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明天》获金鸡奖,“电影反映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0 11:00 1

摘要:中国电影《好东西》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内的三项大奖。同时,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也摘得了金鸡奖“最佳外语片”奖,导演宝拉·柯特莱西(Paola Cortellesi)到场领奖。有网友统计,这是这个奖项自设立以来,外国导演第一次不远万里前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BGOZYB4p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获奖后台,宝拉·柯特莱西展示自己的奖杯和证书。视觉中国丨图

2025年11月15日晚,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相较于往年,女性电影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中国电影《好东西》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内的三项大奖。同时,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也摘得了金鸡奖“最佳外语片”奖,导演宝拉·柯特莱西(Paola Cortellesi)到场领奖。有网友统计,这是这个奖项自设立以来,外国导演第一次不远万里前来领奖。

“谢谢!”当听到自己的电影获奖,宝拉抑制不住激动,她在台上用中文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这不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仅仅在2025年,她就造访了北京、上海和厦门三个城市。

这部电影曾在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进行中国首映,也是导演贾樟柯和电影发行人田祺联合创办的、致力于专注国际影片的采买和推广工作的“浪漫电影发行科”(Unknown Pleasures Pictures)成立后第一部参与宣推的影片。

截至目前,这部电影在中国豆瓣网上的评分为9.3,并且在大陆市场收获4497.9万元票房。中国也成为这部电影在意大利本土之外的最大票仓。而在意大利,《还有明天》以3240万欧元票房登顶2023年度冠军,也是该国历史上票房前十的作品。

宝拉·柯特莱西出生于1973年,是意大利知名女演员,曾经获得过有着意大利金像奖之称的“大卫奖”,《还有明天》是她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作品。在片中,她扮演了一位生活在1940年代的普通家庭妇女迪莉娅(Delia),一边要忍受着丈夫的家暴,一边还要做工补贴家用。

表面上看迪莉娅对生活已经认命,但她却悄悄地进行着反抗,不但阻止了女儿嫁给有暴力倾向的未婚夫,还积极参与到改变妇女命运的意大利二战后第一次全民公投……

《还有明天》是一部内核严肃的作品,但宝拉·柯特莱西巧妙地运用了喜剧的技巧,产生了笑中有泪的艺术效果。电影最大的悬念来自迪莉娅是否会离开暴虐的丈夫,她藏起来的那封信是情书吗?她会不会抛弃家庭追求新的爱情?

为了还原1940年代的战后意大利,宝拉特意选用了黑白画面,观众的视角总是跟随着这位能干的主妇,观察她如何利用一些技能让自己的家庭得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下去。不仅如此,她还必须面对家常便饭一般的暴力,以及想尽各种办法让女儿避免重复自己的命运。

宝拉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也与自己的女儿密不可分,她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可以让女儿这样的年轻人了解到今天女性的权利是一代代人争取的结果。毕竟,即使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在意大利这样的欧洲国家,针对女性的暴力和不公也并未消失。

希望她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BGPrJelR

影片中,女主角迪莉娅的“出走”。资料图

南方周末:你在《还有明天》这部电影中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三重身份,这种“三位一体”的创作方式是否刻意为之?

宝拉·柯特莱西:在成为导演前,我不仅是一个演员,也做了十几年的编剧,所以成为导演去拍摄电影,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南方周末:《还有明天》的创作缘起是什么?为什么要拍摄这部电影?

宝拉·柯特莱西:拍这部影片的契机,和我女儿有关,那时她大概只有九岁半,现在已经十二岁了。三四年前,我的女儿在读一本涉及妇女权益的童书时发现,在她曾祖母所在的时代,女性受到过许多压迫。她说现在的意大利女性享有许多权利,所以她并不相信过去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给我造成了很大冲击,我希望能用这部影片告诉她,她曾祖母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正是因为当时那些女性的努力,我们现在的女性才得以获益。

当然,这部影片不光是为了我的女儿,也是为了和她同时代的年轻人,让她们了解曾经的女性走过的道路。希望她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为了争取更多权利而奋斗。

南方周末:为什么要用黑白电影的方式去讲述这个故事?很多人说你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影响,是不是这样?

宝拉·柯特莱西:当我的祖母给我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我脑海当中这就是黑白的场景。而且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我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当时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它们就是黑白的。

所以,我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就是黑白的,所以我也选择用黑白来拍摄我的电影。我很喜欢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也会有意无意地学习这些前辈们的手法。

新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主题是很沉重的,但仍会有喜剧元素存在的空间,这或许是意大利电影的传统。在处理或面对大的困难、大的悲惨境遇的时候,幽默和讽刺始终在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不是想讲女性主义大人物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BGRDhoRR

片中,刚刚订婚的奇里奥强势地抹去马塞拉的口红。资料图

南方周末:影片前90%的压抑与最后10%的爆发形成强烈对比,尤其结尾揭示了女主角收到的是选票,她一直在为投票做准备,而不是要去“私奔”。这种叙事反转的设计,是否在暗示女性解放的路径并非逃离男性,而是争取社会话语权?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悬念?

宝拉·柯特莱西:这个提问提得非常好,答案确实就是这样。最后这个悬念就是要产生一种逆转性的、戏剧性的效果。开头女主角收到的这封信,会让观众以为一定是情人寄来要她私奔的。但是他们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观众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他们会后悔在前面所想象的,把它看成一封简单的情书,而是一种更有高度、更有悬念的结尾。

南方周末:片中的女主角迪莉娅的觉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为女儿攒嫁妆到攒学费的悄然转变,你是如何理解她的心路历程的?

宝拉·柯特莱西:我塑造的女主角迪莉娅并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女性,她要投身到伟大政治或者社会运动当中,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女性的觉醒,我不是想讲女性主义大人物的故事。她恰恰是从普通母亲对自己女儿的爱出发,我去一点点展现这段心路历程,去揭示某种自觉意识的萌发,去展现普通人的女性权利抗争意识的成长。

南方周末:你的下一部作品会继续关注女性议题吗?在女性导演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的今天,你认为电影行业仍需突破哪些结构性障碍呢?

宝拉·柯特莱西:说实话,我的下一部作品现在还没有构想,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职场上的结构性不公确实存在,电影业是很突出的,特别是在意大利,男性导演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女导演要想在电影院内铺开自己的路,就要付出双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即使在今天,男性导演的作品不用多么亮眼,也会被业内的不少人赏识;对于女性导演来说,你的作品必须得有那种巨大的冲击性和震撼性才会获得相似的成功,才能在业界取得突破。

《还有明天》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或许也说明我电影反映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这也是我最关切的东西。

南方周末记者 余雅琴

责编 刘悠翔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