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失灵 动画片横扫北美,小学生才是现在的票房之王?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23 00:42 1

摘要:美国电影行业今年面临罕见低谷,传统支柱类型包括超级英雄、PG-13 商业片与成年向原创作品普遍表现不佳。但与整体颓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PG 片线的全面爆发。《疯狂动物城2》《魔法坏女巫:For Good》上映前即锁定今年最热门电影,预售数据打破同级别纪录,反

美国电影行业今年面临罕见低谷,传统支柱类型包括超级英雄、PG-13 商业片与成年向原创作品普遍表现不佳。但与整体颓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PG 片线的全面爆发。《疯狂动物城2》《魔法坏女巫:For Good》上映前即锁定今年最热门电影,预售数据打破同级别纪录,反映家庭向与少儿向观众正在重构市场节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fxM3KbFS

行业长期奉行的“PG-13 才是票房主力”已经被现实推翻。《阿凡达》《复仇者联盟》《星球大战》乃至《壮志凌云2》曾证明 PG-13 的统治地位,但如今,这种优势快速瓦解。去年北美市场首次出现 PG 电影整体票房超过 PG-13,且差距在今年可能进一步扩大。核心原因既包括 PG 产品线高胜率,也包括 PG-13 类别的回报不如过去稳定。

今年的成功案例十分集中。《我的世界》《星际宝贝》《驯龙高手(真人版)》连续占据票房榜前列,甚至在部分市场压过《碟中谍》等中高成本动作片。《疯狂动物城》和《魔法坏女巫》两部续作预期将再度刷新纪录,形成行业“压舱石”。影院端的反馈也极为一致,多家连锁表示 PG 内容是排片优先级最高的品类,可靠性远超其他类型。

在商业逻辑上,这一轮逆袭的关键,是超出行业想象的“年轻观众回流”。National Research Group(NRG)的报告指出,过去三年推动院线票房的核心力量是儿童与“前青少年”群体。尽管他们长期生活在移动设备与流媒体环境中,但实际观影偏好却更倾向影院,认为电影是一种“与朋友和家人共同完成的线下体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fxNPKjPl

这一代年轻观众呈现出强烈的线下社交需求。NRG 数据显示,Gen Alpha 对电影院的偏好高于 Z 世代、千禧一代与 X 世代,特别看重 IMAX、3D、巨幕等更具仪式感的观影形式。影院经营者因此普遍强化沉浸式厅的排片比例,并将 PG 动画视为最稳健的卖座产品。

与此同时,PG 内容最能满足“参与式粉丝文化”。从《魔法坏女巫》的合唱场,到《KPop Demon Hunters》的应援现场,再到《我的世界》观影时孩子们大喊“chicken jockey”的梗文化,这些高度社交化的行为直接创造票房势能。对孩子而言,进场不仅是看电影,更是加入流行语境、第一时间参与线上内容讨论,因此预售数据对 PG 电影尤其关键。

从供给端看,制片方押注 PG 内容还有另一层优势:跨世代 IP 能力。明年的《玩具总动员5》天然具有“双层受众”,既能吸引看着原版长大的千禧一代,也能带动他们的下一代入场。同理,《海绵宝宝》新片也将在今年年底上映,形成新一轮家庭向消费高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fxOOuT2A

当然,PG 市场也并非毫无风险。今年皮克斯的《Elio》表现低迷,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口碑不佳,说明品牌熟悉度、叙事节奏与制作质感仍是决定成败的变量。但放在整体市场背景下,这些失败只是少数例外,不足以改变 PG 类别的上升趋势。

院线的排片策略正在快速变化。以 Penn Cinema 为例,针对一部名为《David》的圣经题材动画片,预售强劲到让管理层连续加开多个厅,甚至预测其在部分市场将超过《阿凡达》新作的表现。这种情况在疫情前十分罕见,但如今已经成为“新常态”。

好莱坞当前依赖的最核心力量,是原本没有消费能力、却能决定家庭消费决策的 10 岁观众。只要他们愿意走进电影院,好莱坞就可以维持基本盘。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椎名茉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