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狂野时代》?别较劲,感受就对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1 19:57 1

摘要:毕赣导演,易烊千玺、舒淇主演的《狂野时代》,就是这样一部“感受”大于“理解”的艺术电影。

电影,一定要看懂才行吗?

我认为不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用来“感受”的,而不是用来“理解”的。

毕赣导演,易烊千玺、舒淇主演的《狂野时代》,就是这样一部“感受”大于“理解”的艺术电影。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mIcUBix4

“放下‘必须看懂’的包袱,才能够打开更丰富的感知通道。”

毕赣导演其实在影片的开幕,就已经把这条核心观影指南,给到了所有观众。

默片4:3泛黄的幕幅中,电影里的观众,转头看向的是现实中的观众。

舒淇角色“大她者”,用达盖尔银版照相机镜头对准的,也是现实中的观众。

划重点:咱们观众,才是这场电影的主角!

所以比起“看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毕赣给你的“电影船票”。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mIf9qi1d

我们可以感受,金鸡奖最年轻影帝易烊千玺,一人分饰五角的演技层次。

我们可以感受,金马奖影后舒淇,“大她者”角色的理性与感性。

我们可以感受,镜头画面的诗意,以及长达37分钟“一镜到底”的酣畅淋漓。

我们可以感受,“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与思维”,分别对应佛教“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六个故事章节,是如何全方位调动我们的五个感官,沉浸式观影体验的呢?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mIgYHgrk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挖到更多“糖”——

我们挖到法国电子乐队M83,宏大、梦幻的音乐风格。

我们挖到毕赣导演对卢米埃尔默片《浇水园丁》《火车进站》、对希区柯克变焦,以及对《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诺斯费拉图》《上海小姐》《公民凯恩》等电影的致敬。

我们挖到毕赣导演对90年代爱情文艺港片的浪漫致敬。

我们挖到毕赣导演,他对电影这门艺术,饱含泪水,爱得深沉。

可能对于“理解”这些致敬线索的影迷来说,观看《狂野时代》会像是一场有趣的寻宝游戏,“感受”与毕赣导演跨越时空的会心一笑。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mIhwPFpE

即使我们对电影史不那么了解,也能够感受到《狂野时代》是毕赣导演对电影艺术的一次深情告白。

影片中那些或瑰丽,或奇诡的影像,本身就是对电影造梦能力的最佳展现,也是观众发散思维、感知感受的投射体现。

所以对于本片,我的观影建议是: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毕赣导演前作《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风格。

然后做好“感官体验”而非“智力挑战”的准备,放下对“完整理解”的执念。

如果找不到电影的“钥匙”,仅仅欣赏导演在视觉呈现上的奇思妙想,也不失为一种享受。电影中理性和感性的对撞,本身就能引发一种朦胧的情绪体验。

最后打个比喻:

毕赣拍《狂野时代》,就像一个孩子捧着一堆玻璃珠子对你说:“你看,会发光!”

你非要问“这珠子值多少钱”,那你就输了。

因为电影的本质,从来不是“看懂”,是“共振”。

来源:编剧蓝羽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