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速点 “关注” 澜史志!每日精彩不错过!既能轻松讨论分享,更能解锁满满参与感,感谢您的陪伴
《风林火山》这片子挺有意思,2018年就拍好了,结果拖了好几年才上,还是香港2025年才映的。
它拿着4亿港币砸出港片投资纪录,凑齐了金城武、梁家辉这些大佬,却传出导演和演员不和,任贤齐戏份删到没进主演名单,看完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今天咱就聊聊它,看看这片子到底是港片新希望,还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风林火山》最敢玩的就是风格,它没走传统港片的路子,反而学DC《小丑》《守望者》那套暗黑调调。
这种冷到骨子里的感觉,比不少港片的“伪残酷”真实多了。
导演麦浚龙之前拍《僵尸》就爱搞这种阴沉沉的美学,这次算是把路子走到底了。
它花钱也实在,香港影史投资纪录被它破了,一砸就是4亿港币。
最狠的是1:1还原1994年的铜锣湾,最后还直接炸了。
1994年的铜锣湾可不是小地方,当时日均人流量超50万,是港英时期最热闹的商业区,搭这么个实景得近2万㎡,光这一项成本就占了总投资不少。
本来想夸它舍得花钱,后来发现这钱花得值,至少画面上没糊弄观众。
配乐还找了坂本龙一,这位拿过奥斯卡的大师确实有一套。
他没写啥热闹旋律,就用钢琴单音加电子噪音,配合片子的冷色调,压抑感直接拉满。
你听着那配乐,再看画面里的大雪飘在香港街头,那种末世感,说实话比台词还管用。
这片子没忘本,到处都是对老港片的致敬。
比如那句“我这样的人没得选择”,明眼人一看就想起《无间道》。
《无间道》可是2002年港片黄金期的代表作,票房超5500万港币,拿了金像奖最佳影片,那句台词就是它的魂。
《风林火山》把这话放进来,不光是致敬,更是把“身份困境”这事儿往深了挖。
还有重庆大厦,《重庆森林》里它是金城武遇林青霞的地方,满是都市孤独感,到这儿直接成了毒品交易窝点,成了黑暗的代名词。
同一个地方,两种味道,能看出导演想把老港片的符号玩出新花样。
不过它也没光守着老本,对“卧底”的写法就挺突破。
《门徒》里吴彦祖演的卧底顶多自我怀疑,这片子里的卧底直接精神失常炸医院。
这种极致的痛苦,虽然看着扎心,但确实更贴片子的“末世感”,比之前港片里的卧底戏更狠一点。
可惜这片子问题也不少,最明显的就是剪辑,2018年拍完拖到现在才上,据说就是因为导演想搞碎片化叙事,制片方要线性叙事,最后妥协出来的版本乱七八糟。
任贤齐的戏份删得只剩一点,本来他的角色是连接底层杀手和高层家族的关键,这么一删,好多剧情都接不上了。
时长也不够用,125分钟要讲警察、帮派、富二代、港英当局四条线,分给金城武、梁家辉六个主演,每人戏份还不到20分钟。
你想啊,角色刚立起来就要推进剧情,怎么可能丰满?去年《毒舌律师》134分钟只讲一条线,角色就立得很稳,票房还超1.1亿港币。
这么比下来,《风林火山》确实有点贪多嚼不烂了。
还有人物动机没说清,比如为啥要屠杀手无寸铁的路人,古天乐要报恩的“恩人”到底是谁。
看完片子我问身边朋友,大家都一脸懵。
搞不清导演是故意留悬念,还是真没剪明白,要是前者还好,要是后者,那可太可惜了。
片子里唯一的温情,大概是金城武和高圆圆的“生死相随”。
看到他俩在车上牵手,我一下想起1998年金城武拍的《不夜城》,当时他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骗人的和被骗的”,到这儿又说“世情薄,人情恶”,20多年过去,青涩小伙变成满脸胡茬的大叔,变化是真明显。
这20多年,港片犯罪片也变了,从年均25部降到8部,黄金期早过了。
《风林火山》想突破是好事,但硬伤太多,撑不起“港片救星”的名头。
它更像一块试金石,告诉后来的导演,想创新可以,但别丢了叙事逻辑,想致敬老港片也行,但得让新观众看明白。
最后说句实在的,《风林火山》不算烂片,有突破也有诚意,就是没做到尽善尽美。
至于它是不是港片最后的绝响,我觉得不是,只要还有人愿意琢磨港片的魂,愿意在创新和传承之间找平衡,港片总有机会再起来。
毕竟,我们还想再看到像金城武这样的演员,在港片里留下更多让人记住的角色。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欢迎评论区交流!点赞关注不迷路,下期再会~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