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去!最大规模特展纪念中国电影120周年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22 13:42 1

摘要:35毫米“联华摄影机”、近百年前的民新公司在沪开业的喜幛、《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气氛图还原的楼台会场景、以及大量声明显赫影史名篇的一首史料……刚刚开幕的“到上海去——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特展”是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以来,规模最大、史料最多、投入最大的展览。

35毫米“联华摄影机”、近百年前的民新公司在沪开业的喜幛、《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气氛图还原的楼台会场景、以及大量声明显赫影史名篇的一首史料……刚刚开幕的“到上海去——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特展”是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以来,规模最大、史料最多、投入最大的展览。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影集团主办,上海电影博物馆和上海电影资料馆承办,作为上影集团纪念中国电影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生动、全面的视角彰显了上海“电影之城”的特殊魅力与上影深厚的光影历史积淀。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2YRRiADy

开幕式现场

展览将展出761件(套)展品、三大核心展区,系统展现了上海电影发展历程、经典作品创作脉络以及“电影之城”建设的最新实践,与上海电影博物馆常设展览形成有机互补。其中,120秒《定军山》致敬影像等近八成展品为首次亮相,同时集中呈现了上海如何成为电影商务、电影消费和电影制片生产“三个中心”等多个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新成果。

追溯上海电影的百年渊源

伴随19世纪末东西方贸易的开展,上海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代化都市形态,为电影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提供文化土壤,并持续发展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和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电影文化中心之一。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2YTAEJeP

“有一种选择叫上海”展区

上海电影的发祥并迅速建立“东方好莱坞”的历史地位,在本次展览的第一展区“有一种选择叫上海”里得到了很“上海”的呈现。该展区分为三部分,“电影洋场”聚焦上海的黄浦、虹口和徐家汇如何成为电影商务、电影消费和电影制片生产的三大中心,“西影东渐”关注电影如何从西方传入上海并形成中西文化交融与传播的独特景观,“破次元同框”定格了以卓别林和黄柳霜为代表的早期中外影人在上海的交会瞬间。其中上海成为早期电影的三大中心,是上海电影博物馆对学界最新学术成果的策展呈现。

展区内“滑稽大王来白相”“黄家小姐荡马路”“去十六铺做生意”等极具沪语特色的小标题,散发出展览浓浓的上海气质,也让学术内容变得生动亲切。展览还近乎等比例复刻了1926年民新公司在沪开业时,名流粤商赠送的喜幛,这块长约四米的喜幛绣品将“玉堂富贵”和“松鹤延年”吉祥图融为一体,寓祝愿事业恒久繁荣之意,作为早期上海影业发展的证物弥足珍贵。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2YUVcSEG

复古而摩登的气息

回望上海电影五次创作高潮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电影产业和市场。此后百余年来,上海电影先后形成了五次创作高潮,在承继百年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精品佳作,努力争当中国电影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主力军。

展览第二展区“海上华章”梳理了上海电影百余年发展进程中的五大创作高潮期。1933年3月,由夏衍、阿英、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5人组成“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确立了党对电影文化事业的领导,成立了“电通电影制片公司”,聂耳、田汉等人加入创作团队,开辟了“左翼电影”新天地。由此诞生的《风云儿女》《神女》《春蚕》《桃李劫》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左翼电影,促成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创作高潮。此后,相继出现了战后反映百姓生活的现实主义电影,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而作的社会主义“人民电影”,改革开放后至2012年在叙事、美学等方面展开多维探索的电影,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元繁荣的电影创作盛景。通过历史文献、实物藏品、场景还原等丰富详实的内容,展览诉说着上海电影在不同时代创造的杰出成就——一系列珍贵的电影连环画、电影说明书,更有1930年代见证了《三个摩登女性》《野草闲花》《神女》等影史经典影片诞生的35毫米“联华摄影机”这样镇馆之宝级别的展品,相当“有料”。

开幕当日,夏衍的孙女沈芸向电影博物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照片史料。这已经是她自上电博2012年开业以来的第三次捐赠,“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只有长期的留存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才能体现出他最大的价值和最终的意义,而我需要做的,只是为这些藏品找到它最好的,也希望是最后的归宿。十几年过去了,我做到了,上海电影博物馆也做到了。”沈芸说。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2YZDUjms

上影集团党委副书记郑英豪、上影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徐春萍,一同上台为六位嘉宾授予证书。(夏衍先生孙女沈芸女士,著名演员上官云珠之子韦然先生代表赵佐先生,著名演员、导演徐松子女士,以及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曾映雪女士上台接受上海电影博物馆的捐赠证书;为此次展览提供了极大支持的张舒萌先生、吴绮民先生一同上台接受上海电影博物馆的鸣谢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展区精心设置了一个以“大闹天宫”与“浪浪山”为主题的互动空间。观众可步入这个由创作台、破亿海报与小妖怪玩偶组成的沉浸场景,亲身感受“中国动画学派”的美学传承和突破创新。

超出片“场景”全方位展现“电影之城”前世今生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始终以光影书写时代与城市的故事,以创造与创新拓展电影的多元生态。这里有对海派电影基因的守护,有对全球视野的彰显,更有融入市民日常的电影生活。电影之城,既是致敬,更是展望,上海正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力,推动电影与城市共生共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2YdposaZ

电影之城展区

展区三“电影之城”运用电影海报、影像资料及艺术装置等展陈手段,直观展示了上海在电影出品、节展活动、影迷文化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展区内容涵盖电影遗产保护、沪语电影新风尚、电影展映全民参与、文商体旅展融合发展多个维度,反映出“电影之城”的蓬勃生机。

为鲜活展现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国内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的精彩时刻,以及上海日常影展的丰富生态,展览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展品:第二届上影节期间布满影人签名的迎宾钢琴、各届上影节海报,以及各类日常影展海报,承载了影迷满满回忆;由大象点映设计的上海电影地图,串联起各类影人故居、电影取景地与特色影院,成为这座电影之城的独家电影行旅路线;在“影迷之家”,观众可在琳琅满目的电影周边中,切身感受电影为生活增添的美好。整个空间设计兼具强互动性、高沉浸感与传播趣味,为观众带来了新颖的观展体验。

除了内容聚焦上海电影的繁荣,展览亦通过视觉设计,传达上海的海派摩登气质,极具颜值属性。三大展区分别采用三个主色调,展区一以摩登绿色,展现早期上海电影的生机勃勃;展区二以浓烈红色,代表上海电影的大繁荣和薪火传承;展区三以明亮黄色,代表上海电影之城的热烈和蓬勃。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2Yf8aL5s

超出片的打卡装置

展览中设有各种高颜值、可互动的展区。无论是由《神女》中阮玲玉穿着的旗袍、联华摄影机组成的“神女”主题场景,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气氛图还原的楼台会场景,还是由影迷金句组成的打卡墙和沉浸式镜面互动区“迷影的盗梦空间”和“封神前传”VR体验空间,都让人忍不住踏入这段光影交织的奇幻旅程。从上海礼查饭店的第一场放映,到VR时代的沉浸体验,电影始终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生长焕新。

好看、好玩、好拍,更好带回家。此次展览的文创消费成为另一大亮点。上海电影博物馆全新推出的“电影洋场”夜灯礼盒、“片场宝宝”电影IP的毛绒挂件、抱枕等系列周边,让电影艺术以更有创意、可感可触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上影集团总裁王隽在活动致辞中阐释了此次特展对于纪念中国电影百廿华诞的独特价值,“我们坚信好看的电影是观众的期盼。今天的我们,将站在新的120年的起点,聚焦大作品、精美作品、新型作品,持续擦亮‘上影出品’的金字招牌。我们坚信创新的技术是产业的未来,我们将积极拥抱技术变革,瞄准未来市场与方向,形成产业新的格局。我们坚信走过120年历程的中国电影,依旧焕发着蓬勃生机,迎接下一轮绽放!”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来源:梦回迷城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