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狂野时代》票房破亿不让人意外,口碑具有些争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文案 | 易幸
编辑 | 南枫
《狂野时代》票房破亿不让人意外,口碑具有些争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在电影市场大盘低迷的当下,能拥有如此战绩,实属不易。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无法单纯用“好不好看”来形容。
将小众文艺片还给小众,这才是如今的文艺片该做的。
作为今年同题材中最为瞩目的经典之作,毕赣导演又一次刷新了大家对“文艺片”三个字的认知。
而在看完整部影片后,我不得不感叹:
咱们国产电影终于有自己的最高水准文艺片了!
01.用感官记录历史,是对电影行业最深情的告白
不得不感叹毕赣导演的脑洞,和能将如此抽象想法拍出艺术感的高水平。
能为观众创造出五重这样的梦境,属实让人意想不到。
全篇分为六个篇章,后五个单元是怪物迷魂者(易烊千玺饰)转世,变成拥有不同故事的人类。
看似不着边际的单元,却能被感官串连在一起,同时又对应了电影业发展的不同时期。
我想,对于真正热爱电影事业的观众来说,这绝对是一场非比寻常的视听盛宴。
而且细细回味之下,各个单元故事甚至要比想象中更有深度。
比如视觉篇。
没有声音的默片,荒诞又抽象。
却将电影产生之时,观众对这种视觉产物的好奇与探索,展现在大银幕之中。
只有做梦,才会产生让人迷惑的环境,而也正是“做梦”才让世界变得浪漫、充满色彩。
接下来的听觉篇也意味悠长。
相信不少观众,对赵又廷和易烊千玺的对戏记忆犹新,这两位演员也都算是豁出去了。
而在这个小故事中,与其说我们看到的是表层的“听觉”。
实际却是一个人内心的“欲望”。
无论是严刑拷打亦或是缠绵悱恻,都无法逃脱被欲望掌控。
从态度坚决,到无法忍耐的暧昧,再到最后完全中招,一步步走向毁灭是注定的结局。
而到了味觉与嗅觉篇章时,我认为关键词应该是“救赎”。
深受牙痛困扰的男主,用一块最苦的石头,将牙砸了下来。
真正的苦,却是对自己亲手弑父的执念。
他一直试图欺骗自己,却不曾想眼前的苦妖已经化成了父亲的模样。
人生中苦总是漫长又难熬,可如果放下执念,你会发现所谓“最苦的石头”,其实也不过是因为别人的一泡尿。
品尝到越苦的东西,下一口无论吃什么,都会感受到对比之下留有的甘甜。
“嗅觉”篇的魔术骗子更有趣。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会“特异功能”的人。
老爷子当然也是知道的,可到了最后用设备检测的那一步,他却已经不在乎了结果。
他让小女孩,用鼻子“嗅”出信件的内容,而没有特异功能的女孩,闭着眼睛说出了自己多少年来想对父亲说的话。
这一刻,二人都达成了人生的救赎。
其实每个单元都很有意思,甚至可以二刷三刷,越看越上瘾。
这在中国的文艺片市场,也是很少见到的类型,或许也是毕赣导演为国产片奉上最浪漫的一封情书。
02.易烊千玺、李庚希CP感太足,影后追星成功
易烊千玺和李庚希的吻戏,来得如此突然,却又让人有种“孩子长大了”的既视感。
其实文艺片中的吻戏,大多不太讨喜,尤其是两个青年演员,最典型的就是《燃冬》。
而易烊千玺和李庚希的气质,竟然还真比较登对。
在最后一个单元中,易烊千玺演小混混,而李庚希则是吸血鬼。
两个不同物种的生物,在一天晚上,他们抛弃所有,无所顾忌地相爱了。
即使明知道第二天她会魂飞魄散,而他或许又会进入下一个轮回,可他们依旧毫不在乎。
易烊千玺和李庚希的表演是炙热的、鲜活的,与之前的消极暗淡截然不同。
他们望向对方的眼神中,满是爱意,同时又是同样的张扬富有个性。
看了两个人的对戏,我也突然明白为何李庚希能成为唯一一位拿下金鸡影后的00花。
她的魅力不仅仅存在于表皮,而是想要狂野生长,可以藏匿在任何一个肢体语言之中,无人可以模仿的美。
正如同易烊千玺一样,不受外界纷扰,只默默地追寻心中的信仰。
值得一提的是,李庚希其实是易烊千玺的粉丝。
曾在某档脱口秀综艺上,李庚希直接表示自己喜欢易烊千玺,希望能得到易烊千玺的演唱会门票。
当然,也有网友辟谣脱口秀的稿子是别人写的。
不过在我看来,易烊千玺作为初代男团idol,后面早已转型成功,会成为新生代的偶像也无可厚非。
而李庚希,能在坐上影后宝座后,直接与易烊千玺进行深度合作,甚至还有吻戏,那才是羡煞旁人。
要知道之前与易烊千玺在影片中组CP的,还是三金影后周冬雨,以及谋女郎刘浩存。
能有这样直白的吻戏,看来李庚希在易烊千玺的演艺事业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得不说,CP感还真是门玄学。
结语
或许文艺片就是这样,而喜欢看文艺片的影迷,也能在这部影片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艺术感。
毋庸置疑的是,《狂野时代》在宣传期间也完全对媒体投其所好,毕竟这部影片的运镜确实高级,几个单元都有对应的讨论热点。
再加上易烊千玺自带的巨大流量,该影片可以撑起一整年的文艺片市场,是情理之中。
而易烊千玺竟然能为电影事业,做到完全抛弃自身包袱,贡献自我,却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
国产片就是该有更多这样有趣的影片,以及不刻意讨好饭圈,只专注作品的影人。
最后的最后,毕赣导演选择用“再会”两个字对话大银幕前的观众,而坐在影厅的我,也确实如大梦初醒般回到现实。
其实影片中,所谓“狂野时代”只不过是对各个时期电影发展的概述,可在我看来却是对能够一刀不剪上映的国产片环境变化的赞许。
《狂野时代》,让我们更加狂野一些,勇敢向下一场梦进发吧!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
来源:八卦南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