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事态升温!17部日影撤档,IP依赖企业该如何破局?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23 11:24 1

摘要: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Ced70vv

编辑 |拾花不拾遗

近期中日事态升温,17部原定年内上映的日本电影突然官宣暂缓,其中就包括《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昨日青春》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这个消息刚出来的时候,不管是二次元爱好者还是普通影迷,都有点懵圈。

本来以为只是个别影片调整档期,后来发现其实是未上映日影的集体“刹车”,这规模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里确实少见。

更让人关注的是,已经上映的《鬼灭之刃:无限城篇》这些片子,并没有跟着暂停密钥,还是能正常购票观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ChRGQk6

这种“已映正常、未映暂缓”的分化操作,也能看出行业对事态的谨慎态度。

毕竟之前《鬼灭之刃》这部片子在中国已经卖了不少票房,要是中途下架,损失可不小。

而那些还没上映的影片,选择暂缓其实是在规避风险,毕竟没人能预判接下来的市场走向。

这次撤档潮里,最头疼的应该是电影引进方。

从公开的片单和财报能看到,猫眼娱乐、华桦文化这些公司都是主要玩家,猫眼之前还官宣要引进《美少女战士宇宙终章》,只是没说具体上映时间。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Cl6WDoe

而像光线传媒、华策影视这些头部公司,反而没什么日本电影储备,这波算是侥幸避开了风险。

很显然,上市公司的风险意识确实强一些。

之前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不算差,比如2023年的《铃芽之旅》就卖了5亿多票房,2024年《鬼灭之刃》上部也有不错的成绩。

但光线、华策没跟风布局,反而把精力放在国产动画上,现在看来真是明智。

反观一些中小引进方,手里握着不少没官宣的日影,现在能不能上映都是未知数,怕是最有体会其中的压力。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CrRMUwc

这些待映的17部日影,类型大多是动画和青春片,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和二次元群体。

他们的观影需求一时半会儿没法完全满足,大概率会转向国产动画或者好莱坞电影。

对院线来说,日影的排片占比虽然不算高,但突然空缺出来的场次,也得赶紧找其他影片填补,不然就会影响营收。

和电影圈的紧张气氛比起来,IP衍生品行业的压力其实更大。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咱们身边的不少玩具、食玩,核心IP都来自日本。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CuhgOy7

比如拼插玩具品牌布鲁可,超过一半的收入都来自初音未来、奥特曼、宝可梦这些IP;准备上市的金添动漫更夸张,接近六成的收入靠奥特曼、蜡笔小新这些日本IP撑着。

过度倚重日本IP的弊端,这次算是彻底暴露了。

本来这些IP的授权费用就不低,现在又遇到市场波动,新IP引进和产品销售都可能受影响。

无奈之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减少日本IP的宣传,或者暂时观望市场反应。

不过也有提前布局的公司,卡游就是个典型例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D0iLQ8G

以前卡游也靠奥特曼IP吃饭,收入占比一度超过一半,但近一年来一直在发力国产IP,比如叶罗丽、斗罗大陆、蛋仔派对这些,还在原创IP上砸了不少钱。

现在看来,这波转型真是太及时了,至少能对冲一部分风险。

实丰文化也在做类似的调整,以前主要做宝可梦的电动玩具,现在把精力放在蛋仔派对、奶龙这些IP上,还开发了AI玩具。

国产IP这些年的发展确实不错,叶罗丽的衍生品一年能卖20多亿,斗罗大陆的授权收入也破了15亿,不管是受众粘性还是商业化潜力,都不比日本IP差。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D2dZem1

如此看来,IP行业的“去日本依赖”已经成了趋势。

晨光股份、元隆雅图这些公司,也在和故宫、敦煌文创这些国产IP合作。

毕竟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IP,就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遇到风吹草动,整个公司的营收都会受影响。

有意思的是,和电影、IP衍生品的波动比起来,演出市场倒是显得很平静。

上周末上海举办的MACROSSF专场演唱会,居然来了超万名观众,大家都是冲着来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D4Tel4J

而且上海还官宣12月要办中日音乐行业交流活动,连办三天现场演出,这对摩登天空这些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为啥演出市场没受影响?可能是因为这类活动的筹备周期长,而且受众更精准,大多是核心粉丝。

更何况,声优见面会、动漫演唱会这些活动,属于小范围的文化交流,和院线电影的大众属性不一样。

不过这也不代表演出市场能高枕无忧,后续还是要看事态的发展。

除了电影、IP、演出,日本漫画出版和手游行业也可能受到隐性波及。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D6N55E6

以前不少日本漫画在国内很受欢迎,一些日本手游的营收也不错,但现在企业大概率会更谨慎。

毕竟市场环境变了,谁也不想踩坑。

回顾这些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其实一直有起有伏。

但优质文化内容的流通需求,从来没真正消失过。

这次的事态,对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企业而言,加速原创能力建设、优化IP矩阵才是长久之计;对市场来说,保持对优质产品的包容,让文化交流成为增进理解的桥梁,才是最该做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aD7lnaZj

毫无疑问,中日文化交流现在正站在十字路口。

日影撤档只是一个缩影,背后反映的是行业对风险的把控和对未来的选择。

过度依赖别人的IP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企业只有做出更多好的原创内容,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而文化交流,也会在这样的调整中,找到更稳健、更多元的发展路径。

来源:虞非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