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鬼灭之刃:无限城篇》提前下映,票房连最初预期的两成都不到,才3.87亿,退票率竟然连续四天超过10%,这意味着观众的兴趣明显在减少。
你有没有注意到,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不仅是撤档,再看今年的票房数据简直扎心,曾经热闹的局面变得冷冷清清。
《鬼灭之刃:无限城篇》提前下映,票房连最初预期的两成都不到,才3.87亿,退票率竟然连续四天超过10%,这意味着观众的兴趣明显在减少。
曾经期待的8-10亿,现在看起来像是遥不可及的梦。
你说,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从排片比例的变化就能感受到,11月国产片占比都高达92%, 日本电影的排片比例甚至低到了不足1%,这不是巧合。
市场在告诉我们,国产电影的吸引力在增强,日本电影逐步被边缘化。
进口片的份额从10月的35%骤降到现在的8%,日韩影片尤为受到冷落。
人们对这些作品的接受度变低了,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国内影片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共鸣。
你我都知道,一部电影如果不能打动观众,就算投再多广告也没用。
这几年,行业的风向明显变了。
中国电影的“本土化”策略起了作用,国产动画、青春片、更接地气的题材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国际形势、文化政策和观众喜好的变迁,或许都在推动整体趋势:国产片的春天来了,日本影片的窗口期在不断缩短。
影院的排片策略也变得更加谨慎,不再盲目追逐进口片,资金流向更有“本土味”的内容。
最让人感慨的是,这一切还没有官方正式说明。
它像个谜,让人琢磨不透。
也许,未来日本电影在中国的表现会越来越低迷,但对我们普通观众来说,或许也是个好消息——国产片有更多机会表现自己,讲出更贴心、更真实的故事。
这不就挺好吗?
来源:乐观的苹果K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