加了13届的评选。代表作品:《桥》、《赵一曼》、《高歌猛进》、《炉火正红》等。获奖记录:2013年,于敏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于敏
刘学尧(1922—2020),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在每部影片的拍摄中,刘学尧不但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还能较好地体现导演的意图,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中1955年通过长白山四道沟实景加工呈现云南边境风貌完成《神秘的旅伴》美术设计;1956年为《上甘岭》复原朝鲜战场弹痕细节。代表作品:《白衣战士》《刘胡兰》《葡萄熟了的时候》《神秘的旅伴》《上甘岭》《党的女儿》《边寨烽火》《小姑贤》《窦娥冤》《墙头马上》等。获奖记录:2013年,刘学尧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刘学尧
王晓棠,91岁,一级演员,导演,中国影协副主席,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在王晓棠的身上,始终有一股永不停息的创造、奋进精神。终身修炼自我,讲述人民故事,她用脚踏实地的奉献,诠释着“艺术源于人民、艺术为了人民”的真谛。代表作品:《神秘的旅伴》、《英雄虎胆》、《边寨烽火》、《野火春风斗古城》、《芬芳誓言》等。获奖记录:王晓棠
张良,92岁,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编剧、一级导演。张良的表演朴实自然、亲切真实、生动活泼,艺术形象深入民心;他执导的影视作品不受“风格统一”的局限,博采纪实美学、影戏美学等多种表现手法之长,获得了广泛赞誉。代表作品:《董存瑞》、《哥俩好》、《梅花巾》、《雅马哈鱼档》、《少年犯》、《特区打工妹》等。获奖记录:张良
牛犇,90岁,中国内地男演员、一级演员。牛犇将底层小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而这些小人物的正直、朴实、善良、智慧,也是国民心中最生动的底色。代表作品:《圣城记》、《山间铃响马帮来》、《绿海天涯》、《牧马人》、《两个人的教室》、《多此一女》等。获奖记录:牛犇
刘世龙(1930—2017),中国内地男演员。无论饰演角色的大小,刘世龙都会把自己融入角色当中。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对事业有无限的热爱,对拍戏有无限的忠诚。代表作品:《沙家店粮站》、《妈妈要我出嫁》、《刘三姐》、《英雄儿女》、《战洪图》、《荒唐历险》等。获奖记录:2005年,刘世龙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特别荣誉奖。2017年,刘世龙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刘世龙
玛拉沁夫,95岁,中国现当代作家。玛拉沁夫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一位少数民族作家。他的作品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宝库,他不仅为内蒙古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草原文学流派开拓者。代表作品:《茫茫的草原》、《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获奖记录:2017年,玛拉沁夫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玛拉沁夫
杨在葆(1935—2021),中国内地演员、导演。杨在葆不是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奶油小生,而是粗犷健壮、个性鲜明的男子汉,他有着刻苦钻研和兢兢业业的艰苦创业精神。而且,他还是个进取心强,对艺术充满激情而不肯休息的人。代表作品:《年青的一代》、《从奴隶到将军》、《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原野》、《双雄会》等。获奖记录:1984年,出演《血,总是热的》获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1986年,出演《代理市长》获第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2014年,杨在葆获得全国德艺双馨10周年大型公益活动“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称号。2019年,杨在葆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杨在葆
王铁成(1936—2024),中国内地演员。王铁成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露人物的内心,他在朴素自然、落落大度的表演中为银幕增添了一个革命者领袖的光辉形象,闪射出人物内在的高尚气质和性格光彩。代表作品:《大河奔流》、《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周恩来》等。获奖记录:1979年,出演《李四光》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青年优秀创作奖”。1992年,出演《周恩来》获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2019年,王铁成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2022年,王铁成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王铁成
许还山,88岁,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艺术协会副主席。走近许还山,才发现他的身上有很多传奇,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42岁才开始演戏,60岁学用电脑,68岁拿到驾照。他喜欢书法,绘画,摄影,随身带着IPAD……他爱好广泛,痴迷演戏。一直以来,许还山性格豪爽、直言不讳、敢作敢当。代表作品:《张衡》、《寒夜》、《双雄会》、《司马迁》、《鸦片战争演义》等。获奖记录:1987年,许还山获得首届电影艺术学会奖。2013年,许还山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2019年,许还山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许还山
丁荫楠,87岁,中国内地导演、编剧。丁荫楠不拘泥于讲述故事,而是从人物性格出发,深入刻画伟人的内心波澜。他是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代表人物之一,有“伟人传记电影导演”的美誉。代表作品:《逆光》、《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相伴永远》等。获奖记录:1987年,执导《孙中山》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获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2001年,执导《相伴永远》获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提名)。2003年,执导《邓小平》获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故事片特别奖;获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二等奖、优秀导演奖(提名)。2015年,丁荫楠获得第2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2020年,丁荫楠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2021—2022年,丁荫楠获得第5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五周年特别奖”、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丁荫楠
赵焕章,95岁,中国内地导演。赵焕章从对剧本的选择,到他对剧本的修改和在影片拍摄中所倾注的激情,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和积极的干预。他的大部分镜头,始终追踪着他所熟悉的苦行僧生活告别的农民群众,关心着他们的命运,注视着日新月异的农村经济改革潮流的流向。代表作品:《一副保险带》、《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白天鹅的故事》等。获奖记录:1980—1982年,执导《喜盈门》获中央文化部农村体裁优秀创作奖、中央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荣誉奖。1984年,执导《咱们的牛百岁》获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最佳故事片(提名)。1985—1986年,执导《咱们的退伍兵》获解放军文艺奖、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9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1987—1988年,赵焕章获得《文汇报》及《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导演奖、《中国广播电视》举办的“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导演”奖。2020年,赵焕章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金迪
吕其明,95岁,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吕其明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先后为《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代表作品:《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获奖记录:2010年之前,吕其明先后获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交响序曲《红旗颂》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特别贡献奖。2011年,吕其明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吕其明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2021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中共中央授予吕其明“七一勋章”。2021年,吕其明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吕其明
张鑫炎,91岁,中国男导演、新派武侠片导演、剪辑、编剧。张鑫炎留给中国武侠电影的记录只有两个字:辉煌。因年近古稀退隐武侠江湖,留给我们的也只有两个字:遗憾。代表作品:《云海玉弓缘》、《巴士奇遇结良缘》、《白发魔女传》、《少林寺》、《少林小子》等。获奖记录:1982年,执导《少林寺》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2014年,张鑫炎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21年,张鑫炎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2025年,执导《少林寺》获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展映片单-和合共生。张鑫炎
李前宽(1941—2021),中国内地男导演。李前宽是以拍重大题材见长的导演,他拍摄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影片,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和胆略,那就是勇于揭示社会矛盾 ,敢于给丑恶的现象曝光。代表作品:《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七七事变》、《抗美援朝》等。获奖记录:1990年,执导《开国大典》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9—1990年优秀影片奖;获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1992年,执导《决战之后》(上下)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最佳影片奖(提名)。2021年,李前宽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2022年,李前宽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李前宽
王玉梅(1934—2022),著名表演艺术家、山东省话剧院一级演员。王玉梅虽然相貌普通,但她热情、勤奋、朝气蓬勃。她在表演创作过程中,一贯注意从生活出发,平时就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一旦需要,她又善于调用、融化、参透这些生活积累于角色塑造中去。她多年的话剧舞台实践,使她注重并具备了从整体上把握角色的动力,能够很快地形成角色完整而连贯的心像。代表作品:《高山下的花环》、《喜盈门》、《谭嗣同》、《儿女情长》、《五魁》等。获奖记录:1982年,出演《喜盈门》获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1984—1985年,出演电视剧版和电影版《高山下的花环》获第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1985年,出演《谭嗣同》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1987—1988年,王玉梅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演员荣誉奖、山东省“九七年度十佳文艺工作者”、全国妇女抗洪救灾先进个人。1989—1991年,出演话剧《布衣孔子》获第二届山东艺术节表演一等奖;获中国话剧金狮奖。1992—1998年,出演电影《心香》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获电影表演艺术成就杯;出演电视剧《儿女情长》获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2022年,王玉梅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王玉梅
黄蜀芹(1939—2022),中国内地女导演。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黄蜀芹拍片讲究平民化,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表现凡人的喜怒哀乐才会引起大多数观众的心灵共鸣。她追求的是艺术上的鲜明个性,其次是得到观众的认同。黄蜀芹提倡“小题材抒发大感情”。代表作品:《人鬼情》、《青春万岁》、《围城》、《孽债》、《我也有爸爸》等。获奖记录:1984年,执导《青春万岁》获第8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纪念奖。1985年,执导《童年的朋友》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1届中国电影童牛奖。1989年—1992年,执导《人鬼情》获第5届里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获第11届巴黎克莱代尔国际妇女电影节大奖;获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提名);获第7届美国圣巴巴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1年,执导《围城》获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第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1995年,执导《孽债》获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1997年,执导《我也有爸爸》获印度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获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16—2019年,黄蜀芹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导演奖、建国70周年全国十佳电视剧导演(提名)。2022年,黄蜀芹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王好为
达式常,85岁,中国内地演员。达式常以自己对表演艺术的酷爱、专注而著称,他追求俊逸、清新、自如、洒脱的表演风格。作为演员,他对剧本和角色的选择是很严格的。代表作品:《年青的一代》、《燕归来》、《谭嗣同》、《他们在相爱》、《书剑恩仇录》等。获奖记录:1981年,出演《燕归来》获第2届《文汇》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4年,出演《走进暴风雨》获第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1986年,出演《蔷薇海峡》获第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音演员奖。1987年,达式常获得第1届文学艺术奖、新时期十年1976-1986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第1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奖。1988年,出演《书剑恩仇录》获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1994—1995年,达式常获得宝钢高雅艺术奖、1905-1995中华影星奖。2017年,达式常获得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2023年,达式常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达式常
翟俊杰,84岁,一级导演、编剧、制作人。翟俊杰身上散发着军人所特有的气质——英雄主义。他说这是军人的时尚,并且把这种时尚尽显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总是能够看到“阳光”的态度,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充满青春的心态。代表作品:《血战台儿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2:淮海战役》、《金沙水拍》、《我的长征》、《惊涛骇浪》等。获奖记录:1987年,执导《血战台儿庄》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1989年,执导《共和国不会忘记》获第1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提名)、第1届中国电影节纪念奖、冶金部钢花奖。1992年,执导《大决战:淮海战役》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2002—2003年,执导《惊涛骇浪》获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获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07年,执导《我的长征》获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15年,执导《一号目标》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2022年,翟俊杰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2023年,翟俊杰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翟俊杰
徐光耀,100岁,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徐光耀作为一位作家,是令人敬慕的,他的文学之根始终扎在生活的厚土中,因有深厚生活的丰富滋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使得他的作品读来特别有滋有味。他的作品与大时代紧密相连,塑造的小兵张嘎等人物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代表作品:《小兵张嘎》、《昨夜西风凋碧树》、《平原烈火》、《新兵马强》等。获奖记录:1980年,创作《小兵张嘎》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艺评奖小说一等奖。1995年,徐光耀获得河北省关汉卿奖。1999年,创作《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徐光耀获得全国羲之杯诗书画大奖赛一等奖。2024年,徐光耀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2025年,徐光耀获得2024“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谢飞
乔榛,83岁,中国内地一级演员、配音男演员、译制导演,表演艺术家。乔榛的声音总是与一些英俊正直的角色结合在一起。而在配起种类型的人物来,也确实是声形合一,驾轻就熟。代表作品:《魂断蓝桥》、《叶塞尼娅》、《偷天陷阱》、《生死恋》等。获奖记录:乔榛曾获“中国百年电影百位优秀艺术家”称号及“我最喜爱的男配音演员称号。2002年,乔榛被评为“译制艺术学科带头人”。2017年,乔榛荣获“百年新诗贡献奖—朗诵贡献奖”。2018年,乔榛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中华文化促进会“华语声音者终身成就奖”。2019年,乔榛荣获第十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发的特别荣誉奖”。2025年,乔榛获得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乔榛
肖桂云,83岁,中国内地导演。肖桂云每拍一部影片,都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力求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她是以拍重大题材见长的导演,她拍摄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影片,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和胆略,那就是勇于揭示社会矛盾 ,敢于给丑恶的现象曝光。代表作品:《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传奇皇帝朱元璋》、《星海》等。获奖记录:1990年,执导《开国大典》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故事片奖;获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9—1990年优秀影片奖。1992年,执导《决战之后》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提名)、最佳导演奖(提名)。2018年,肖桂云荣获WeLink国际电影节杰出贡献奖。2022年,肖桂云荣获第33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奖。2025年,肖桂云获得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肖桂云
来源:淡泊的西柚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