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时代》背后:毕赣和他的狂野旅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3 12:36 1

摘要:易烊千玺一人饰演了五个角色,其中一个角色的特效化妆需要每天花费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舒淇在一个圆盘上跳舞,随着摄影机转动,布景需要被精确移走;为完全呈现 “ 切开背部有光透出 ” 这几个字的画面,各部门配合做了半年时间 ……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UqUZqS8

易烊千玺一人饰演了五个角色,其中一个角色的特效化妆需要每天花费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舒淇在一个圆盘上跳舞,随着摄影机转动,布景需要被精确移走;为完全呈现 “ 切开背部有光透出 ” 这几个字的画面,各部门配合做了半年时间 ……

毕赣新作《狂野时代》让我们看到近年来华语影坛已经非常少见的,以极高的美学和工业水准呈现出来的一部作者电影,一场为纯粹艺术享受而打造的视觉盛宴。从《路边野餐》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再到这部《狂野时代》,毕赣每一次都在挑战创造力的极限。这次他用五个不同风格的章节、跨越一个世纪的时间线,构建了一场关于记忆与时间的宏大浪漫叙事。

从戛纳到平遥再到院线,《狂野时代》也终于抵达大众面前了,上映前预售破亿已显示出观众对其的热烈期待。近日娱理工作室与毕赣导演再度进行了深度对话,聊聊“狂野”背后的这场冒险。

从《地球最后的夜晚》到《狂野时代》,影迷等了毕赣七年。参演了两部电影的黄觉说,这些年他经常梦见自己回到了凯里,像被困在了那里。

" 它的刺激没办法具体化成哪一天、哪个人、哪个事件,而是一种大的时代情绪带来的积累。 " 到某个时间点,毕赣突然决定要拍这部电影。

他选择以 " 迷魂者 " 和 " 大她者 " 作为核心意象, " 迷魂者 " 作为各个故事的主角贯穿始终,而 " 大她者 " 作为一个绝对的理性角色,要把她的视角和感触“从银幕中扔回给观众”,是一个“场外的主演”。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UsXyyFl

电影通过六个篇章,带领观众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漫长时间跨度。每个篇章对应不同的时代和电影风格,从早期默片到黑色电影,最后到末日狂欢的现代故事。

毕赣坦言, " 我们在最开始筹备的时候就觉得好复杂,但那时依旧低估了它的复杂性。 " 这种复杂不仅体现在时间跨度上,更在于每个篇章都需要独立的美学体系、叙事逻辑,也需要独立的筹备和执行,相当于在同一个项目下启动了六个子工程。

“ 本质上我们拍了六部电影,因为其实每个篇章的素材都能支撑它成为一个更长的作品。”

电影并非按照最后呈现的顺序拍摄的,最早拍的是易烊千玺饰演中年男人的篇章,然后是第二个篇章,然后是第三个,随后是默片部分,最后是含有超级长镜头的最后一个篇章。转场和季节变化给制作带来了额外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拍摄时《狂野时代》何时能杀青一度成了一个谜。

影片开篇的 “ 迷魂者 ” 形象曾登上热搜,其怪异又充满冲击力的造型令人过目难忘,很多人也惊讶于没认出他是由易烊千玺饰演的。

毕赣透露,这一形象的设计关键词是 “ 混沌 ” 。 “ 作为意识的开始、世纪之初故事的起点,我希望迷魂者这个角色就像混沌的婴儿或怪物,处于非常早期的状态。 ”

美术部门为这一形象准备了多个方案,毕赣最关心的是如何表现出混沌感。 “ 大家喜欢用词汇来概括,但对我们来说很难的是如何让它变得特别混沌。 ” 最终的形象融合了早期电影的特质,既有表现主义经典电影的影子,又带有锈迹斑驳的岁月痕迹。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Uv02Th6

这个形象需要易烊千玺每天花四个小时时间来做特效化妆造型,并且要顺应造型去摸索表演方式。“他第一次试妆出来效果就挺好的,跟我们的想象是一样的,我们彼此也对这个角色有共识。很多人看图片觉得会不会恐怖,看完电影就知道一点都不恐怖,他应该是能触发人心底柔软的部分的。

实际上我们很担忧的是背后的电机机器。那台机器应该是被洪流冲刷过无数遍的,这些描述词只在我和主创之间沟通,实际执行时我们决定让它被敲打,有专门做雕塑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处理它,让它畸变变形。”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UwBQs2g

鸦片馆的场景之所以看起来很有早期默片的味道,一个秘诀是在透视方案上做了很精细的调试。拍摄时的真实空间就是一个几百平的场馆,但里面只有一个楼梯,摄影机前面有块亚克力板,鸦片馆的轮廓和特征都是画在亚克力板上的,有一个部门专门做校准工作。电影里这段看起来有点像看 CT 的感觉,虚虚实实,如梦似幻。

舒淇的舞步也很有挑战,剧组制作了一个很大的圆盘,里面分成四份。随着摄影机转动、舒淇走动,布景要被一个个挪走,最终摄影机回到原点的时候,场景已经“崩掉了”。

第二个篇章变成了谍战片,有一场镜子戏的设计调度很复杂,需要反复实验。

“有人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执行起来其实很难。很多人说不能用视效吗?但视效也没有想象那么简单,想做好需要很多前置条件。

比如那个切开背部的镜头,那场戏从准备到拍摄,再到视效处理花了半年时间。首先要想要切开背部的感觉是什么,我希望它是真的被切开,里面有光透出来、分裂出来,制作团队与法国视效团队合作,通过特制的床、隐藏的灯光和特殊制作的胸腔道具等,结合视效技术,最终实现了一种迷人的艺术效果。它需要很多条件和配合,我们拍了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最终是一个小展览,而不是简单拍完就丢给视效部门。”

第三个篇章是一个有禅意的寓言,多次出演毕赣电影的“小姑爹”陈永忠减重到脱相,为了呈现出毕赣想要的一种有苦味和禅意的、有雕塑感的角色形象,雪天拍摄带来的真实冷感也帮助他塑造了角色。

作为一部视觉艺术大片,很多观众以为会是特效的地方其实反倒是实拍,比如这一篇章里在水中写出的“苦”和“甘”两个字,剧组真的花了不少工夫养浮萍。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UxWWaht

拍摄 80 年代的篇章时,毕赣选择以嗅觉作为核心感官元素。 “ 嗅觉不像其他感觉幻觉程度很高,但嗅觉好像反而跟一些很亲切的回忆有关,人们总是能通过嗅觉回忆起小时候的很多事情。

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我们父辈在那个年代里见识到很多超出理性的事情。社会刚刚复苏、开始正常运转,很多人之间产生情感里的各种冲突,也出现了不少骗子。 ”

易烊千玺在这一篇章里的妆造也需要每天做三个小时,把脸部做了很多微调,千玺自己也会观察中年男人的神态、说话的声线、跟小孩之间的相处方式等。小朋友演员是海选出来的,非常松弛,跟千玺之间的对手戏很有火花,毕赣形容他们的相处方式更像是朋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Uyjjq8p

第五个篇章是最后拍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篇章。毕赣的三部长片里,每一部都有一个令人惊艳的长镜头,调度之复杂、对全剧组配合度的要求之高都是十分罕见的。第五篇章中一个超过半小时的长镜头,长镜头里还有快进,拍摄过程从天亮到天黑又到天亮,易烊千玺和李庚希一路奔逃,跨进千禧年。

因为拍摄这一篇章的幕后团队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原班人马,大家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和默契,才能在可控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长镜头。

“我最早写过一个小说,也是讲一对年轻男孩女孩私奔的故事,故事内核一样,但里面的人物关系做了很大改变。我们很早就选定了拍摄的地方,然后跟编剧策划组一起,根据这个地方把故事又做了调整。大概在 1999 年的资料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动人的东西,看到当时好多人打工时给自己女朋友写的信。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V1KyY1a

这是一个很狂野的电影,基本上每个人内心最炙热的部分都狂野了起来。我觉得不需要说我们的演员,他们很专业,我们彼此信任程度很高。虽然拍摄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大家对想要追求的核心是一开始就坚持的。”

这一个镜头拍了整整半个月,一遍一遍排练、拍摄。因为要卡日出的节点,每天的天光又不一样,每天一早灯光指导就出去测光,摄影指导也会拿着机器去测一遍,大家再一起看怎么调。通过技术排练和演员彩排,长镜头才能越来越凝练,而不是散掉。在最精炼的状态下,两个演员奔逃出去,上船,开走,那种奔赴自由、迎接末日新生的热烈感才能出来。

拍到中间的过夜时段(电影中呈现为“快进”效果),所有台前幕后人员也不能休息,演员得去做准备,比如处理脖子上的妆造,因为下一场要用,其他工作人员也各司其职,导演组要带群演走动线,造型组、化妆组每个组都在持续工作,甚至演观众的群演也是幕后人员,要在两三个小时里保持表演状态。

按照海运的规定,易烊千玺和李庚希都学习了船只的驾驶技术。两位演员也完全把自己交给了角色,“和他们工作是一件挺快乐的事情,演员的心思都在如何贡献角色上,主创的心思则在于如何和我一起把整个时代、整个电影的故事概括出来,所以我很满意。”毕赣说。

毕赣向娱理工作室透露,他之前看过《少年的你》和其他一些作品,觉得易烊千玺可塑性很高,所以想邀请他出演。而易烊千玺得知要一人分饰五角时,也觉得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个对演员来说很难得的机会。

“但见面之前,我不确定他有没有挑战和突破的欲望,见面后发现,虽然彼此都是很内向的人,但对冒险和挑战的渴望是能很快感觉到的。 “ 我们会一起看很多资料,讨论形象。”毕赣说。

在讨论如何饰演中年男人时,毕赣要求千玺“走得存在主义一点”。我们问毕赣,这样的描述会不会有点抽象,毕赣认真地说,这个要求其实很具体——

这是属于我和演员之间的工作 “ 黑话 ” 。讨论中年男人的气质时,我们说应该是一种 “ 存在主义 ” 的表现,它其实是一个结语,一个结果,不是一种描述。在现场指导时,这样的 “ 密码 ” 只有演员本人能懂,他听到后,心中会浮现出我们讨论过的几十个具体词汇,包括走路的速度、说话的语调、面对镜头的方式等等,都会改变。所以 “ 存在主义 ” 这四个字背后,是大量资料叠加出的形象结果,只是在现场用来提醒他,把那些感觉贯穿到灵魂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V3b7l2W

可能跟毕赣导演合作的人都要掌握这样的“共脑”能力,大家才能在美学方面达到高度统一。

“ 舒淇,当然我是她的粉丝,看过她很多作品。基本上吃完饭,这件事就确定了。我这么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是,我不太需要跟演员做太多测试或交流,基本上吃完饭,认知是不是一样就会清楚了。他们本身都是很优秀的演员,有过很优秀的作品,所以很快就能推进下去。

和赵又廷第一次合作感觉也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而且他特别帅,不是表面的好看,是当他变成长官——这个在组织中摇摆、内心欲望挣扎的角色时,呈现出一种巨大的忧郁,特别能感染我们。他还去学了特雷门琴,自己每天在房间里孤独地练习,很快就学会了,和他合作也是很美好的机会。

李庚希我之前没看过她太多的电影和剧,只看过一些片段。她给我的感觉很奇妙。其他角色都有一定的理性层次,但她这个角色很靠直觉。我一时都想不起什么时候和她见的面了,全靠直觉。沟通下来,她对角色的理解是没问题的,到现场后更是发现完全没问题,她是一个很靠本能的演员,不是非常需要理性的支撑。我一直鼓励她靠本能去释放,她最终呈现得特别好,应该是她最美的一面。

觉哥(黄觉)就不用说了,他基本上已经是和我一个系统、一个宇宙里的了,我们私底下感情很深,就像一家人。因为我们兴趣相投,其次他作为男主角我们合作过,他知道我对艺术的追求是非常明确和纯粹的,所以沟通时没有任何障碍。”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V4lJGfv

至于千玺之前说导演总是改剧本,毕赣笑说:“他们和我关系好,所以老吐槽我。但实际上每个篇章的剧本都写了很多稿,演员拿到的核心是永远不变的,我们会根据现场情况做微调。我工作观念里确实有一定的即兴成分,正是在大量准备后,那些即兴才能造就演员的闪光点。”

戛纳首映后,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毕赣献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对此,毕赣有着更开放的理解。 “它本身是关于电影的背景,是一个最好的概括。最后那份浓烈的感情,到底是给电影还是给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大家看完电影会有自己的解读和感受。

对于电影的未来很难讲,因为电影的未来不在唱不唱衰,全世界的电影都在发生波动,但这个波动到底是行业发生了变化,还是有什么本质上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只觉得人对故事的理解和诉求在发生改变。”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bV8E9OQp

当聊到是否会坚持这种看似 “ 反 AI 、反短视频 ” 的创作时,他的回答是: “ 可能不是具体在叛逆什么,而是这是电影很美的一面,所以肯定会用这样的电影语言去创作,甚至都不需要 ‘ 坚持 ’ 。 ”

《狂野时代》无疑是一次电影的冒险,不仅对毕赣和全体主创如此,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也是如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拍摄一部如此精美、宏大、复杂的作者电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持。从《路边野餐》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再到《狂野时代》,毕赣的创作轨迹展现了中国作者电影的更多可能。

主创们用行动证明,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用繁复的手工艺、狂野的想象,去守护电影这门百年艺术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个狂野而浪漫的故事。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