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邵艺辉执导的《好东西》一举斩获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而尹丽川执导、咏梅主演的《出走的决心》却意外颗粒无收,让无数观众直呼“意难平”。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落下帷幕,一场关于女性电影表达与评奖标准的舆论风暴随之而起。
邵艺辉执导的《好东西》一举斩获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而尹丽川执导、咏梅主演的《出走的决心》却意外颗粒无收,让无数观众直呼“意难平”。
在网友自发发起的最佳女演员投票中,咏梅以断层优势领先——“观众心中有自己的最佳”,这句心声成为这场争议中最响亮的注脚。
胜负已定,但讨论从未停歇:咏梅是否真的输给了宋佳?《出走的决心》是否不敌《好东西》?答案早已超越奖项本身,直指女性题材的表达范式与演技评判的深层逻辑。
两部影片虽同属女性议题赛道,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美学路径,恰似女性叙事的两种极致表达。
改编自“50岁阿姨苏敏自驾出走”真实事件的《出走的决心》,以近乎白描的现实主义笔触,冷静撕开父权结构下女性被无声吞噬的生存真相。
影片聚焦李红(咏梅 饰)大半生的压抑:为家庭搁置旅行梦想,在丈夫的冷漠控制中消耗自我,在“懂事”的枷锁下牺牲半生。
通过她与母亲、女儿三代女性的命运交织,影片勾勒出跨越时代的女性困境图景——母亲是旧秩序的完全臣服者,李红是觉醒却受困的挣扎者,女儿则险些沦为新一轮家庭劳动循环的继承者。
咏梅的表演被赞为“演技教科书”,她以极致内敛的克制,用眼神流转与微表情变化,传递出角色深藏的压抑与迷茫,直至最终驱车远走那一刻的释然与新生,让无数观众在静默中泪目。这种将个体苦难升华为群体共鸣的表达,让影片成为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正如观众所言:“它像一粒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带来改变的勇气。”
如果说《出走的决心》是沉重的现实叩问,《好东西》便是一曲轻盈的破壁宣言。作为邵艺辉继《爱情神话》后的又一力作,影片以轻喜剧为外壳,包裹女性觉醒的内核,讲述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 饰)与邻居小叶(钟楚曦 饰)在相互温暖中打破规则、找回自我的故事。
它摒弃了女性题材常见的苦难叙事,代之以生活化的对白与段子式的金句,却在嬉笑之间精准触达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影片结尾,面对铁梅的自我怀疑,小叶一句“为什么要什么都做好?裁判是谁?我们不要玩他们的游戏了”的反问,成为全片点睛之笔,让无数被“完美女性”标准绑架的观众热泪盈眶。
宋佳演绎的铁梅,既是职场强人,也是不完美的母亲,这种贴近日常的角色常被误解为“无需演技”,实则不然——她以“轻”驭“重”,在自然平淡中暗藏戏剧张力,在生活流表演中精准拿捏刻意与随意的边界,这种跳脱苦情窠臼的叙事尝试,让《好东西》成为当下影坛的稀缺存在。
争议的根源,实则是两种女性表达范式与演技评判体系的正面碰撞。
《出走的决心》的力量,源于其深刻的现实穿透力与历史纵深感。它不只讲述李红一人的出走,更折射三代女性的命运循环,片中男性的缺席与掌控、社会对女性的隐性规训,皆通过生活细节自然流淌。咏梅的表演以“沉”取胜,将角色半生的压抑与最终的突围演绎得层次分明,这种大开大合的悲情式演绎,契合了大众对“演技炸裂”的传统期待。
而《好东西》的突破,在于重构了女性叙事的逻辑——不依赖苦难煽情,而是以幽默与温情解构“母职惩罚”与性别规训。宋佳的表演以“轻”见长,在日常化的言谈举止中传递角色的觉醒与自洽,这种“举重若轻”的演绎,挑战了以“爆发力”为核心的传统演技评价框架。
奖项的归属,本质上是评奖标准在特定时刻的价值选择。《好东西》的获奖,并非因为《出走的决心》不够优秀,而是它所代表的“新意”更契合本届金鸡奖对“电影创新”的鼓励。
在女性题材多聚焦压迫与抗争的语境下,《好东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女性的觉醒不必是撕心裂肺的反抗,也可以是坦然的自我接纳;打破规则不一定是悲壮的决裂,也可以是轻盈的“拒绝参赛”。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风格上,更在于价值内核——女性无需向任何人自证,不必被“好妈妈”“好女人”的标签绑架,她们有权定义自己的人生。而《出走的决心》的“颗粒无收”,或许恰是其艺术价值的别样印证:它未迎合市场的轻松偏好,坚持以冷静笔触直面现实之重,唤醒观众对结构性困境的深刻反思。
咏梅的表演虽未获金鸡奖加冕,却赢得了更辽阔的观众共鸣。这种来自民间的“断层领先”,其分量早已超越一座奖杯。正如苏敏的真实故事激励了千万女性,这部电影所播下的觉醒种子,终将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破土而生。
这场争议恰恰折射出中国女性题材电影的蓬勃生机与多元探索。《出走的决心》以冷峻洞察提醒我们:女性的现实困境仍需被严肃凝视;《好东西》则以创新表达告诉我们:女性的成长可以有更轻盈、更自我的姿态。两者并无绝对高下,它们分别承载着不同的时代使命——一个为过去的牺牲立传,一个为未来的可能引路。
金鸡奖的赛果已定,但两部电影所激荡的思考远未终结。当女性题材电影能包容“沉重”与“轻盈”的多元表达,当演技评价体系能同时欣赏“沉郁顿挫”与“举重若轻”,中国电影的女性叙事才真正走向成熟。
对每一位观众而言,或许不必执着于“冤与不冤”的判决,而应庆幸:我们既能在《出走的决心》中照见现实,又能在《好东西》中获得慰藉。无论是李红式的毅然出走,还是王铁梅式的坦然自洽,女性终将在自我觉醒的旅途上,寻获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芒。
来源:兰姐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